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胡卫群

益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效果,以期找出能有效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方法。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认知组,各59例,以认知行为疗法为认知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西医常规疗法为对照组的主要治疗方法,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知组患者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治疗应用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其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精神科;认知行为;临床效果

就当前而言,医学临床中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并以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环境改变为辅,但在此类治疗后,多数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仍会反复发作,甚至最后迁延为慢性状态[1],使患者遭受到持续的痛苦,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降低。因此,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探索能够有效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认知行为治疗(CBT)则是以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为基础,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特定的心理治疗方法,从而使患者的非适应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得到改善,进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精神病的复发率[2]。CBT具有疗程短、可操作性强、易于学习和推广等优点,在精神科临床中的疗效显著。本文因此选取118例患者,探析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认知组(59例),给予认知组患者认知行为治疗,该组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24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为年龄(31.54±5.81)岁;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该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2.29±5.8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其主要药物为阿立哌唑,其初始药剂为5mg,不超过30mg/次,1次/d,以8周为治疗周期,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决定是否需要联合使用药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抗胆碱药物的进行治疗。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认知组还需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治疗50min/次,3次/周,治疗7个月,具体治疗内容为:(1)进行行为锻炼,首先是行为康复锻炼,进行2次/d的体位训练,40min/次,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其作息时间科学化、合理化、规律化。其次是患者的自我指导、社会技能等多种训练,增加患者与社会的接触频率,引导患者通过认知行为应对等技能。(2)工娱训练,以患者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方案,如听音乐、绘画、五子棋等,有助于患者生活情趣的培养,缓解其不良情绪。(3)健康宣导,借助认知行为训练方法,并向患者详细介绍精神病相关内容,包括病因、治疗方法、行为纠正的作用等,在宣导中采用宣传册、图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知识讲解,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精神病,提高治疗的信心。(4)一般性常识训练,通过图画充填、物体拼凑、识字卡、绘画、朗读等操作训练,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抽象思维等进行锻炼。(5)加强沟通,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构建和谐关系,从而在获取患者信任,掌握患者对自身的认同、评价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等情况,同时使病人对外界的应激反应能力提升。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生活质量量表(SQLS)为标准,对认知组的功能改善的情况进行观察。总共二十四个项目,主要划分为刨伤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如图1所示,两组患者中,认知组患者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两组精神病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n(%)]

3.讨论

认知行为治疗起源于美国,是将认知和行为两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的新型精神病患者心理医治手段,当前,其已成为我国精神病治疗中心理治疗的标准方法[3]。其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并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使患者加深对己身病情的了解,对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曾有文献记载到,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精神病,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缓解和改善病情,预后良好[4]。

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当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病情,从而降低精神病的发病率和残疾率,减缓并改善患者的慢性功能缺失状况[5]。本文因此选取118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评分,有助于精神病患者的行为纠正和技能训练,其治疗效果显著,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促进患者适应和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有助于患者的非理性认知得到纠正,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献云.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的价值[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17(2):77-81.

[2]严伟良.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效果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0):1860-1861.

[3]刘乾香.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23).

[4]张宁.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6届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2017:5.

[5]李占江;张宁.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6):321-323.

论文作者:胡卫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胡卫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