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小学数学体验学习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形成、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中积极参与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学习 策略例谈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所谓体验学习,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体验数学学习的需要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需要内部动力去推动。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才会形成推动自己去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序,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握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有的说它的面积不变,还是12平方分米;有的说它的面积变了,比12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学生从知识冲突中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接着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但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引导探究,体验数学创造的魅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打印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 小时,乙单独打要 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多少小时可以打完?”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多数用常规解法:1÷(1÷ +1÷ )= (小时)。可有些学生却另辟蹊径,探究既新又佳的解题方案,得到解法是:1÷(2+3)= (小时)。学生的探索多有创意啊!在欣赏探索成果的同时,其他学生也领悟到把 小时打完一份稿件看成1小时打完两份这样的稿件,把 小时打完一份稿件看成1小时打完三份这样的稿件,所以求两人合打一份要几小时就可以列式为1÷(2+3)。这样教学既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同时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再创造”的乐趣。
三、评价激励,体验数学成功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赞扬与激励,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当老师提出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不敢回答时,对第一个回答的同学说:“你真勇敢,给同学们做了榜样。”当某同学回答正确时,可评价为“你真行”、“你真会思考”、“你讲得非常深刻”、“你说得很有道理”等。在对作业评价时,对于错题可以用批改符号在下面画一条线,并针对错因在旁边写上“再想一想”、“再检查一遍”、“请看清楚题目”等批语,让学生主动按评语的提示去改正;对于有创意、做得好的题目,在题目旁边画上笑脸、苹果、五角星、卡通形象,或根据特点写上“好”、“肯动脑筋”、“解法很独特”等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让他们感到自己想法存在的价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学以致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比的意识”时,可以了解自己身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如身高与胸围之比大约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并告诉学生这些有趣的比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处,可以帮助人们裁剪衣服,可以画出符合比例的人物像等等,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时论文; 分米论文; 面积论文; 教师论文; 打完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