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调整_中药论文

云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调整_中药论文

云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及战略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比较优势论文,中药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1-0143-03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将从温饱型向营养保健消费型转化,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明显变化,使追求健康、融入自然、返璞归真渐成时尚。中医药产品、营养保健品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调节血脂、改善睡眠等多种功能。这些天然绿色产品作为21世纪人们最为信赖、最为稳定的需求,将会成为世界消费市场的主流。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植物药的市场交易额已近300亿美元,并且每年正以20%的速度增长,中药市场每年交易额约160亿美元, 而我国只占其中3-5%左右的份额〔1〕。阻碍我国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一是关税壁垒问题,加入WTO将扫清这一障碍;二是我国中药产品品质较差、高科技含量低,难以达到国际认可的标准。中药材质量严重地影响了中成药和中药保健品质量,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本文以云南发展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为切入点,分析制约云南中药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赫尔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认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经过国际贸易,各国获得最大福利。按照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利用,逐步提高丰裕要素的利用效率,减轻稀缺要素的瓶颈制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可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云南发展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

(一)天然药用资源十分丰富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之美称,天然中药资源居全国首位,据全国和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云南有中药资源6559种,其中药用植物6157种,药用矿物372种,药用动物30 种〔2〕。野生植物药材蕴藏量9亿多千克,100万千克以上的有96种, 主要分布于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和滇西南高原。其中,怒江州30%,丽江地区16%,思茅地区10%。栽培植物药材145种,年产量2200 多万千克,分布全省各地,年产量较大地区是迪庆州20%,文山州11%,丽江地区11%,昆明市9%,怒江州9%。大宗药材有三七、砂仁、云木香、当归、黄连、天麻、马槟榔等。其中三七年产量达120万千克以上, 占全国产量的86%。〔3 〕丰富的天然药用资源为我省中药生产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

(二)气候环境条件独特

云南地处北回归线上的云贵高原,由于高海拔、低纬度地理环境位置形成了大跨度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立体气候条件;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干热河谷以及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中药材生长的理想温度和湿度。因此,云南具备了如砂仁、丁香、乳香等热带药材的生长条件,也具备如三七、天麻、茯苓等温带药材的生长条件,还具备如雪莲花、虫草、人参等寒带药材的生长条件。有蕴藏丰富的硫磺、琥珀、石膏等矿物药及适应如黑蚂蚁、蛤蚧、蟑螂等动物药生长的气候环境,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保证了中药材的天然品质。

(三)地理区位优势

云南位于东南亚、南亚及中国大陆三大市场的交汇处,是我国对外的重要陆路通道。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强,云南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云南毗邻缅甸、越南、老挝等国,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与云南都有药品方面的贸易往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的迅速发展,澜沧江一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亚太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南昆铁路的建成通车,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桥梁。

(四)劳动力资源充裕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大省,全省人口4200万人,其中80%以上是农业人口。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粮食、烟草种植为主,随着粮食出现阶段性生产过剩及烟草需求的下降,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五)政策导向效益优势

云南结合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提出建立“中华生物谷”战略,为加快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到2005年实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总值1300亿元,比1998年翻两番,把生物医药确立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其产值要达到全省GDP的10-20%,即200-300 亿元(云南省1999年GDP为1800亿元,2000年为2300亿元,1998年全省医药产值22.2亿元),可见其发展潜力巨大。

二、制约因素

多年来中药出口大都以药材资源为主,2001年1-7月份全国中药材出口1.94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3.02亿美元的64.24%, 半成品植物提取物出口5184万美元,占出口总值的17.17%,两项合计高达81.41%。〔4〕在中药出口总值中,中药材占有过高的比重,而能够带来更多效益的中成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云南除白药系列、三七系列、青蒿素及蒿甲醚系列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外,其它中药产品均不具有市场优势,现有企业经营状况制约着云南中药产业的发展。

(一)封闭落后的生产经营环境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90%的地区属山区或半山区,长期以来,一方面因交通运输条件得不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许多地区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仍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导致多数地区医药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经营管理低效,科技信息传递闭塞;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对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分散低效的生产经营规模

目前,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50多户,在这些企业中, 运转较好、不亏损的仅有七八十家,其中仅有7户属中大型企业。1998 年全省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22.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8%,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61%(全国排名第25位);全省医药工业实现利税3.3亿元(全国排名15位),实现利润1.8亿元(全国排名第18位),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药),市场上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加工工艺简单落后的中药产品,且产品重复生产现象十分严重,如三七系列等产品少的七八家生产,多的几十家企业在生产。这种小而散的制药工业格局,严重制约着科研工作的开展,难以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三)简单落后的生产经营技术

云南经审批可以投入生产的中药品种有2000多个,常年生产的1000个左右,其中已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有27个,单品种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只有2-3个,上千万元的也只有20个左右,医药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名牌产品太少,比较有特色的中药产品主要有:云南白药、血塞通、女金丹、灯盏花、青蒿素及蒿甲醚。多数企业生产能力较弱,生产技术工艺简单,达不到国际上认可的标准。

三、战略调整

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加大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的力度,突出重点,进行战略重组,改造提升现有医药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新兴生物医药资源产业,是把云南建成以生物医药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强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产业化基地。

1、加大投资力度,建立规模化、集约化、 产业化的天然药物种植基地。重点发展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基地,昭通天麻种植基地,丽江薯蓣种植基地,楚雄民族药种植基地,西双版纳南药种植基地。使分散粗放低质低效的药材种植向集中高质优效的产业化种植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中药材品质。按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和《绿色植物药进出口标准》规范生产,这两个标准是中药材直接面向WTO的标准。 中药材种植从粗放型到高科技化和标准化,是现代中药生产的必由之路。每一个新建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都应以这一标准规范经营,尽快生产出符合绿色标准的药材,为云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3、加大品种优化力度,适应市场需求。药材是特殊商品, 少了是救命的宝,多了连草都不如,与其它农副产品相比,中药材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市场需求量较小的商品,一般药材的年需求量在数百吨至几千吨,有些小品种只有几吨。因此,在决定每种药材种植时,要多了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形成以一、两个品种为主,数个至十几个品种为辅的种植格局,以多品种经营来避免药材价格波动,实现稳定收益。

4、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增加产品附加值。长期以来, 云南药物资源开发程度低,资源的初级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许多中药产品多为原料型初级产品,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致使资源大省未能转化为经济强省,因此,要彻底转变观念,从过去注重天然药物资源的初级开发,追求短期效益转变到广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上来,进行中药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从根本上实现从初级原料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转变。

(二)培育新兴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大力扶持农民种植天然药物植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从中国加入WTO、贸易自由化、农业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改变较为单一种植结构,大力扶持云南具有比较优势的天然药用动植物的种养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2、大力扶持中药保健食品的开发,培育新兴产业。 目前全球范围对保健食品的关注和市场开发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保健食品以其特有功能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这为云南开发中药保健食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营养学、生理学、食品工业学等多学科理论开发中药保健食品,适应市场需求。

3、大力扶持中药化妆品的研究开发,促进化妆品行业发展。 据考证我国古代记载的美容方剂有1000余种,涉及药物300余种。现代研究充分表明了中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强肌肤免疫力,延缓皮肤衰老等方面疗效显著。目前国内以中药配方研制的化妆品日益增多,而云南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龙头产品,市场占有率极底,因此,云南应加大力度开发出具有中药材特色的天然化妆品,促进化妆品行业发展。

4、大力扶持安全型卷烟的研制开发, 促进传统烟草行业升级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共识,如何把有害健康的烟草产业变成一个对人体相对安全型的产业,乃至提升为有益人体健康的保健型产业,已成为世界烟草行业21世纪的新课题。云南是举世闻名的烟草大省,年产卷烟630多万大箱,烤烟种植面积约468万亩,年收购量50万吨左右,全省约有近100万农户50%以上收入靠种烤烟获得,烟草产业作为夕阳工业逐步滑落,云南财政收入和广大农民收入均受重大损失。要尽快研制开发出以云南特产优质烤烟与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辅之以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相结合的安全型、保健型烟草的生产技术,使传统烟草行业得到升级换代,持续发展。

5、大力扶持中药材的综合开发,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对于中药材资源的运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渗透到其他行业,如韩国用制药企业的药渣经过科学配方,配制出特色饲料,饲养的畜产品风味独特而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日本用药渣研制成有机肥,韩国还用我国出产的中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驱蚊涂料,国内有人将生产过剩的丝瓜络开发制成鞋垫后,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可见,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如香料,食用色素、饮料添加剂、杀虫剂、果蔬保鲜等,多属绿色环保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三)坚持对外开放,招“才”引“资”入滇

把中药产业作为推动云南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优先重点发展,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构想,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科技人才培育引进战略, 实现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是重中之重的长期发展战略,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医药生物资源开发企业中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低,十分缺乏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特别是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再加上科研单位的研究与开发经费稀缺,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实施科技人才引进,一方面要加大对医药生物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医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人才群体;另一方面,建立科技合作基金,帮助中药科研机构和医药骨干企业进行科研与开发的合作,逐步提高中医药生产企业自身科研与开发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占领国内国际市场。

2、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多渠道引进资金, 参与医药生物资源开发。投融资环境不佳影响了云南中医药生物资源产业的开发,政府应在交通、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改善云南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同时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扶持,特别是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医药生物资源开发。目前,在全省认定核准的138 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已占到60%以上,主要分布于生物资源开发和电子信息领域,一批立足医药生物资源开发的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新星”。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状况,要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省内外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云南医药生物资源的开发。

标签:;  ;  ;  

云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调整_中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