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情况下行车调整策略分析论文_徐松海

身份证号码:44058219841016xxxx

摘要:广州地铁四号线信号系统主要由ATS、联锁、ATP/ATO子系统组成,正常情况下,列车以CTC模式运行,列车自动防护和列车自动驾驶(ATP/ATO)系统保证列车的安全和连续监督。一旦列车发生信号故障,紧制、降级时需要切ATP以URM模式运行到前方CTC投入站重投CTC,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产生较大晚点,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针对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小交路运营实施后,故障叠加晚点特殊情况下调整策略进行分析,寻求最优行车调整方案,灵活调度,保障行车相关指标,提升故障情况下运营服务水平。

关键词:广州地铁,大小交路,URM模式运行,行车调整

一、引言

广州地铁四号线北起天河黄村,南至南沙金洲,是连接广州南沙与主城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路。目前四号线实施“金洲~黄村”+“新造~黄村”大小交路运营,高架段行车间隔较大(表一),当信号故障发生在高架段时,将对乘客出行造较大的影响,行调应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结合乘客服务,采用多种行车手段进行列车调整,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更为灵活的调整。

二、典型案例

2016年1月10日15:00 01211次(009+010)车受车门故障延误约185秒从东涌下行开出,在K43+500处产生紧急制动,当班值班主任丁敬业果断决策,组织该车不重投,以URM模式运行,并提前通知司机及车站做好乘客服务,组织该车在黄阁越站以节省时间,最后该车晚点255秒到达金洲,保证列车晚点在5分钟以内。

三、数据分析

(1)按照规章,01211次(009+010)列车需在黄阁汽车城站重投ATP,按照列车在紧制点运行到黄汽(约3km)URM限速75KM/H运行需用时会增延17秒(3*3600/85=127;3*3600/75=144;144-127=17),司机汇报故障用时约60秒,重投用时约130秒计算。

所以:URM到黄汽重投可能增延为:17+60+130+185=392秒。

(2)估算黄汽~金洲6.5km,URM运行比ATO运行会增延:

URM:6.5/75*3600=312秒

ATO:6.5/85*3600=275秒

增晚:312-275=37秒

所以:URM估算延误时间:17+60+185+37=299秒

通过理论计算:以URM运至到金洲会比在黄汽重投节省约93秒。

(3)石碁-黄阁下行重投ATP与以URM模式运行对比

(4)采用URM模式运行优缺点分析

优点:

1、节约时间,按信号故障处理指南的指引,复位ATP的时间为60-150秒,在实际操作中,司机复位ATP的时间约为130秒,而石碁开始采用URM模式运理论上只增晚122秒,可以将延误控制在5分钟以内。

2、不会造成二次延误。当列车重投ATP不成功或者重投成功后开始,再次紧制,会造成列车二次增晚,且基本上延误时间会超过5分钟,而以URM模式行不存在此问题。

3、高架视野开扩,光线良好,最小间隔6分23秒,与前车约有7公里左右的行车距离,能保证URM运行的安全距离。

缺点:

列车以URM模式运行,没有ATP保护,要专门安排一名行调对列车进行监控,安排车站人员协助开关安全门,司机人工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涉及规章

行车组织规则(四、五号线)

采用URM模式运行:

1、联锁正常时,地面及高架段,有监控员时限速75km/h,无监控员时限速60km/h;地下段,有监控员时限速60km/h,无监控员时限速45km/h。

2、联锁故障时,地下线路首趟列车限速25km/h,后续各次列车限速为45km/h;曲线半径小于400米(含400米)的线路限速25 km/h运行。

3、联锁故障时,地面及高架段各次列车限速为60km/h。

广州地铁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程序

单列车在运营期间因故障需要复位ATP时,操作要求如下:

1、列车在金洲~大学城北上行紧制重投一次不成功,到下一站清客退出服务;在大学城北(不含大学城北)~车陂南上行紧制重投一次不成功的,以URM模式运行至终点站退出服务;在车陂南(不含车陂南)~黄村紧制,不组织重投,以URM/RM模式运行至终点站退出服务。

2、列车在黄村~低涌下行紧制重投一次不成功,到下一站清客退出服务;在低涌(不含低涌)~黄阁下行紧制重投一次不成功,以URM模式运行至终点站退出服务;在黄阁(不含黄阁)~金洲紧制,不组织重投,以URM/RM模式运行至终点站退出服务。

3、列车单程紧制重投一次成功,再次产生紧急制动时,原则上在下一站清客退出服务。(再次紧制位置在官洲~黄村上行,东涌~金洲下行则不清客)。

广州地铁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指南(四号线)

ATO/SM模式下,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紧急制动

五、常用列车调整手段

1、多停、晚发、扣车

优点:使用增加车站停车时间,使列车间隔均匀,缓解列车阻塞,减小列车间隔过大对乘客的影响;拉长行车周期,为故障处理争取时间,尽快恢复恢复故障;

缺点:增加行车周期,降低列车正点率,容易造成乘客投诉。

使用原则:1.适度使用,避免列车在一个站停车时间过长,可配合区间限速,缓解乘客感受,避免乘客投诉。一般情况下全线列车在前方各站比照正常停站时间多停1~2分钟,终点站晚发3分钟。

2.对最大晚点列车和载客列车行车间隔最大的列车谨慎使用,避免多停、晚发力度过大,增加运营指标。

3.发布多停、晚发全呼命令后,对关键列车如故障点前后列车、长大区间列车、降级运行列车重点监控,采用合理的行车调整手段。

2、载客越站

优点:提高列车周转效率,减少列车晚点;为后续列车释放空间,提高整体运营服务质量。

缺点:实施载客越站的列车和车站乘客无法上下车,容易造成乘客投诉。

使用原则:1.故障造成列车晚点5分钟以上且与前行列车间隔大于2个列车间隔,预计会因沿途客流等原因造成更多的增晚时,为了发挥运行图的最大运力,可组织载客越站。

2.以下情况原则上不组织越站:1)换乘站;2)一列车连续越两个车站或单程越三个及以上车站;3)连续两列车在同一车站越站。4)图定载客的头、尾班车5)广播故障的列车。

3.载客越站时尽量选取客流较少车站,减少对乘客服务影响,四号线优先选取官洲、低涌、黄阁站,其次选取海傍、东涌、黄汽站。

4.一般来说,载客越站列车单程不得多于3个车站。

3、始发站空车运行

优点:为后续列车释放行车空间,缓解列车阻塞,提高列车正点率;列车空车运行至大客流车站疏导客流,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减少行车相关指标。

缺点:空车经过的车站乘客无法上车,对运营服务造成一定影响。

使用原则:原则上不能组织连续两列车始发站空车运行。

六、列车紧制不重投,以URM模式载客运行到终点站使用条件:

1、仅适用于高架段下行往金洲方向列车发生紧制。

2、列车到前方站重投后到达终点站预计产生300S以上的延误,且通过越站也无法控制在300S以内,而以URM模式载客运行及其他调整手段,可以将延误控制中300S以内。

3、前行列车有足够的间隔和安全距离。

4、列车上有URM监控员。

5、专门安排一名行调监控URM载客列车的运行。

七、结束语

列车紧制不重投,以URM模式载客运行,是一种非常规的行车调整手段,可以说在体现调度灵活性的同时,某一方面上也突破的规章的限制,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在使用此行车手段时,必需慎之又慎,并做好安全措施。

从理念上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宋利明、张海全、杨桦等 广州地铁行车组织规则(四、五号线)2017.10.14

[2]黎晓东、郑晓明、高志全等广州地铁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程序 2017.8.7

[3]黎晓东、辛骥、等 广州地铁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指南(四号线)2018.1.31

[4]王攀 广州地铁四号线新造道岔故障的行车调整策略 2016.3.25

[5]张济民 吴汶麒 西门子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分析 1998.9.16

论文作者:徐松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特殊情况下行车调整策略分析论文_徐松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