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与课程模式_课程改革论文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与课程模式_课程改革论文

职教课程改革要点与课程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要点论文,模式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课程改革必须置于社会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中进行。各国社会经济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多样性,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又决定了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相互借鉴的必要性。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国际交流,既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经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加入世贸组织(WTO)即是这种挑战的具体表现。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就中国加入WTO 达成的双边协议,使这个挑战更加逼近。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存在和资本、土地的相对匮乏,是一项基本国情,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职业教育必须通过课程改革,肩负起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迎接经济工业化和全球化挑战的重任。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长期任务。从长远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经济的其它部门,是经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农民完成三种转变:一是增加课程的科技含量,改变农民传统观念,使他们易于接受并采纳农业新技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增设有关经营的课程,引导农民学会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一体化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开设非农职业课程,提高农民对非农职业的适应性,使他们具有走出农村并发挥个人专业技能的机遇。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当今时代,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的职业教育,应该通过课程改革,使受教育者具有适应市场就业机制的观念和实力,具有更新知识、技能的基础。

加入WTO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经济不断加快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也必须因此做出超前准备,推出适应现代化进程、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二、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九个要点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既应借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它各类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更应重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其规律,归纳其要点,并以此指导课程改革的实践。

1.职教课程改革应满足两种需求

职教课程改革既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应满足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制约。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会受到特别的重视,而为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服务,却往往被课程设计者所忽略。我国近年来出现了“普高热”,其原因很复杂,但职教课程设计对受教育者需求考虑甚少,应该是原因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者。受教育者对生存发展的需求,是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满足受教育者对生存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此,职教课程设计既应强调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还应重视受教育者需求分析(包括生源需求分析和在校生需求分析)。这些分析和其它分析一样,是职教课程设计及其调整的重要依据。教育已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重要消费对象,不能满足学生、家长需求的教育,难以兴旺发达,甚至会被消费者淘汰。

2.职教课程改革应适应两个转变

职教课程改革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能否“主动适应”,其实也体现了职教课程能否满足“两种需求”。从市场体制看,首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是市场就业机制的重要特征,要求劳动者不仅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就业机制的观念和意识,而且必须具备竞争上岗和选择用人单位的实力;其次,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基础,没有流动就没有市场,就多数职业而言,一个人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劳动者必须具有在一群相关职业中流动的基础。从科技进步看,首先,以手工技艺为主的劳动将逐渐被以心智技能为主的劳动所替代,单一工种将逐渐被复合工种所替代;其次,随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职业淘汰和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众多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将发生质的变化。21世纪的劳动者,必须具有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素质。

为此,职教课程一要从面向单一工种转为面向职业群,不但要使学生具有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而且掌握跨职业群的通用职业技能;二要从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转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对那些重复性强、易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代替的技能,不能投入过多的课时,对只在一个岗位上长时间“顶岗实习”的做法必须严加控制;三要改变课程结构,使课程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四要加强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的课程,为学生奠定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3.职教课程改革应贯彻两种思想

能力本位和终身教育应成为职教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作为评价课程模式和课程方案的重要依据。能力本位包含从业能力、关键能力两个层次和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需求的必然。

为此,一个成功的课程模式,不仅要在其课程观中体现能力本位和终身教育的思想,还要将其贯彻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环节中,使它们在推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处于指导地位。

4.职教课程改革应注重两种借鉴

两种借鉴是指既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课程模式及其理论,又要借鉴国内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广吸收、不套用、有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寻求质的突破。我们既应从CBE、MES、双元制等所使用的课程模式中得到启迪,又应从单科分段式模式中汲取营养。发达国家课程设计建立在职业分析、市场分析等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课程个性化,使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落在实处,并与技能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为此,认真学习各种国内外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兼收并蓄、土洋结合,力争推出的课程模式具有现代化、中国化、最优化的特征,成为共适性最大的多元整合型现代职教课程模式。

5.职教课程改革应执行两类标准

两类标准指基本标准和较高标准,基本标准面对全体学生,较高标准面对部分学生。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国家标准,以保证培养目标的落实。然而,职业教育专业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地方性、生源基础的复杂性,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使用“一刀切”式的标准。

为此,成功的课程模式应为使用者提供两类标准,既能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运用“限低不限高”的形式实施质量宏观调控,又能使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6.职教课程改革应重视两个出口

中等职业教育是“立交桥”,只有出口畅通,才能使入口具有吸引力。对生源缺乏吸引力的学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继续存在。就业和升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两大出口,职教课程改革必须有利于两大出口的畅通。以往只注重就业而回避升学,把职业学校教育办成终结性教育,无疑是一个失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时代,让受教育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可能,有多种选择的机会,是职教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此,能否帮助学生多取得几种就业资格以拓宽择业面,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具有相应的健康心理,能否帮助学生奠定更新知识、技能的基础以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能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并捕捉升学的机遇,是课程模式和课程方案优劣的重要标志。

7.职教课程改革应重视两类手段

改革目标的落实需要相应的手段,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模块化,课程实施的弹性选课制、学分制,是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目的不可缺少的两类手段。

为此,一个成功的课程模式,必须从课程结构上为这两类手段的使用提供可能。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模块化需要通过教材落实,课程实施的弹性选课制、学分制需要通过管理制度落实。因此,课程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推出一个成功的课程模式,而且必须辅之以配套的系列措施。然而,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处于龙头地位的是课程模式的推出和确定。因为课程模式所具有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式,制约并指导教材的编写和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

8.职教课程改革应推行两种证书制度

实施两种证书制度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学历证书是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推行两种证书制度,是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接轨的需要。

为此,能否保证学历证书应有的“含金量”,能否使学生顺利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评价一个课程模式和课程方案优劣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从当前职业资格鉴定的实际操作看,存在一些人为的弊端,需要完善与改革。但就两种证书制度而言,应该成为职教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

9.职教课程改革应突出两个重点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为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应作为两条主线,贯穿于职业学校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之中,而且应该在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模式诸要素之中,并作为评价课程模式、课程方案的重要指标。

三、“宽基础、活模块”借鉴了多种职教课程模式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一种适用于职业学校教育,并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模式的课程结构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宽基础”阶段,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工种,而是集中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后劲”,注意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和在一群相关职业中转岗的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宽基础”阶段由四大板块组成:文化类板块、工具类板块、社会能力强化类板块、职业群专业类板块。每一板块由一组科目组成,每一科目由一些模块组成。例如,文化类板块的数学、语文,工具类板块的外语、计算机,均由基础模块、提高模块、为专业服务模块三类模块组成,可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第二阶段即“活模块”阶段,所学内容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从业能力强化,并通过“多取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活模块”阶段包括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或十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选择,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并能根据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的课程观之所长,并借鉴德国双元制使用的核心阶梯课程、流行于北美等地区所使用的能力模块课程、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 所使用的技能模块课程以及我国传统的单科分段式课程等多种职教课程模式,以“广吸收、不套用、有创新”的方式,以市场经济、科技进步作为背景推出的课程模式。

经过分布于十九个省、市的近百个参研单位和近千名参研人员的近十年的努力,该模式不但已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开发了十五大类七十余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检验。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现象,每逢社会和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之时,都会有质的飞跃。在中国经济面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之际,出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并涌现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的课程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催动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深化,催动者符合国情的职教课程理论的问世,催动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的诞生。

标签:;  ;  ;  ;  ;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与课程模式_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