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县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0例,年龄20 ~ 7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1或2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100):常规组(1组)、预注射组(2组)、稀释组(3组)和后注射组(4组)。麻醉诱导:1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0ug/ml)2u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2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0ug/ml)0.5u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芬太尼(50ug/ml)1.5ug/kg;3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0ug/ml)2u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4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芬太尼(50ug/ml)2ug/kg。注药完毕后2min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前记录咳嗽、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咳嗽时、气管插管时记录HR和有创动脉压。[结果]与1组比较,其余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与2组和3组比较,4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四组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给予预注剂量或后注射均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
芬太尼是经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常用阿片类药物,但静脉注射后短时间内易诱发咳嗽并导致血液动力学剧烈波动。临床预防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方法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麻黄碱、稀释或缓慢注射等[2],但效果不确切。因此本研究拟评价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为临产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及分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0例,年龄20 ~ 7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1或2级,体重波动幅度不超过标准体重20%,术前无需放置胃管,无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疾病、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使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100):常规组(1组)、预注射组(2组)、稀释组(3组)和后注射组(4组)。麻醉诱导:1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0ug/ml)2u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2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0ug/ml)0.5u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芬太尼(50ug/ml)1.5ug/kg;3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0ug/ml)2u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4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芬太尼(50ug/ml)2ug/kg。注药完毕后2min行气管插管。
观察项目 气管插管前记录咳嗽(无:0次;轻度:1 ~ 2次:中度:3 ~ 5次;重度:〉5次)。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轶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与1组比较,其余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与2组和3组比较,4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见下表:
讨 论
参照文献〔5〕,本研究取检验标准α值为0.05,取β值为0.1,结合预试验结果,以55%为最大率和30%为最小率时,计算出样本量不低于97,为获得相对准确的研究结论,样本量取100。研究表明,患者注射芬太尼后1min内诱发咳嗽反应〔1〕,因此本研究于注射芬太尼后2min时行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时应用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等的主要目的是镇痛镇静,静脉注射芬太尼诱发咳嗽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3〕:﹙1﹚与咳嗽相关的感受器分为3种,分别是快速适应性肺部牵张感受器﹙RARs﹚、肺部C纤维感受器和支气管C纤维感受器。研究表明,RARs是咳嗽反射最基本的传人通路,芬太尼可激活阿片类受体,而后激活突触前的感觉C纤维,引起神经肽释放,刺激肺粘膜上的感受器,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或支气管收缩,从而间接地激活RARs,诱发咳嗽;﹙2﹚临床使用的主要是枸缘酸芬太尼制剂,枸缘酸是经典致咳药物,通过抑制C纤维传导、刺激喉部和上呼吸道的RARs、激活神经激肽受体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咳嗽;﹙3﹚阿片类药物可引起肌肉僵直,导致声带或声门上的软组织增厚,引起刺激性梗阻,从而导致咳嗽。因此本研究分为常规组、预注射组、稀释组和后注射组进行研究,结果提示,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可能与异丙酚和顺阿曲库铵抑制了神经反应和肌肉收缩有关,而芬太尼稀释用药和预注射均使芬太尼和枸缘酸在血液中得到稀释,与快速注射时比较,其血药浓度峰值较低,难以达到刺激肺化学感受器的阈值,不致于引起激肽或组胺快速释放,避免了气管和支气管收缩或痉挛引起的咳嗽反应。
综上所诉,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沈锦春,杨建军,徐建国,等.等效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9):753-755.
[2]Elcock DH. Fentany-induced cough.Anaesthesia,2010,65(5):536-537.
[3]Ricciardolo FL.Mechanisms of citric acid induced bronchocon-stiction.Am J Med,2001,111(suppl):18-24.
论文作者:黄启桂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芬太尼论文; 静脉注射论文; 诱导论文; 感受器论文; 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阿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