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监面临的困境;监理企业本身的一些现状;化解办法;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造价师;安装专业人员;起重机械月检专业人员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自引入以来,广大的工程建设监理为广袤大地上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挥洒着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和履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职责恪尽职守;是阻止一些施工企业无底限降低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的第一道屏障。但也应看到建设监理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也出现了一些亟需变革和完善的现象。作为一名建设监理从业者在执业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困惑,闲时也回顾一下自己房建工程监理执业的历程,憧憬一下建设监理行业的未来。
一、总监面临的一些困境和化解方法
建设监理规范第1.0.9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公平、独立、诚信、科学地开展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笔者认为监理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负责人的总监在现在的法律法规框架下独立开展监理活动并不能完全实现。首先工程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委托,履行“三控两管一协调、一履行”的 服务工作;其次作为监理单位经济命脉的监理费用是由建设单位支付。因此受建设单位制约很大,本质上是依附于建设单位的一种关系。尤其是在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很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本身是一家,这时监理单位的处境就更尴尬,这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这使得监理在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与施工单位意见不一致时,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真心支持监理工作。譬如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无论是作为主要受力杆件的钢管厚度,往往都达不到规范要求φ48*3.6mm和按规范要求壁厚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很多工程实际使用钢管道厚度多在3.0-3.2左右,模板支撑体系厚度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时监理履职时建设单位往往并不真正支持,笔者就受到建设单位负责人责问“能坍塌了吗?”这谁又有能力来准确度量?总监如果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多数建设单位也不会同意,如果总监坚持报告,则建设单位会以各种其他原因要求监理单位更换总监,监理单位领导们往往更多的从经营的角度考虑,牺牲总监一人维持和建设单位的合作关系。
笔者在监理执业过程中对于此种情况,会要求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按照拟进场钢管的厚度进行受力计算,方案编制时按照实际厚度计算确定立杆间距、纵横杆步距等重要参数,确保安全并以此化解各方风险。当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时,也要抱定“建设单位和公司可以换总监,总监也可以换公司、甚至换工作”的坚定信念,坚决捍卫执业师的权益。
对于这些建设和施工是一家的工程项目,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也祈盼政府主管部门最好出台细化政策,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有监理资质的第三方来履行监理职责,第三方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监理工作情况,这样方能为监理单位独立、公平履行监理职责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二、监理企业本身的一些现状和化解对策
按照国家高层设计监理行业鼓励向全过程咨询服务发展,笔者认为完成此转型升级大多数监理企业尚存在着一些不足:
1、造价工程师及熟悉、精通造价控制的监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全过程咨询服务的需要。
建设监理行业要向全过程咨询服务方向发展,先不说全过程,就是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就会有很多的各种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需要进行比选,目前大多数监理企业的主要业务为施工阶段监理,主要工作集中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履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职责两方面,对于造价控制工作往往建设单位还要委托有造价资质的第三方进行计量和计价,要实现由现阶段监理业务向全过程咨询服务转型需要培养或整合大量高素质造价咨询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参加的一个综合医院建设项目上就遇到过类似问题,该工程按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国家设计规范的要求,需设计总容积800m3分成2个独立供水的地下消防水池,初步设计有三种方案:○1消防水池设置在地下室-2F,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消防水池设置在室外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3采用室外50m3*16个玻璃钢成型地下水箱连接。作为总监参加建设单位组织方案论证时,也主要从施工安全、工期、综合效益等方面提出意见,而对各种方案需要的投资比较就需要借助公司造价部门的力量。
要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咨询服务,监理企业需要快速补齐自己的短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2、安装专业的监理人员不能满足复杂项目监理工作要求和全过程咨询的需要。
随着建筑工程新的形势发展,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在整个建筑中的投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一些综合性医院、学校等综合性公共建筑上尤其明显,其涉及的机电工程安装的分部工程内容较多,除了传统给排水与采暖和电气工程之外,通风与空调、智能建筑等分部以及涉及多个分部工程的消防专业工程往往设计功能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协调解决的问题较多,作为现阶段监理人员以土建专业为主的局面并不能有效地对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就依笔者参与处理的一个大型体育场中央空调系统质量问题为例,该工程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后效果不佳,经现场查看送风系统采用玻镁风管管道,风道纵向拼缝漏风不需风速仪量测,用手触摸就能明显感到漏风量较大,导致系统末端风量不能满足要求。出现此类现象施工单位当然是直接责任,但作为监理是否就没一点责任呢?个人认为监理人员至少在风管道组装验收和风管道漏光检测等基本监理工作上未起到实质质量控制作用。当然作为监理能够参加安装专业工程方案论证、方案比选及在理解规范的基础上灵活处置问题人员就更少。
为切实履行好安装专业工程质量控制、造价控制的监理职责和全过程咨询服务,监理企业还需要在充实安装专业人才方面下一番功夫。
3、项目监理机构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能满足需要。
作为一名现场的总监,在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时有时也有些困惑。比如塔吊月检,监理单位监理参加月检四方(产权单位、总包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之一,总监要在月检表上签字。但实际情况是现场各方除产权单位可能有专业的塔吊专业人员外,其余各方基本无起重机械专业人员,对位于塔吊顶部的力矩、重量、幅度等限位器进行专业检查就更难。
为化解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笔者在日常塔吊月检中要求总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必须让产权单位派专业人员参入月检,并反馈检查结果,并在月检表上专业人员本人也签字,就检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以此来确保塔吊的安全运行。但在一些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的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这些要求也往往不能轻易得到实现。
同时祈盼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有更详细要求的政府文件,明确各方职责和人员配备要求,将起重机械日常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三、结语:
作为一名处于一线工作的房建工程总监,除了自身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执业能力,同时也祈盼监理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完成向全过程咨询服务转型,为注册监理师执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期盼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出台针对性的细化政策,为建设监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外部环境,使得工程监理人能够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房建工程监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施友发. 四川建材.2017(07)
[2]房建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陈福平. 四川水泥.2016(10)
[3]浅谈房建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相应措施[J].李金生. 居舍.2019(04)
论文作者:田中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总监论文; 工程论文; 全过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专业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