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规划局余杭规划分局 311100
【摘 要】通过对杭州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两个近郊居住区的设计比较,运用实地踏勘和对住户的访问等调研手段,来研究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的变化和对此作出一些评价,从而来展望未来近郊居住区的发展趋势,为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近郊居住区;设计比较
1.绪言
居住,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一直都是建筑师、规划师们研究的重点。在一个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的比重一般占到城市建设总用地的40%~50%。 但随着我国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日趋稀缺,开发强度也近趋饱和之势。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大都市已处于城市郊区化的高速发展阶段,住宅建设的重心也由城区转向郊区。郊区已经成为大规模住区开发的主要基地。例如武汉市在2002年竣工的约600万m2的住宅面积中,79%分布在郊区。因此,位于城市近郊的居住区的开发,日渐成为了城市居住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案例分析(一)蒋村商住区——以杭州“南都•德加”为例
2.1规划背景
杭州人现在所说的“城西”,一般指的就是蒋村商住区。在过去10余年的时间里,由数十家房地产开发商在4平方公里土地上开发的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区,聚集了超过15万的居住人口,成为杭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居住区。城西房地产开发始于1992年。当时其地块尚属余杭,在杭州市政规划中并没有与之相关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甚至没有标准的城市道路。但随着后期城市规划意识的跟进,也相对弥补了城市中心化带来的一些问题。
南都德加小区原状为农田及鱼塘,地势稍低,自然地坪高程平均为3.6m左右(黄海高程),附近设有蒋村商住区的配套公建中学、幼儿园、娱乐中心、医院等。
2.2规划说明
2.2.1人口构成
南都•德加小区共有总人口1933人,总户数为570户。居民职业层次基本为个性鲜明的中产阶级、艺术家、大学教授。其经济收入层次属于杭州经济收入中层以上人群。正如其以法国艺术家德加命名小区的名字般,德加公寓当时的价值理念就是要为其住户提供高档次高品位的艺术化生活。
2.2.2用地布局
南都德加公寓位于杭州市蒋村商住区中心地段,用地范围为北临文二路,东临竞舟路,南面为农居点,西面为科技新村和美都新村,地段距文三路约300m。
小区总面积为7.30ha。土地使用构成为住宅用地、公用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等。
2.2.3布局结构
南都德加公寓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在主轴上依次布置了小区入口,中心广场,并以小区会馆为对景,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小区的道路系统采用人、车混行的做法。一条环形道路骨架串联起所有的院落和半地下车库,使得人和车都能直接到达目的地。为尽可能改善环境。大部分汽车库都设在半地下室,其屋顶为绿化,避免对住户的干扰又美化环境。
公建全部配套设计,设施日益完善,生活十分便利,小区规模较大,有多层和小高层公寓。小区内部会馆、网球场、游泳池等配套齐全。
3.案例分析(二)良渚文化村——以白鹭郡东为例
3.1规划背景
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杭州将构筑“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大都市框架,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大都市新格局。其中的“北秀”就是依托良渚文化遗址等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增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科教产业功能。近年来,杭州市建成主城与副城、主城与组团、副城与组团之间的快速干道,构筑以“一绕、十二射、三连、四大接口”为主骨架的“一小时半交通圈”。而城市轻轨的建设及其他各类开放式、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也更使郊区化成为现实。
3.2规划目标和定位
良渚文化村的建设,一是为了给良渚遗址保护提供资金,二是为了呼应杭州旅游西进战略,三是为了呼应良渚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四是为了强化作为杭州六大组团之一的良渚组团的特色,五是为了探索郊区新城的建设之道。
良渚文化村的定位为:杭州近郊,以良渚文化为特征,旅游、居住、创业多功能融合的特色休闲旅游城镇。
3.3技术指标
白鹭郡东占地约9.98ha,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约9.65万平方米,绿化率约35.8%,容积率1.46。社区沿河而建,共规划有14个BLOCK组团,360户。共设有地下车位370个。主力户型面积为80m2-120m2。
3.4 规划说明
3.4.1区位概况
白鹭郡东位于东苕溪支流西岸,东北面紧邻小镇为占地300亩的人文休闲商业中心玉鸟流苏,西面与北面分别为已经建成的白鹭郡北与规划中10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中心。
3.4.2规划布局
白鹭郡东由一块类似菱形的区域组成,东西长约410米,南北长约220米。基地高出水平面约3米。基地在西面、北面、南面设置了街道作为分割,南面的分界由大约120米宽的公共绿地组成。规划的构思从传统的行列式出发,通过打断、组合、旋转后,形成了14个“住宅居住小岛”(BLOCK),每个居住小岛自由地分布在地块内,通过相互的旋转变化,创造出流动的外部空间,使建筑融入风景成为可能,也因此使住宅与自然密不可分。
3.4.3建筑设计
每个BLOCK由八个3到5层的单元建筑组成坐落在一层高的花岗石基座上。建筑的基座,可以说是第二个花园。花园的环境设计,通过不同的植被与形态变化,赋予每个BLOCK各自鲜明的特征。这样的建筑概念,也使一种更为融洽的邻里关系成为可能。
建筑形态体现为极简的风格特征,通过不同尺度建筑体块的有序穿插与组合,以及建筑朝向的不同,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与空间感。
4.小区设计比较研究
4.1城市发展背景比较
德加公寓所处的蒋村商住区的开发建设城市大背景为城市的渐进式扩张时期。城市的发展基本上呈现无序蔓延的现象,原来的农村土地大量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在传统城市发展理论引导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老城区通过接壤的郊区,将城市住宅“步步为营”地向外渗透。这样的模式,使城市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规模,并使住户在接受度上迅速摆脱心理瓶颈。
然而,“摊大饼”模式在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带来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减缓、人口密度偏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摊大饼”模式不能继续向新的郊区扩张。白鹭郡所在的良渚文化村的开发,就是在进入这样一个新时期发展阶段后,“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结构的基本确定,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了跳跃式的发展等背景下而建设开发的。在组团式、松散集聚式的大杭州人居格局下,良渚文化村以“模块化”为基本要素的规划,以适度的城市距离、具有城市发展基础的区域作为大都市组团细胞的模式,避免了城市建设“摊大饼”式无序蔓延所带来的“聚集不经济”的结果。
4.2开发模式比较
1992年,蒋村划入杭州成为大势所趋。那里的土地在没有经过较好地规划,没有考虑绿地、配套的情况下,在一夜之间易了主。开发商纷纷以极其便宜的协议价,几乎瓜分了那里所有能开发的地。开发商进行各自为政的开发,蒋村商住区内的各小区基本都是块状分割,各自封闭。各小区内的规划,从个体上说,规划、景观、建筑、配套都做得比较精致齐全;但从更上一级层次角度看,其崛起是基于一种自发的主动开发意识,即“先开发后配套”,缺乏城市整体规划,也缺乏整体性的城市脉络。
而良渚文化村的开发,则是在政府规划之后再由开发商进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界明了开发商和政府的角色,提供了一个协调和分工的范本。首先,良渚文化村完全将自己融入政府规划中。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良渚组团的中心。整个居住区的建设开发首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其次,整体性的开发,有利于在完善内部配套的同时实现与外部大城市的对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到交通、通讯、供气、供水等市政配套设施,都在已建或在建的基础设施之中,小到菜场、学校、商业中心等生活配套,都在已有规划范围之内;再次,良渚文化村预留“生长性”的规划为今后的就业、繁荣新城镇创造了条件。
4.3设计理念比较
在设计的理论来源上,追朔蒋村商住区普遍的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原型,可以找到“邻里单位”模式。长时期以来,居住区规划的布局模式被基本固化起来,常被称为“四菜一汤”的布局几乎成为小区的“经典”。规模的标准、公建配套指标等表现出较强烈的计划经济的特征。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考虑到城市空间发展结构日趋复合,现代城市生活日趋丰富,传统的设计理念也不再是唯一标准。
而良渚文化村的整体理论指引更偏向于新城市主义的一些思想。如其提倡的邻里关系的重新塑造,充分考虑步行者的尺度,强调多样化,主张通过创造就业动力,提供综合而完善的教育、医疗、娱乐、商业购物等各类服务,组织多元的居住人群,构造一个“自我平衡”的综合性城市空间。
在具体设计的理念层面上,蒋村商住区的设计理念为以住宅为导向的商住发展。当时以德加等为代表的小区,首次明晰了注重建筑、注重环境的设计理念,其品质明显高于当时市中心的住宅产品。以住宅为先导,带动交通、商业、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发展,是蒋村商住区较早出现的城市发展定律。商住模式的发展,在较短时间内积聚了人气,形成 “店多隆市”的效应。
良渚文化村的设计理念提倡城镇生活的复兴、原生态和多样化。城镇生活的复兴最主要的体现在邻里交往空间的营造和以步行者为尺度来考虑建筑和街道的尺度。在规划中,整个良渚文化村由多个大型生态公园和若干个村落构成,每一个“村落”内,从每一幢公寓步行到组团邻里中心大约为两分钟,而到整个村落中心的步行时间大概是五分钟左右。
4.4人口构成比较
南都德加当时入住的居民职业层次基本为个性鲜明的中产阶级、艺术家、大学教授等。对于当时的居民来讲,正逢住房改革初期、由福利分房供应体制开始转变为市场化的商品房供应体制,这就使得当时的中高收入者有了自主选择住房的机会。对于大学教授和艺术家等群体来讲,相对于市区当时的居住条件和品质来讲,这里要明显高很多,且此群体或拥有比较自由的时间支配权或拥有小汽车等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因此,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宁愿牺牲一部分的时间成本,来购买城市近郊的住房。
白鹭郡东的住户大部份还未入住,在对已有的一些购房者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为年轻一代的新杭州移民。他们虽基本更愿意首选在离工作地点更近的区域,但是相对于昂贵的房价而言,还是宁愿牺牲时间成本,选择目前房价还不算太高的城市近郊区购房来换取更高的居住品质。另外还有一个群体是建筑师、媒体记者、设计师等中高端人群,他们将此作为第二居所来选择,他们看上的正是这里优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田园小镇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居住品质的看重从注重建筑室内环境逐步提升到同样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另外可以预测的是,当良渚文化村全部建成、旅游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后,有很大一批工作在此的人们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居住群体。
4.5总体布局形态比较
德加公寓的总体布局形态基本延续了传统的由行列式建筑组成组团,再组织成为整个小区的组织方式。通过相同的手法使同一或相似类型的单元重复出现,用道路或绿地进行分隔。另外还采取了轴线的布置方式。采用线性联系的方法,将具有特定意义或具有积极作用的点和面(入口、弧形水池、下沉式广场、中心绿地、小区会所等)彼此连接起来,构成统领全局的轴线。建筑、场地等要素围绕轴线布置,轴线两侧具有均衡性,通过建筑、住宅组群和绿化小品,形成较强的空间指向性和引导性,并通过轴线的构筑形成具有一定秩序、韵律和节奏的空间序列。
白鹭郡东的总体布局则突破了传统的布局模式,虽然因为日照条件和朝向的要求,其每一个单独的组成元素仍然是行列式的条状建筑,但通过打断、组合、旋转后,形成了14个“住宅居住小岛”(BLOCK)。每个BLOCK的尺度成为一个较大的特色,每一个BLOCK由于有抬高的基座和四周建筑的阻挡,因此,内部比起一般的组团中心来更具有私密性,更有利于内部居民的交往和识别。小区内的中心绿化也不是由构图需要而刻意产生,而是由两条主干道交错相交形成。同样,小区内也取消了那种传统的只为构图需要而缺乏实际意义的中轴线,体现了布局上的极简主义风格。
4.6建筑组织和户型设计比较
德加公寓住宅建筑组织采用低层高密度的方式。小区平均层数为5层,日照间距为1:1.35~1.7,留出了较多的宅前空间去营造小区的绿化环境。户型设计上,在客厅设置半私密性的阳台。矩形部分为凹式,弧形部分突出墙外,具有私密性,又便于观景,阳台面积大,是客厅的延伸,是室内空间与小区环境之间的过渡,同时是整个小区建筑造型的特色之一。另外户型设计中一个较有特色的是对一梯二户地常规模式进行改进,两户错位又错半层,其中一户的入户门设在楼梯的休息平台,互不干扰,加强了私密性又有独门独户的感觉,对住宅建筑群体、形体带来很大的变化,尺度更为亲切宜人,形成半围合空间。
立面风格上,德加公寓采用当时较为流行的“欧陆风”。运用了较多繁复的线脚装饰。在颜色的选择上,以深红为主色调,再配以白色的线脚,虽然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较醒目,但是强烈浓重的色彩对于居民的心理有较大的刺激,不适合生活中平静祥和的氛围的营造。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诟病。
白鹭郡东的户型则较为规整方正。主力户型为80-120平方米,两房、三房为主,南北通透,全名采光,纯框架结构,户内空间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可以说,在如今房价日益上涨的今天,紧凑实用的户型更能带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更受住户的青睐。白鹭郡东的户型设计,几乎没有太大的华而不实的空间,既节约了空间成本,又创造了舒适卫生的居住空间。
立面风格上,白鹭郡东设计了极简主义的风格,几乎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纯粹装饰物。立面上的丰富性依靠建筑体型的变化和高低错落布置来表达,简洁明快的特征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品位。这个定位刚好对应了其客户群体年龄层。建筑颜色上以白色为主,配合内凹阳台和落地窗,能产生较强烈的阴影感觉,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觉。白色带给人的心理感觉也最为平静舒适,为良好邻里氛围产生提供心理上的前提条件。另外,白色的建筑在绿色草地和蓝色天空的映衬下,与周围的环境也相当的协调。
5.近郊区住区发展趋势展望
5.1中观层面
根据对不同时期近郊区实例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从中观层面的发展趋势来说,首先近郊居住区应该是个适宜居住的城镇,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有着便捷的交通连接核心城市。其次,有着一定的产业基础并提供就业机会,经济上并不依赖于核心城市,但是城镇本身的产业是对城市发展产业的一种延伸和丰富。保证足够的税源,有利于住区的良性发展。再次,有着核心城市所不具备的田园生活,保持城镇特有的宜人尺度和生活气息。最后,不以牺牲或者破坏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
5.2微观层面
在微观的层面,新的居住区设计应注重创造多样化、混合型的社区,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采取紧密发展方式,以鼓励步行,通过设计创造真正能够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不仅注重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的品质,更加要注重小区外部环境的设计,努力创造良性的空间居住形态,可感知的居住空间和富于活力的居住空间。对于布置的形式,不拘泥于行列式或围合式等具体的形式,而是要为居民的邻里交往与舒适生活创造场所。
5.3结语
综上所述,构成城市生活居住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及其规模是随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发展阶段等因素而变化、完善和不断发展的。同时,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发展变化,对住区形态、交通、环境的发展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杭州实例的回顾、比较和分析,相信对我国以后的住区建设和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2]:周婕,罗巧灵.大都市郊区化过程中郊区住区开发模式.城市规划,2007,231(3):25
[3]: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
[4]:万科的主张——城市住区1988-2004
[5]:黄絮,徐雷.对杭州近郊复合型居住区开发的思考.新建筑, 2007
[6]:南都房产.良渚理想
[7]:张文忠. 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1,9
[8]:沈珏,王欢. 呼唤地产商. 新华网浙江频道
[9]:焦雷,陈玉兴. 21世纪的城市小区规划设计探索.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4
论文作者:范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小区论文; 杭州论文; 良渚论文; 居住区论文; 白鹭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