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零售市场产生全方位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市场论文,外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零售业市场自2004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大量外资零售企业的更深入扩张,同时对我国零售市场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首先,反映在零售市场格局方面。
主流地位与边缘化。在中心城市,在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代表的主力业态(承担食品、日用消费品分销任务的零售店铺)中,外资已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在该业态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城市零售市场的竞争与成熟。本土零售企业相应出现“边缘化”趋向,一些企业开始专注经营特色商品或集中力量开设服务社区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在省会城市,同样的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全国性布局与区域市场。外资企业具有在全国范围扩展的能力,以外资为代表的全国性零售集团开始形成。曾经尝试跨区域发展的本土零售企业,由于管理能力和经营资源方面的局限,开始收缩战线,集中于区域市场的发展。中小型连锁企业,在外资尚未全面进入的情况下,保持着在局部市场的领先份额和竞争优势。
整合与集中。外资的进入加速了零售业的整合与集中。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活动频繁,加上政府推动,导致本土企业的经营规模呈现跳跃式的提升,但也伴生着重组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外资的进入对零售经营管理方式如价格策略、盈利模式、新业态的引入与模仿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资企业的低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零售企业的价格竞争,沃尔玛的“天天平价”曾经引起业界瞩目,迪亚折扣店的自有品牌也带来较强的价格冲击力。虽然薄利多销一直是本土零售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如“十分利”的提出),但依托“大量销售”的低价策略却是在外资进入之后逐渐在本土企业中流行起来的。低价策略和支撑该策略的规模经营促进了本土企业的连锁化扩张,但过度的价格竞争导致近几年行业整体毛利水平呈下降趋势,外资的价格优势随着其经营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同业态的中小零售企业将在价格竞争的压力下被挤出市场。
同时,外资进入也带动了零售业盈利模式的变化。以进场费为例,收取进场费的做法随着外资零售企业一道进入国内市场,构成了零售企业最重要的盈利来源之一,其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甚至超过商品经营的净利润水平。进场费在被本土企业广泛接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企业的经营方向,出现了围绕进场费而不是消费者的商品经营方式,弱化了企业的零售管理技术,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关系。
外资进入带来的新业态,也成为本土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商店、折扣店都是由外资直接带入国内市场的。传统超市、便利店、家居中心以及新近涌现的均价店、办公用品专业店等则是国内企业借鉴国外模式发展起来的。很多二、三级城市的连锁店都在学习和模仿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的业态和营运模式。
第三,外资的引入对零供关系和供应链的影响也不容回避。对本土供应商和生产企业而言,外资零售企业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一是促进了本土供应商的生产与供应管理优化,包括推动供应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二是带动了本土生产企业的产品以及国内农产品的出口,这主要通过外资零售企业的全球采购功能实现,如家乐福的农产品采购和沃尔玛每年在中国的巨额采购。从负面影响看,外资零售企业在与本土供应商合作中的强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双方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包括价格偏低、结算周期偏长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等,典型事例就是上海炒货协会与家乐福的进场费之争。过低的价格必然制约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外资企业的做法为本土零售企业所效仿,在进场费和结算条件等方面给供应商施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供应商的经营风险。
最后,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强势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的加剧,已经而且还将进一步推动政府零售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并逐步与发达国家零售政策同步。除了目前已列入议程的涉及供商关系的公平交易规则、商业网点规划等零售政策法规,还会催生零售企业的破产管理及风险预警、收购兼并等众多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政府扶持中小零售商的对策措施也会提出更高要求,诸如保护中小零售商的政策措施,如营业时间管理,倡导和扶持建设服务中小零售企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对中小零售商的培训教育等。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外资的规模优势、价格优势以及供应链管理优势会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这将强化其在中心城市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对竞争对手形成更大压力,同时对各区域市场的本土零售商也会构成一定威胁。所以,我们本土零售企业一定要对症下药,不断完善自己:明确差异化定位——包括开发如高端市场、农村市场,探索业态创新如均价店等,巩固区域化优势——包括通过业态延伸提高所在市场的份额,整合当地供应商资源等,走加盟、联合之路——包括建立采购联盟,发展自愿连锁,加盟优势企业和品牌等。当然,我们有关部门也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保护;加紧对工商关系管理和零售风险控制的研究;提高对零售网点布局规划的管理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