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对引进葡萄酒设备的消化与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阳[1](2020)在《进口贸易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蓝晓飞[2](2018)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特色资源扶贫开发与民族经济融合 ——以野生葡萄开发为视角》文中指出野生葡萄是桂西岩溶石漠化山区珍贵的特色资源,而特色资源是构成商业需求的重要因素,市场互补性强,在经济合作中具有难以替代性,发展特色资源成为该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农村的发展是西部乃至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逐步稳定下来,各民族交往也渐趋活跃,但由于桂西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加之受恶劣自然环境如石漠化灾害等影响,桂西山区人民一直处于贫困和半贫困状态,治理石漠化、改善生产环境与发展生产势在必行。边疆开发涉及社会发展,国家稳定需靠经济实边。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为加快桂西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结合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借助政府有力的臂膀,大规模推广野生葡萄特色资源的种植,由“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逐渐摆脱贫穷桎梏的枷锁,经济实边。80年代后,野生葡萄在桂西地区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机器加工水平逐步提高,野生葡萄酒亦发展成为当地远销海内外的特色产品,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民族经济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学术界大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且成果颇丰,而把野生葡萄作为一种特色资源放在边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角度和民族经济融合视域进行探讨的很少。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如何在现代化视角下探讨开发和利用特色自然资源,对边疆地区建设规划、经济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方志、档案、民间文献、报纸和政府文件等资料,综合传统史学方法、实证法、个案分析法,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立足目前国家扶贫战略,以桂西贫困山区野生葡萄这一特色资源为出发点,在现代化视角下对其种植、加工与销售情况进行一个历史时段的考察,从中探析政府力量、民间力量与市场力量在地方产业培育中的作用,寻求地方特色资源与民族经济融合的轨迹与规律,为当今地方产业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证明,诠释民族经济融合作为历史发展重要动力的重要意义,为当前精准扶贫服务。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此次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基本概念界定以及当前学术界对野生葡萄特色资源扶贫与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历史现状,从而发现问题与趋向,并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困难等。第二部分简要描述野生葡萄的特色所在及新中国成立以前野生葡萄资源的开发情况,加强正反论证,为从整体上把握野生葡萄资源的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依据。第三部分通过表格、图表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野生葡萄的种植情况及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和特征,从中论述野生葡萄种植产业对民族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通过个体手工加工和企业机器加工的过程,详细展现了民族经济融合的过程。第五部分通过政府力量、民间力量和市场力量透析野生葡萄酒贸易与民族经济融合之间的推力互动关系。第六部分对野生葡萄资源在桂西地区扶贫开发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进行因素分析。第七部分对野生葡萄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最后总结,揭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
冯刚,杜福林,李博,赵彬,许伟,张福庆[3](2016)在《CIP系统在葡萄酒灌装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CIP系统应用于葡萄酒灌装生产,能够实现清洗过程的自动化,保证现代化葡萄酒灌装生产的产品质量。介绍了CIP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在葡萄酒灌装生产中的优势,并根据葡萄酒灌装生产的实际,制定了适宜葡萄酒生产的CIP系统参数与清洗流程。
戴远涛[4](2015)在《葡萄酒灌装设备的清洗杀菌系统升级改造》文中指出传统工艺要求在葡萄酒灌装前对空瓶进行清洗杀茵,提供稳定浓度值、压力恒定的臭氧杀菌水,提高葡萄酒空瓶杀茵合格率,提高葡萄酒成品质量,是葡萄酒厂所追求的,文章对葡萄酒灌装设备的清洗杀菌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进行了讨论。
魏锴[5](2013)在《中国农业技术引进研究 ——基于过程环节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引进国外农业技术是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国家所采取的一种普遍做法。虽然农业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一直伴随着悠久的农业发展过程,但是对于有计划、有目的和有制度保证的技术引进而言,却往往是一个国家在其特定时期所采取的一种国家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了与世界各国全方位接触的大门,在输出了一大批前往发达国家的去学习他人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的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通过制定和实施更为优惠的政策,引进来大量的国际资本,参加到经济发展之中,并且取得了巨大成效,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社会发展进步显着。但是,客观的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要赶上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的路途还较为遥远(在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为此,保持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紧密接触,通过多种渠道、途径和方式,大量学习和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依然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一种赶超策略,这也是我国在未来政策走向中坚持改革开放信念不动摇的出发点之所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虽然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基于传统农业的卓越成就,曾经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进入工业文明后,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农业发展与整体社会经济一样,陷入了落后的境地。尤其是农业发展在无法获得更多工业装备和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农业发展水平更为让人忧虑,也更难以和持续的承受起13亿多的人口消费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为此,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也成为实现我国农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计量法和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8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言,主要描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确立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农业技术引进主题,通过对技术引进、技术扩散以及国际技术经济贸易和贸易效应等方面相关理论的介绍,探寻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点。第三章是对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引进的一般分析,主要介绍了农业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以及农业技术引进的一般方法。第四章是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轨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征特点进行了归纳。第五章是对农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管理进行了研究,这是依循技术引进是为了加快本国技术进步这一终极目标,从而需要消化吸收和实现二次创新来展开的,即按照系统化的技术引进逻辑来对农业技术引进的后续关联环节来进行的。第六章是对农业引进技术的示范推广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引进来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发挥效用来做出相应的分析。第七章,农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收入、农业总产值、农业生产效益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八章是国外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启示。主要对印度、日本、美国和欧盟等相关国家在引进国外农业技术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进行分析,并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第九章是我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的战略思路与政策设计,分别从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技术引进的基本原则以及未来农业技术引进的政策建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和具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一是研究选题具有新颖性。技术引进是技术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一种扩散形式,如跨越了国界、地区范围等。对于技术扩散与应用问题的研究,相对具有较多的文献资料。对于工业技术引进领域,也有相关的学者进行了研究,对技术引进效应也作了一定的分析。但在农业技术引进方面,虽然有个别学者从不同层次或者角度进行了适当的研究,但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尤其是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技术引进环节方面的研究,从而系统性相对欠缺。本文是将农业技术引进作为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展开专门研究,将技术引进放在一个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的大的框架范围内予以分析,从而体现了研究选题以及选题视角上的新颖性。二是研究内容具有开拓性。本文围绕农业技术引进这一核心问题,在分别分析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引进技术的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及其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对相互之间的联接进行了系统整合,使得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得到了有效拓展并更加丰富。同时,选择了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印度、巴西两个农业大国在引进国外农业技术方面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并对其进行了梳理,确立了能够为我国农业技术引进政策所借鉴和具有启发价值的成功经验,进而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和政策思考,构建了一个体系较为完备的农业技术引进问题研究的基本范式,体现了研究内容上的开拓性。三是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性。首先是归纳总结了农业技术引进的五类模式,尤其是基于国际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分析得出的“对外投资引进技术的‘迂回型’模式”,有效拓展了农业技术引进的思路与战略选择的空间。其次是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历程所作出的分析并以案例方式介绍了不同时期农业技术引进的工作进展和效果体现,使得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脉络与轨迹更加清晰。第三,准确计量农业技术引进对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收入、农业生产效益与效率的溢出效应性质与程度。第四,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逻辑,描绘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过程结构图,从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行为目的、行为主体、执行方式和影响因素,清晰的勾勒了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及其进化过程。第五,借助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评价的一般分析框架,这对未来农业技术引进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思路。第六,提出了我国未来在实施农业技术引进工作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所选择的重点领域以及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建议对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吕庆峰[6](2013)在《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葡萄酒产业从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成立到2012年正好120年历史。历经1949年前战乱、1949年后经济困难、十年文革三个时期巨大创伤,新生的中国葡萄酒产业一直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维持生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经济迅速起飞,中国葡萄酒产业随之进入迅速发展轨道。历经三十年快速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如今已达到生产量世界第六、消费量世界第五的排名。在当今葡萄酒文化世界里,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声音仍然很微弱,我们虽然已是葡萄酒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葡萄酒生产强国。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作为工业是从西方传入,现在的葡萄酒文化主要是指以法国葡萄酒文化为蓝本西方葡萄酒文化,但中国也有很深厚葡萄用于酿酒的历史积淀。在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由于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导致对“本原性”或“起源性”问题的漠视,“中国”生活形式的内在韵律和自我指向始终没有能够被揭示、发挥、确立出来。从产业化角度系统研究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是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自身历史连续性的问题,是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是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自我审视。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历史的连续性,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而是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是从研究上确立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努力。只有抱着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政治眼光,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经验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和创造性价值才有可能被挖掘出来。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系统研究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也为以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葡萄产业化栽培、葡萄酒酿造工艺发展方向、葡萄酒产业集聚化发展问题、葡萄酒产业国际化未来研究打下基础,也有助于以后将中国葡萄酒产业纳入产业经济学、文化学、政策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专门研究。本研究以葡萄酒产业链条为横轴,以近现代百余年葡萄酒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历程为纵轴,综合运用历史学、产业经济学、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近现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并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前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中国葡萄酒产业从诞生到当前的发展历史,采用“横排竖写”的方式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作传。将原料栽培、酿酒和设备、流通和市场到产业化道路的葡萄酒产业问题从产业诞生到21世纪初的历史系统梳理,力求建立起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的完整性。(2)在观照中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并仔细审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后,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国际化前景。葡萄酒消费在中国将持续高速增长很长时间、中国葡萄酒文化将会确立、中国葡萄酒产业必将进入主要出口国行列。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提高水准、锻炼国际眼光,主动参与行业国际竞争、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并逐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国际化。(3)伴随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剧增,吸引大批国内外财富集团投资中国葡萄酒业。大量国外投资和进口酒涌入一方面为中国带来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给国产葡萄酒生产提出挑战。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水准和文化水准,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4)从文化政治意义来讲,中国葡萄酒文化只有抵抗才有现代性,中西方文化迥异,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制度、饮食结构相差甚大,一旦全盘接受西方葡萄酒文化及其发展模式,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就丧失了个性,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就等于放弃对自身普遍性的追求,从而就没有未来的路可走。中国葡萄酒产业通向未来的路,必须要回到自身存在的本原,并具把自身特色都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最终要创造出鲜明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之路必须经由对自身历史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对外来的现成的葡萄酒文化的单纯模仿不是路。如果我们总是在模仿西方葡萄酒文化,追赶法国葡萄酒产业,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最高只能达到其复制品或者叫赝品的程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等同或超越它们的高度。中国葡萄酒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从自身历史找到自觉、自信,从而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李彦宁[7](2012)在《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葡萄酒生产和消费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前10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葡萄酒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种良好的市场反应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为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河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在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之后,葡萄酒加工的整体形势向好,但绝大多数葡萄酒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葡萄酒加工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监管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进行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的分类,分别对葡萄酒加工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监管管理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知识创新方面,主要通过对企业科研创新和科研机构科研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葡萄酒加工知识创新的关键点,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校企联合攻关”三种葡萄酒加工业知识创新模式。在葡萄酒加工业技术创新方面,基于葡萄酒加工工艺流程对企业葡萄酒加工技术创新进行分析,包括葡萄品种培育和栽培技术、葡萄酒加工的成套设备及相关设备开发技术,酵母菌、乳酸菌菌种开发技术和葡萄酒加工工艺中的辅料开发技术等,找出了葡萄酒加工技术创新的关键点,绘制了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技术路线图,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葡萄酒加工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提出通过扩大融资渠道保证资金供应、加强研发团队建设以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更快提升的观点。在葡萄酒加工业市场监管创新方面,通过对我国现有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了全程监管、在线监管、整合监管等监管创新模式,并对葡萄酒加工监管体系的构建做了细致描述。综合以上三大方面的创新分析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培养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搭建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研究平台、设立葡萄酒加工关键设备研发专项基金、完善葡萄酒加工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大葡萄酒加工业政府扶持力度等实现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毕泗胜[8](2012)在《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认为品牌作为一类重要的无形资产,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品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产品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通过对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我们就会看到品牌系统与自然界的生命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品牌生态系统的根本特性是生命性、适应性与复杂性,是生态学与复杂性科学的交融,是协同进化理论的一个特征,应用生态系统理论来研究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现象、特征、本质及规律,将会给品牌管理者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2011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11年(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山东有31家企业进入排行榜。入选排行榜的品牌中食品饮料、家电品牌数量最多。其中,食品饮料行业有八大品牌入选,占全部山东省最有价值品牌的25%,家电行业则有海尔、海信、九阳、皇明四个品牌入选,占到13%的份额。所以本文就选取了山东省食品饮料行业和家电行业作为实证对象,从重点品牌个体出发到品牌群落,从纵向到横向对两个品牌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品牌生态系统构成的条件和品牌主体在品牌生态系统的作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纲领。第二章论述了品牌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理论,解释了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内涵特征,阐述了品牌生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章以山东省的食品饮料、家电行业品牌建设为实证研究了山东省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概况。第四章从环境、品牌个体、品牌种群、品牌群落各个层次出发,总结了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
杨慧[9](2011)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着,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蔡玮[10](2010)在《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园区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园区企业作为园区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园区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园区及企业内部的资源禀赋相对低下。为适应网络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企业需要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网络来实现企业目标,即企业绩效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从外部网络获取资源。如何培育和改善园区集群网络,打造集群式工业园区,建设有效的园区集群网络结构以进行价值资源的获取,对当前我国园区整体效益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本课题,大部分研究往往简单地从集群网络结构的一个或某几个维度进行探讨,没有同时全面考察集群网络结构多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缺乏对集群网络结构影响企业绩效作用机制地深入探讨,在本文看来尤其缺乏对资源获取在二者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从外部获取的资源要对企业绩效形成影响,还受到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值得深入探究,但目前此类研究仍很匮乏;此外园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园区管理创新对集群网络结构的影响前因研究被忽略。以上不足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对于目前我国园区建设的实践指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本文基于园区集群网络结构、资源基础观、吸收能力等理论,以我国园区集群网络及其内部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地调研考察了常德德山经济开发区、长沙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集群网络结构和相关企业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229份有效问卷,结合SPSS14.0层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利用获得的数据验证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为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分别对三个样本园区及其中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和案例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资源获取的作用机制;②关系管理能力对园区集群网络结构与资源获取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机制;③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资源获取在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机制;④吸收能力对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机制;⑤园区管理创新对提升园区集群网络结构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分析,本文试图基于关系管理能力、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以资源获取为中介变量,全面研究分析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①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规模和网络开放度均与资源获取正相关,说明有效的园区集群网络结构能够积极带动企业进行资源获取,提高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②关系管理能力正向调节园区集群网络结构与资源获取的关系,表明企业对外部关系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作用于园区集群网络的四维结构,调和企业间的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影响企业的外部网络规模和网络开放度,进而影响企业的资源获取情况;③资源获取对企业提高绩效具有直接作用,同时资源获取在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说明园区集群网络结构是企业嵌入的外部环境特征,无法直接发挥对其内部企业绩效的作用,需要企业通过从嵌入的网络获得的资源来实现;④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表明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依赖企业自身对资源的吸收能力;⑤园区集群网络结构会受到园区管理创新的影响,管理创新的三个维度-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均对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组织创新对关系质量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说明园区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与构建依赖于园区管理创新,园区管理创新是影响园区集群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两方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政府要发挥引导者角色,综合考虑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三方面园区管理创新建设,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改善园区集群网络的结构;企业需要增强资源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扩大集群网络规模,增强集群网络开放度,提高集群关系质量,同时要发挥企业的关系管理能力,充分利用强关系获取关键资源的能力,扩大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绩效。论文的主要创新点:①针对目前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将资源获取作为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并将企业的吸收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提出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将资源获取作为中介作用研究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本文的一个创新,论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是对基于集群网络理论的深化和补充,使本课题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②针对如何提升工业园区内企业绩效问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在园区集群层面上探讨了影响企业绩效提高的多种因素,从集群网络结构这一更广的范围寻找提高企业绩效的途径,研究了园区内企业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这一研究可为我国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③针对我国园区集群网络的发展不足,本文从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三个维度研究了园区管理创新对集群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我国园区的集群网络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一研究可为园区政府管理机构提供参考,并对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浅谈对引进葡萄酒设备的消化与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对引进葡萄酒设备的消化与吸收(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特色资源扶贫开发与民族经济融合 ——以野生葡萄开发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
(二) 当前研究现状简述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四)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五) 存在困难 |
一、桂西地区野生葡萄资源开发概述 |
(一) 野生葡萄资源的特色所在 |
1. 生长环境独特 |
2. 用途广泛 |
3. 产品少而稀,市场潜力大 |
(二) 新中国成立以前野生葡萄资源开发受限及其原因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的扶贫种植与民族经济融合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种植的新变化 |
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升,促进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
2. 品种不断更新,种植方式科学化 |
3. 集约化种植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式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扶贫种植变化的原因 |
1. 市场力量驱动 |
2. 政府力量推动 |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扶贫种植的特征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机器加工促进扶贫与民族经济融合 |
(一) 桂西地区野生葡萄的加工情况 |
1. 个体手工加工 |
2. 企业机器加工 |
(二) 桂西地区野生葡萄机器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融合 |
1. 机器加工形成民族经济融合新业态 |
2. 野生葡萄酒厂造就民族经济融合新载体 |
3. 机器加工生产理念传播强化民族经济融合 |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野生葡萄酒贸易扶贫与民族经济融合 |
(一) 政府积极发展贸易为民族经济融合提供动力 |
1. 商业与扶贫政策的支持 |
2. 营销企业的作用 |
(二) 利润刺激加快了民族经济融合的步伐 |
(三) 日益增长的商业力量促使民族经济融合逐步深化 |
1. 经济辐射力增强 |
2. 市场网络逐步形成 |
五、历史评析 |
(一) 积极作用 |
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的枷锁 |
2. 以点带面,改变桂西贫困山区农村种植结构 |
3. 经济实边,兴边富民,民族融合 |
(二)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 生产技术、设备与人才力量不足,扶贫阻力大 |
2. 管理不善,商业推动力弱,产业扶贫发展疲软 |
六、反思与建议 |
(一) 创建产业扶贫保障机制,建立大物流环境,扶优抑劣 |
(二) 科技兴农,增强产业扶贫的带动力 |
(三) 创新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扶贫 |
(四) 招商引资,招兵买马,走联合发展路子,产业扶贫注入新活力 |
(五) 渗透文化竞争力,培育民族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考察日志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葡萄酒灌装设备的清洗杀菌系统升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案一 |
2 方案二 |
3 结语 |
(5)中国农业技术引进研究 ——基于过程环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2.2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视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农业技术引进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
2.1.1 技术差距理论 |
2.1.2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1.3 技术梯度转移 |
2.2 技术贸易效应理论 |
2.2.1 技术贸易替代效应 |
2.2.2 技术贸易互补效应 |
第三章 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引进的一般分析 |
3.1 农业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
3.1.1 农业技术内涵 |
3.1.2 农业技术类型 |
3.1.3 农业技术的特点与特征 |
3.2 农业技术引进与农业技术进步 |
3.2.1 农业技术引进是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 |
3.2.2 农业技术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 |
3.2.3 引进再创新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 |
3.3 农业技术引进的基本方法 |
3.3.1 引进物化技术为主的“硬件”模式 |
3.3.2 引进技术知识为主的“软件”模式 |
3.3.3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为主的“资本化”模式 |
3.3.4 引进人才为主的“智力化”模式 |
3.3.5 对外投资引进技术的“迂回型”模式 |
第四章 我国农业技术引进轨迹及基本特征 |
4.1 我国农业技术引进轨迹 |
4.1.1 建国之初~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业技术引进 |
4.1.2 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技术引进 |
4.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农业技术引进 |
4.2 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基本特征 |
4.2.1 引进模式由个体自由模式向国家制度化、规范化转变 |
4.2.2 引进源头国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
4.2.3 由重硬性技术向软硬技术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
4.2.4 由重视适用性技术为主逐渐向适用性、前瞻性技术并重转变 |
4.2.5 由单纯的“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
第五章 农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 |
5.1 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5.1.1 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内涵 |
5.1.2 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特征 |
5.2 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5.2.1 实现国家技术赶超与突破的前提 |
5.2.2 实现引进技术本土化的重要条件 |
5.2.3 增强引进技术生命力的关键 |
5.2.4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
5.3 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一般过程分析 |
5.3.1 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过程的逻辑关系 |
5.3.2 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一般过程 |
5.4 我国农业引进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
5.4.1 我国农业引进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 |
5.4.2 我国农业引进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5.5 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评价的一般框架 |
5.5.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5.2 模型参数的特性 |
5.6 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对策思路 |
5.6.1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 |
5.6.2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政策诱导机制 |
5.6.3 切实建立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内在机制 |
5.6.4 建立有利于对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融资机制 |
5.6.5 建立有利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人才共享机制 |
5.6.6 建立有利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法律保障机制 |
第六章 农业引进技术的示范推广 |
6.1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的意义与作用 |
6.1.1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的重要意义 |
6.1.2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的主要作用 |
6.2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模式 |
6.2.1 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
6.2.2 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 |
6.2.3 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 |
6.2.4 农民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6.2.5 以民间团体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模式 |
6.3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的绩效评价 |
6.3.1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的理论支撑 |
6.3.2 农业引进技术示范推广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七章 农业技术引进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7.1 农业技术引进溢出效应分析 |
7.1.1 农业技术水平提升效应 |
7.1.2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效应 |
7.1.3 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7.2 农业技术引进溢出效用的模型实证 |
7.2.1 模型与指标 |
7.2.2 协整检验与结果 |
7.2.3 结论与分析 |
第八章 国外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启示 |
8.1 印度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启示 |
8.1.1 印度农业技术引进概况 |
8.1.2 印度农业技术引进对中国的启示 |
8.2 日本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启示 |
8.2.1 明治维新——二战时期日本农业技术引进概况 |
8.2.2 二战后——19世纪70年代日本农业技术引进概况 |
8.2.3 日本农业技术引进对中国的启示 |
8.3 巴西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启示 |
8.3.1 解放思想,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带动本国农业技术进步 |
8.3.2 坚持“拿来主义”,不搞外来物种入侵等排外手段 |
8.3.3 种业市场全面开放,重视与全球种业巨头的研发合作 |
8.3.4 实施农业科技全球布局战略,“走出去”与“引进来”密切结合 |
8.3.5 巴西农业技术引进对中国的启示 |
8.4 欧盟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启示 |
8.4.1 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积极吸纳各类科研人才 |
8.4.2 加大立法建设,确保种质资源引进质量 |
8.4.3 制定和不断完善各种外资引进政策,促进农业技术引进 |
8.4.4 欧盟农业技术引进对中国的启示 |
第九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设计 |
9.1 关于技术引进基本思路方面的结论 |
9.2 关于引进工作主要原则方面的结论 |
9.3 关于技术引进重点领域方面的结论 |
9.4 农业技术引进的政策设计 |
9.4.1 农业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宏观政策设计 |
9.4.2 农业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微观政策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
1.2.2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随产业成长而发展的学术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1.6 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葡萄酒业替进历程与中土葡萄酒历史积淀 |
2.1 世界葡萄酒文化中心转移变迁 |
2.1.1 猿酒萌芽 |
2.1.2 苏美尔时期 |
2.1.3 古埃及时代 |
2.1.4 古希腊时代 |
2.1.5 古罗马时代 |
2.1.6 法兰西时代 |
2.2 中国本土葡萄酒业历代积淀 |
2.2.1 新石器时代葡萄和葡萄酒遗迹 |
2.2.2 商周文字记载的葡萄与葡萄酒 |
2.2.3 先秦时期欧洲种葡萄传入可能性分析 |
2.2.4 汉代葡萄酒业开端 |
2.2.5 魏晋南北朝葡萄酒文化兴起 |
2.2.6 唐代葡萄酒文化灿烂绽放 |
2.2.7 宋代葡萄酒商品化发展 |
2.2.8 元代葡萄酒上升为祭祀用酒 |
2.2.9 明代葡萄酒业缓慢发展 |
2.2.10 清代葡萄酒业重大转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现代百余年中国葡萄种植业蓬勃发展 |
3.1 原生葡萄种质资源开发 |
3.1.1 本土种质资源调查 |
3.1.2 葡萄种质资源保存 |
3.1.3 葡萄种质资源鉴评 |
3.1.4 原生种质资源利用 |
3.1.5 葡萄种质资源创新 |
3.1.6 葡萄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3.2 酿酒葡萄域外品种引入历史 |
3.2.1 1949年前引种概况 |
3.2.2 50、6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引种 |
3.2.3 70年代始向西欧引种 |
3.2.4 改革开放后出现引种高潮 |
3.2.5 21世纪后引种逐渐科学 |
3.3 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选育实践 |
3.3.1 区域化选种实践 |
3.3.2 区域化育种实践 |
3.4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发展 |
3.4.1 苗木繁育技术发展 |
3.4.2 栽植技术变迁 |
3.4.3 栽培架式趋于规范 |
3.4.4 整形修剪技术进步 |
3.4.5 树体管理方式进步 |
3.4.6 土肥水管理科学化 |
3.4.7 化学调控谨慎使用 |
3.4.8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重视 |
3.4.9 特殊栽培的发展 |
3.4.10 病虫害防治安全化 |
3.4.11 生物动力和有机栽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葡萄酒酿造工艺现代化改新历程 |
4.1 葡萄酒现代工艺革新 |
4.1.1 葡萄酒典型性认识过程 |
4.1.2 发酵工艺日趋科学 |
4.2 酿酒人才队伍演变 |
4.3 酿造设备逐渐现代化 |
4.3.1 压榨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2 发酵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3 过滤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4 灌装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5 传送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6 其它酒种类型设备的更新换代 |
4.4 葡萄酒生产标准推行 |
4.4.1 生产标准逐渐完善 |
4.4.2 原产地域保护实施 |
4.4.3 葡萄酒法律不断出台 |
4.4.4 不断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化发展道路 |
5.1 葡萄酒生产规模壮大 |
5.1.1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扩大 |
5.1.2 葡萄酒生产能力增长 |
5.1.3 葡萄酒生产企业增多 |
5.2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
5.2.1 原料供应基地化 |
5.2.2 配套企业专业化 |
5.2.3 流通渠道多元化 |
5.2.4 学院制人才培养体系形成 |
5.2.5 产业功能升级 |
5.2.6 葡萄酒文化普及 |
5.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
5.3.1 葡萄酒产业集聚的演进路径与分布现状 |
5.3.2 葡萄酒产业积聚动力机制简要分析 |
5.3.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5.4 葡萄酒产业组织日趋合理化 |
5.4.1 改革开放后葡萄酒消费的三次转折 |
5.4.2 葡萄酒消费市场格局 |
5.4.3 葡萄酒产业市场集中度 |
5.4.4 葡萄酒行业市场绩效 |
5.4.5 葡萄酒企业品牌成长 |
5.4.6 企业管理体制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1 何谓葡萄酒产业国际化 |
6.1.1 客户国际化 |
6.1.2 团队国际化 |
6.1.3 机制国际化 |
6.2 葡萄酒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 |
6.2.1 地域化酿酒 |
6.2.2 制定清晰可行的标准 |
6.2.3 培养国际化人才 |
6.2.4 形成中国葡萄酒文化 |
6.2.5 建立国际化制度体系 |
6.2.6 培育强大品牌 |
6.3 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3.1 新旧世界主要国家葡萄酒简史 |
6.3.2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科技创新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
2.1 河北省葡萄资源基本情况 |
2.1.1 河北省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 |
2.1.2 2010 年河北省酿酒葡萄种植情况 |
2.2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的现状分析 |
2.2.1 河北省葡萄加工的方式和种类 |
2.2.2 葡萄酒的分类 |
2.2.3 河北省葡萄酒生产加工情况 |
2.2.4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企业情况 |
2.3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1 葡萄酒单一化现象严重 |
2.3.2 葡萄品种部分适用性差 |
2.3.3 葡萄存在农药残留安全隐患 |
2.3.4 葡萄酒加工业人才缺乏 |
3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知识创新分析 |
3.1 葡萄酒加工业知识创新现状 |
3.1.1 葡萄酒加工企业科研创新现状 |
3.1.2 科研机构葡萄酒加工业科研创新现状 |
3.2 葡萄酒加工业知识创新关键点分析 |
3.2.1 葡萄酒加工企业科研创新关键点分析 |
3.2.2 葡萄酒加工业科研机构科研创新关键点分析 |
3.2.3 几种可能的葡萄酒加工科研创新模式 |
4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
4.1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
4.1.1 华夏集团 |
4.1.2 朗格斯酒庄 |
4.2 葡萄酒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关键点分析 |
4.2.1 葡萄酒加工的基本流程 |
4.2.2 葡萄酒加工环节科技创新关键点分析 |
4.2.3 葡萄酒加工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路线图 |
4.2.4 葡萄酒生产创新能力的层次分析 |
5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管理创新分析 |
5.1 葡萄酒加工业管理创新现状 |
5.1.1 监管标准的创新 |
5.1.2 检测技术的创新 |
5.2 葡萄酒加工业市场监管管理创新关键点分析 |
5.2.1 葡萄酒加工业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关键点分析 |
5.2.2 葡萄酒加工业市场监管技术创新关键点分析 |
5.2.3 葡萄酒加工业市场监管创新模式 |
5.2.4 葡萄酒加工业市场监管体系构建 |
6 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6.1 培养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
6.2 搭建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
6.3 设立葡萄酒加工关键设备研发专项基金 |
6.4 完善葡萄酒加工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
6.5 加大葡萄酒加工业政府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品牌生态系统基础理论分析 |
2.1 品牌生态系统 |
2.1.1 品牌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 |
2.1.2 品牌生态系统的构成 |
2.2 品牌生态因子 |
2.2.1 生态因子的概念 |
2.2.2 品牌生态因子的构成 |
2.3 品牌生态位 |
2.4 品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
2.4.1 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2.4.2 品牌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
2.5 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品牌生态系统的建设 |
3.1 山东省品牌建设概况 |
3.2 山东省食品饮料品牌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 |
3.2.1 山东省食品饮料品牌发展现状 |
3.2.2 山东省食品饮料重点品牌个体分析 |
3.2.3 山东省食品饮料品牌群落分析 |
3.2.4 山东省食品饮料品牌生态系统总结 |
3.3 山东省家电品牌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 |
3.3.1 山东省家电品牌生态系统现状 |
3.3.2 山东省家电重点品牌个体分析 |
3.3.3 山东省家电品牌群落分析 |
3.3.4 山东省家电品牌生态系统的总结 |
3.4 小结 |
第4章 品牌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
4.1 品牌生态管理系统的建立 |
4.2 品牌生态系统中利益主体的职能发挥 |
4.2.1 品牌生态战略系统构建中政府的作用 |
4.2.2 品牌生态战略系统构建中企业的作用 |
4.3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内容的界定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初步发展(1689~1897)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互市贸易 |
一、齐齐哈尔互市贸易 |
二、库克多博—祖鲁海图边境互市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沿江边区农产品贸易 |
一、黑龙江以北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初步发展 |
二、乌苏里江以东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俄商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
一、清政府对俄国商人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态度 |
二、松花江流域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1897~1917)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俄大豆贸易的兴起 |
第二节 粮食贸易及俄资粮食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
第三节 中俄农业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
一、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
二、茶叶贸易及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 |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开展 |
第三章 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的曲折发展(1917~1949) |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的曲折发展 |
一、十月革命至“九·—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
二、伪满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停滞 |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开展 |
第二节 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衰变 |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
二、伪满时期俄资农产品加工业的萎缩 |
三、解放战争时期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局部恢复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交流的曲折发展 |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农畜新品种、农机具的引进 |
二、伪满时期农业技术交流成果的延续 |
三、东北解放区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技 |
第四章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的飞跃发展(1949-1961)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苏联农产品贸易 |
一、东北地区对苏口岸的农产品贸易 |
二、苏联对输出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东北农作物质量安全措施 |
三、黑龙江省对苏农产品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业优良品种 |
一、苏联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
二、苏联畜牧良种的引进 |
第三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机具与进口农机具国产化 |
一、苏联半机械化农具的推广使用 |
二、苏联机械农具的引进与东北机械农具国产化 |
三、苏联拖拉机的引进与东北地区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 |
四、中国东北地区引用苏联农机具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人员交流与互访 |
一、农业专家及领导人互访 |
二、聘请苏联专家来东北 |
三、选派留苏学生 |
四、苏联专家管理工作 |
第五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全面发展(1980~)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
一、设立专门农业科研机构、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
二、通过农业部“948计划”实施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
三、通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
四、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 |
二、黑龙江省农科院与俄罗斯农科院全俄大豆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
三、地方科研机构农业合作项目与技术培训内容 |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良种、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 |
一、农业劳务输出的形式 |
二、吉林省对俄农业劳务输出情况 |
三、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 |
第六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述评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特点 |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 |
二、中国东北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受国际市场制约 |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一定盲目性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成效 |
一、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
二、科技交流的成效 |
三、人员交流的成效 |
四、负面影响及失误 |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影响因素 |
一、地缘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经济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10)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背景 |
1.2.2 理论背景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研究 |
2.1.1 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
2.1.2 工业园区的定义 |
2.1.3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
2.2 企业网络结构与集群网络结构的研究 |
2.2.1 网络、企业网络、企业网络结构 |
2.2.2 集群网络结构的维度划分及内涵 |
2.3 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2.3.1 基于网络的资源获取相关理论 |
2.3.2 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 |
2.4 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2.4.1 吸收能力的相关理论 |
2.4.2 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绩效 |
2.5 简要述评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3.1 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资源获取影响作用的假设 |
3.1.1 园区集群网络结构 |
3.1.2 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资源获取的影响 |
3.2 关系管理能力对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影响资源获取的调节作用假设 |
3.3 资源获取在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和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假设 |
3.4 吸收能力对资源获取影响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假设 |
3.5 园区管理创新对提升园区集群网络结构的作用假设 |
3.5.1 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影响前因—园区管理创新 |
3.5.2 园区管理创新对园区集群网络结构的影响 |
3.6 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变量的测量与统计分析方法选择 |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的测量 |
4.1.1 问卷设计 |
4.1.2 研究变量的测量 |
4.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2.1 常德德山经济开发区概况 |
4.2.2 长沙经济开发区概况 |
4.2.3 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
4.2.4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概况 |
4.3 园区企业实地调研 |
4.4 数据收集 |
4.5 统计分析方法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实证研究 |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信度效度分析 |
5.1.1 研究变量的项目合并描述统计结果 |
5.1.2 问卷各题项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5.1.3 样本信度分析 |
5.1.4 样本效度分析 |
5.1.5 相关系数Pearson分析 |
5.2 不同控制变量对模型的影响分析 |
5.2.1 样本企业成立年限对研究模型的影响 |
5.2.2 样本企业规模对研究模型的影响 |
5.2.3 企业所在行业对研究模型的影响 |
5.2.4 企业所在园区对研究模型的影响检验 |
5.3 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资源获取的影响分析 |
5.4 关系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分析 |
5.5 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检验分析 |
5.5.1 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检验 |
5.5.2 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检验 |
5.6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分析 |
5.7 园区管理创新对集群网络结构的直接作用分析 |
5.7.1 园区管理创新对关系强度的直接作用检验 |
5.7.2 园区管理创新对关系质量的直接作用检验 |
5.7.3 园区管理创新对网络规模的直接作用检验 |
5.7.4 园区管理创新对网络开放度的直接作用检验 |
5.8 实证分析结果汇总 |
5.9 分析与讨论 |
5.9.1 控制变量的影响 |
5.9.2 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资源获取的影响 |
5.9.3 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
5.9.4 关系管理能力对资源获取的作用 |
5.9.5 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
5.9.6 园区管理创新对集群网络结构的作用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案例研究 |
6.1 选择研究对象 |
6.2 案例分析 |
6.2.1 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企业层面 |
6.2.2 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政府层面 |
6.3 分析对比结果 |
6.3.1 企业层面的分析对比结果 |
6.3.2 政府层面的分析对比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改善园区集群网络,提升企业绩效相关政策建议 |
7.1 准确政府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资源供给作用 |
7.1.1 产业政策指导园区战略规划 |
7.1.2 投融资政策保证园区发展的金融支持 |
7.1.3 科技政策支撑园区创新发展 |
7.1.4 招商引资政策增强园区发展实力 |
7.2 强化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形成集群产业关联发展机制 |
7.2.1 考虑区位优势选择主导产业 |
7.2.2 建立园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
7.2.3 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效应 |
7.3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
7.3.1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7.3.2 培育本地劳动力市场,促进人才流动 |
7.3.3 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 |
7.4 加强园区诚信文化环境建设,形成利于集群网络优化的文化氛围 |
7.4.1 加强园区内的诚信环境建设,引导集群网络文化的形成 |
7.4.2 发挥园区内企业家的协调作用 |
7.5 通过市场方式发展园区内中介组织机构和相关服务体系 |
7.5.1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集群园区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
7.5.2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促进集群网络关系治理 |
7.5.3 完善园区内"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 |
7.6 推动本地集群网络与外部联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 |
7.7 增强园区企业吸收能力,保持企业持续竞争力 |
7.7.1 利用集群优势加强企业与外部交流,提高资源获取能力 |
7.7.2 加强企业内部交流沟通,促进内部知识共享 |
7.7.3 建立浓厚学习氛围,提高企业内部知识的转化能力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浅谈对引进葡萄酒设备的消化与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 [1]进口贸易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明阳.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特色资源扶贫开发与民族经济融合 ——以野生葡萄开发为视角[D]. 蓝晓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CIP系统在葡萄酒灌装生产中的应用[J]. 冯刚,杜福林,李博,赵彬,许伟,张福庆. 天津农业科学, 2016(01)
- [4]葡萄酒灌装设备的清洗杀菌系统升级改造[J]. 戴远涛. 山东工业技术, 2015(01)
- [5]中国农业技术引进研究 ——基于过程环节视角[D]. 魏锴.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6]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D]. 吕庆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8)
- [7]河北省葡萄酒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 李彦宁.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8]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毕泗胜.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9]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D]. 杨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10]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 蔡玮. 中南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