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取消地理“负效应”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效应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年来,许多地理工作者怀着对地理教育发展前途深深忧虑的心情,阐述了种种观点,申诉了条条理由,提出了众多建议,为争取高考早日恢复地理科目而大声疾呼。相信,随着1995年上海率先高考恢复地理科目,国家教委会在不远的将来,出台合理的“高考科目方案”,给人们以满意的答复。纵观多年来人们为恢复地理高考而提出的许多理由、观点,其中有不少是颇有见地、掷地有声的,然而也有一些理由、观点从利于地理教育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值得商榷的。
世纪之交前夜的教育思想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全世界都在思考怎样迎接21世纪。“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去适应新的世纪、日益成形的信息化竞争社会”,迫使世界各国正在重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内涵,重新评价教育在新世纪的地位和价值,从而竭尽全力进行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探讨与研究。
前不久,欧洲发表了《教与学——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白皮书。白皮书以欧洲为背景分析指出:在日益信息化的今日社会中,“能者”与“不能者”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因而今日学校应重在提高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理解并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训练和培养人们的工作技能。白皮书指出:当前人们仍喜欢通过考试这种传统方式来获取资格证书。实际上,由于信息化社会中人们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更为(也必须)广泛灵活,因而工作资格的获取与认可也应更加的灵活化。人们应该通过更多的途径去发展和认可技能。白皮书的发表引起了欧洲各界的广泛注意。1996年也因白皮书的倡仪被命名为“欧洲终身学习年”。在太平洋彼岸,美国通过一系列研究报告如《建设社区——对一个新世纪的展望》、《国家为21世纪的师资作准备》等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对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周边国家,韩国早在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完善的考试制度重在考查考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如高考科目中设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究”科目。该科目知识覆盖了语、数、外之外的高中主要文化课程)、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鉴别考生的学习潜能。促进高中教学不再过早地文理分科,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自学能力,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日本则已经开始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三次教育大改革。大改革的战略性决策是倡导整个社会由偏重学历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日本将高举《终身学习振兴法》昂首跨入21世纪。
我国从80年代就把目光转到了即将到来的21世纪。如果我们把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那么,直到1993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继而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立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前后耗时近10年。“基础教育必须实施转轨”这就是我国面对21世纪作出的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
会考、高考不能同日而语
在这世纪之交的前夜,作为转轨的实践,我们尝试贯彻实施国家教委1990年正式确定的“高中毕业会考并相应逐步减少高考科目设置的整体改革方案”,以高中毕业会考替代了原先的“普通高中毕业、高等学校招生预选、师范专科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预考”。会考与预考相同之处在于都具备高中毕业、高考资格考核功能;不同之处则在会考考9门科目,预考只考7门科目,但预考比会考考试范围广,难度、深度大。后期的预考还具备了师范专科类的招生功能),建立了全面衡量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评估高中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在高中合格考试及全面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了高考科目数量,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这里,对于高中任何一门学科来说,丝毫没有因为有了会考的要求而要取消其高考资格,或以会考替代高考的意思。例如:上海1995年恢复地理高考,但地理会考仍然存在。
然而,一些同志硬是武断地认为:“取消高考的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设立地理会考,可用会考代替高考,其实是自欺欺人,”“指望高中地理会考挽救地理教育显然是杯水车薪”。基于上述认识,习惯了高考重压的人们就感到“会考要求简单,过关容易,又不影响高考(笔者按:其实还是影响的,会考不合格就不得参加高考),不能真正起到督促学生学习地理的作用”。甚至有人对会考、高考的性质不加区别,提出“一个中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会考、高考,不算补考,至少在14门次左右,且三年之中,年年疲于应付考试”,而“1977年以来的高考科目也不过6、7门次,且只有3年一次(笔者按:忘记了还有七门预考),14与7之比,孰重孰轻,一目了然。”结论很明显,还不如回到原先高考考7 门的老路上去。
把会考与高考等同起来,认为会考替代了高考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对地理教育的发展只能起误导作用。
会考和高考尽管都是依据现行“全日制中学教育大纲”编写了各自的考纲,但两个考纲在考试的学制长短、范围、深度、难度特别是考试的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别。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择优录取新生提供依据。囿于现行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招生额度的限制,高考只能面对少数学生,其试题的水平(难度)主要由高考成绩在前40%的学生的水平所决定。会考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考试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使正常学习的考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会考合格标准。
会考与高考具有质的区别。会考科目涵盖高中几乎全部的文化课,既稳定了高中教学秩序,又确保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会考是水平考试、资格考试,不具备高考的选拔功能,完全不必像应付高考那样要违反教学常规、课程计划而加班加点。为此,考生即使100 %通过会考也毫不足怪。会考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会考与高考绝不可同日而语!
教改——地理教育的希望所在
高中会考制度的建立使“相应逐步减少高考科目设置”成为可能。多年来,高考科目由原先的考7门减少到考5门,为减轻学生负担,进一步改革高考制度创造了条件。面对这种“转轨”的尝试,我们一些同志表示不理解,设问“为什么要地理(科目)先走一步。”并以种种理由断定,只有高考尽快恢复地理科目,地理教育才有希望,国民素质才不致于大滑坡。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17年地理高考,确实促进了地理教育的繁荣。但地理教育的日益被人们重视、乃至健康发展并不仅仅因为有地理高考的存在。“考比不考重要,高考比会考重要”、“有高考考试的压力会使地理教师因没时间和精力,或因不敢偏离一点考试的内容,而放弃改革地理教学方法的尝试”这些深烙着“应试教育”性格的种种理由,证明了17年的高中地理教育基本未跳出“应试教育”模式的框框。高考尽管促进了地理教育的繁荣,同时也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
中小学地理教育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面进行。从道理上讲三个层面都教地理,应该是相通的。但鉴于三个层面所教地理在知识范围、难度、深度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特别是1982年高中开设了《高中地理》,高考内容随之逐步转向以高中地理内容为主,面对地理高考的又仅仅是高三年级少数文科考生,说“高考影响了整个中小学地理教育”恐怕有“以偏盖全”之嫌。事实上,在小学、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很少有地理教师会以高考的压力来督促学生好好学地理;恐怕也不会有自觉到也许日后高三时我会选择文科而现在必须学好地理的小学生、初中生。为此,一些同志列举的××省初中地理教学大滑坡的例子,实在的说,只能说明那里的教育主管部门基础教育观念还比较混乱,“应试教育”偏向还非常严重,与“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负效应”挂钩是牵强的。
持“不恢复地理高考,地理教育就没有希望”这种观点,不说对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长期来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评价不公,对地理教育日益被人们重视的缘由、地理教育不可逆转的健康发展局面认识不足,其本身也过分悲观。在高考取消地理科目以来的一段日子里,地理教育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教改的步伐。教改,这才是未来地理教育的希望所在。随着适应新工时制的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出台,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将试行高一地理必修,高二、高三地理选修的课程设置;地理在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将日益突出。随着21世纪的临近,对公民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更不能没有地理教育参与的事实,这一切都昭示着地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暂时失去岗位的高三地理教师们必将有大显身手的施教舞台。
有必要深深的思考
笔者以为,目前所要考虑的倒不是争“高考该不该设地理科目”,倒是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增强信心,苦练内功,深化教改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未来地理教育。特别要考虑的是,随着高考科目的逐步调整到位,地理科目将会列入高考科目,即将出台的高考科目设置或许会是政、史、地合卷考试;或许会是包括地理、生物在内的3+1或3+2分卷考试。地理高考内容随着教改的深入,也必定会以“解决某种地理问题,体现学了要有用”为原则,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重在一些地理观念的树立、地理原理的实践应用上,从而摒弃“今天背诵一遍,考完忘个干净”的忘却教学。到那时,会不会因为我们过久地沉浸在懊丧、抱怨“高考取消地理科目”之中,深陷在“应试教育”中不能自拔而面对崭新的地理教育舞台却无以施展身手?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