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常情况下,问题儿童是指与同龄儿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的特殊儿童群体。这种差距会体现在道德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以及心智发育方面等等。留守儿童常见于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以及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家庭中。问题儿童性容易表现出过度的叛逆,这种过度叛逆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恶性刑事犯罪事件的发生。鉴于问题儿童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对问题儿童进行教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公众关注。故此,笔者以家庭教育工作为出发视域,探讨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问题儿童;家庭教育;策略探讨
近些年来,在各种媒体上经常会出现因问题儿童而引发的各类民事甚至刑事案件的报道,人们对于问题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也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在影响问题儿童教育情况的因素中,家庭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家庭教育环境并不理想,父母对于防患“问题儿童”也缺少足够的认识,导致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康,进而产生问题儿童。故此,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家庭教育元素,深度剖析导致问题儿童产生的因素,并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达到减少问题儿童产生几率,并为我国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资料的目的。
一、导致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儿童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多种条件长期作用的结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笔者在此通过归集整理,通过不同家庭类型的视角来分析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问题以及其原因所在
(一)单亲家庭儿童分析
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儿童的性格影响因素是存在一定区别的。首先,从单亲家庭的儿童性格来分析,这类儿童通常缺少父爱或母爱的滋养,导致性格容易产生偏激与孤僻的现象,部分儿童还同时伴有焦虑的特点[1]。单亲家庭的儿童通常待人冷漠,自卑感强,不容易与社会沟通,容易产生负面心理积压,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其次,从单亲家庭的经济情况分析,相对而言,单亲家庭普遍收入较少,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这种由经济因素所带来的自卑感往往较为严重且难以被治愈,极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最后,从外部环境方面来分析,单亲家庭的儿童可能会受到来自同学或朋友的嘲笑、歧视以及舆论压力等,这种环境会极大的增加儿童的失落感以及恐惧感,容易引发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二)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分析
从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性格来分析,这类儿童通常受到过度的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尽力做到有求必应,如此便导致儿童形成了说一不二,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且偏执的心理。同时,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通常缺乏责任感而且生活能力较差。另外,很多家庭都会为儿童做详细的人生规划,这种规划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尤为明显。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帮助儿童规划生活的轨迹,该上什么小学、该学什么课外补习班,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能力,使儿童的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逐渐丧失。
(三)留守儿童家庭分析
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分析,这类儿童通常由老人代为看管,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的管束也缺少沟通。父母在儿童家庭教育环节的缺失极容易导致儿童的教育契机被耽误,使儿童受到错误的价值导向从而产生歪曲的价值取向。这类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通常具有过于自卑且懦弱的心理障碍。同时,留守儿童的性格普遍过于内向且孤独,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人格塑造是具有极为明显的负面影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官、富二代”儿童家庭分析
在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家庭中,由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导致儿童产生过度自负、喜怒无常且瞧不起同学的心理。这类儿童通常极少参加团体类的活动,不愿与社会相融合,这对于儿童步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二、问题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浅析
(一)做到对儿童的关爱有度
近些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状况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很多家长对儿童的关爱表现过度[2]。这也是很多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陪伴不足的主要方式。然而,无原则的满足儿童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要做到对儿童的关爱有度,对儿童的无理要求说“不”。家长要以爱心和道理来引导儿童,以多抽出空闲时间来陪伴来获得儿童的欢心,避免出现过度溺爱而产生的儿童心理问题。
(二)做到对儿童的期待有度
家长对儿童要做到适度期待,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来对其作出适当的要求,避免因要求过高而使孩子难以达到家长期望的目标,进而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在期待方面,家长要以孩子能够达到的小目标作为基础,让孩子在不断达成小目标的情况下稳步提升。
(三)对儿童进行鼓励式家庭教育
鼓励式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具有极为明显的积极作用的。多对儿童进行鼓励能够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挖掘出孩子潜在的能力,促使孩子奋发向上。同时,有效的鼓励也能振奋孩子的精神,培养出孩子勇攀高峰的斗志,这些精神和品质对于孩子的长期发展是具有极为明显的促进效果的。
(四)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3]。为了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在父母之间要和睦,避免出现争吵的情况。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让孩子明理而不是害怕。家长要对家庭环境这一要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为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土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为了避免问题儿童的产生,家长要对可能引发问题儿童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并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的做法来教育孩子,从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价值导向,培养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徐亚楠,贾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初探——以百色市洞靖镇弄岩村留守儿童家庭为例[J].商情,2017,(51):296.
[2]齐娜,张玉梅,陈威威.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2):45-50.
[3]李静,蒙华庆,冉胜兰, 等.心理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系统家庭综合教育模式——基于重庆市大足区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的思考[J].心理医生,2017,23(26):328-330.
论文作者:张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儿童论文; 家庭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环境论文; 这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