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李土强

探讨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李土强

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建设工程投资大幅上升,特别是大型的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广站、垃圾填埋场、煤气厂站、自来水厂站、隧道工程日益增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在当前建设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尤其是重大死亡事故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市政建设工程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因此,本文探讨了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

1.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市政公用工程是指为城市公众服务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及相关路政配套设施,城市照明、园林、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不同于一般施工项目,其具有施工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影响范围广、施工条件差等特点,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极为重要。市政公用工程安全事故相对于一般工程事故,其背景因素更为复杂,但是大多数事故都与各种管理因素有关。可以说,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重要途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是一般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市政公用工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包括施工企业、业主及其监理机构、中介组织对相关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管理,是基于安全管理理论、思想、法律法规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微观管理。

2.出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

2.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高

不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队伍没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证上岗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企业对于入职的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要求,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专业知识,达不到安全管理的要求。另外,有的管理人多单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技能,有的缺乏上岗证的施工员在作业操作中出现了违规行为,如果施工当中出现了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解决。

2.2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

市政工程一般都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进行施工,这样市政工程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并且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大的影响。例如,在进行道路建设的时候,就会受到人群和车辆的影响,只可以选择在人群和车辆都较少的时候开工,这样就会降低了工程的建设进度,故此,施工人员在赶工的时候,忽略了安全问题,这样就极易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2.3市政工程的本质

有些市政工程为了政绩,缩短工期,这样就会出现“豆腐渣”工程。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政府投资比例较大,政治工程色彩浓重,往往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故此,施工质量不能保证,也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例如杭州地铁发生施工坍塌的安全事故就是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该工程。

2.4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不高

为了节省费用,很多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大部分的农民工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施工教育的。所以,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就会因为农民工缺乏一些施工常识,或是忽略一些施工细节,从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分析

3.1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

由于施工中安全问题难以落实到人,所以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问责制来将事故责任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责任制,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安全制度要对各个级别的负责人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定,保证安全生产的层层把关。安全制度制定之后,不仅仅要公布,更重要的是要落实,通过分层制约,落实到人,通过各个安全环节的责任人签字制度来进行落实。另外,要设置有力的处罚制度。对于事故的责任人,要对其进行经济处罚,经济处罚不可无关痛痒,加大处罚力度。除了经济处罚,还要进行对其他处罚,如通报批评、职称限制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对违反安全管理条例的的人员给与法律处罚,同时,引入法律因素也可以提高安全监督力度,起到有效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3.2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管理

由于市政工程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市政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有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人群或是动物的干扰,让他们绕道而行,这样就可以降低外部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影响;第二是在施工开始之前,将妨碍施工进行的障碍物都移到施工地点之外;第三是要定时地巡查施工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是否出现一些违规操作或者是一些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操作,如若发现,应当及时制止。故此,负责施工的现场管理等的人员一定要熟悉每一个施工环节,所以,工程的包工头就是现场管理的合适人选。

3.3秉承合格的原则,排除政治影响

即使大部分的市政公用工程是带有政治色彩,但是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这些政治因素的影响,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故此,市政工程施工的负责人应当作好施工人员与上级之间的沟通,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即使出现施工时间不够的问题,施工人员也要秉着合格的原则,确保自己的每一步的施工质量都合格,不能因为由于时间过短,而忽略施工质量,只有确保每一个施工细节的完成,确保每一个施工步骤的质量,这样才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引入PDCA循环系统、规范安全生产实践行为

市政公用工程涵盖桥梁、道路、隧道、排水等多重施工建设类型,其经常会受到客观条件影响与地理环境限制,同时由经济性角度进行统筹考量对市政公用工程实施安全管理倘若完全应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势必无法全面适应其本质需求。因此,应科学结合市政公用工程实际状况,现实特征,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要求。同时,应合理将电力、通讯、绿化等配套施工建设队伍纳入实践管理范畴中,清楚明晰各项实施细则,确保施工建设的文明开展,且所有区域中的作业队伍实施的安全行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现实要求的持续提升其实质反应了PDCA循环系统的科学应用,在工程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履行方案计划、开展检查管理与督促整改的同时应强化行之有效的考核与处罚管理,科学创建PDCA循环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树立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目标实施进行细致的管理,动态掌握阶段实施成果,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与整改措施,进而借助PDCA管理的稳定、良性循环推进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优质建设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结束语:总之,基于市政公用工程生产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充,其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的科学实施增加了显著难度,影响其安全建设发展的因素日益增多,为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只有做到各方统筹配合、相关利益者严于律己,施工方制定切实有效的内控管理策略,才能为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并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挺剑.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

[2]郑志专.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

[3]赵先贵.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论文作者:李土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探讨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李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