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论文_胡一华

(岳阳广济医院有限公司心血管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随机分组,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14例)和研究组(rhBNP治疗;1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左心功能、左室重构情况。结果 在心功能上,研究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LVE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左心室重构上,出院时,两组的LVEDV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的LVEDV低于对照组,△LVED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左心功能;左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AIM)是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指持续缺血缺氧、冠状动脉急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持续且剧烈、休息或服药(硝酸酯类)后不能缓解,心力衰竭是AIM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危害极大[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分组治疗,分析rhBNP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具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2±5.6)岁;研究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7.1±5.4)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a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b经静脉溶栓治疗;c签署知情同意书;d临床资料齐全;e可正常沟通者。

排除标准:a收缩压小于90mmHg;b心源性休克;c具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史;d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133μmol/L;e中途研究退出者。

一般资料上,28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数据无差异,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凝聚、调脂、利尿素、抗凝等药物治疗,发病1d后,视情况,适当给予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多巴酚等药物干预。同时,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20057880;北京四环空港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规格:1ml:5mg)治疗,持续静脉滴注,每次5-10mg,滴注前配以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初始时滴入速度为5-10μg/min,以后随着患者的情况逐渐增添用量。研究组实施rhBNP(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规格:0.5mgx1瓶/盒)治疗,初始时,以1.5μg/kg的速度静脉滴注2min,其次采用静脉泵入的方式,以7.5ng/kg·min-1的速度进行泵入,静脉泵入持续72h,然后,以静脉泵入的方式持续治疗7d,rhBNP每日的剂量为0.5mg,泵入速度为7.5ng/kg·min-1。

1.3观察项目

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左室重构情况,内容:LVED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长率)={(LVEDV(1个月时)-LVEDV(出院时)]/LVEDV(出院时)}*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用(x±s)表示LVEDE、LVEF、△LVEDV%,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左心功能

在心功能上,研究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LVE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AIM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功能、结构均有极大的损害,是种急性病理性损伤疾病[2],心力衰竭是AIM的常见并发症,病发后,会加重AIM的病情,损伤心功能,加剧左室重构,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左心室重构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患者左室梗死区、非梗死区的形态、结构出现了变化3]。有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早期对进行积极的控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并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病情[4]。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种无菌冻干制剂[5],主要通过重组DNA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出来,该制剂的氨基酸序列和心室肌中的内源性脑利钠肽的一样,能与特异性的利钠肽受体结合,可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舒张,具有平衡动静脉血管扩张,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的功效,同时,脑利钠肽是种天然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拮抗心肌细胞,平衡血压,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阻力血管(小的),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好氧,对心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效延缓左室重构。

结果显示,在心功能上,研究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LVE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左心室重构上,出院时,两组的LVEDV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的LVEDV低于对照组,△LVEDE%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rh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树理,尤荣开,潘景业.BiPAP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17,22(1):11-14.

[2]王瑛,伍正彬.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循环内分泌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4):47-49.

[3]李文英.静脉溶栓治疗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116-118.

[4]农大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展[J].蛇志,2017,29(2):232-233.

[5]骆志鹏,黄海荣,王天文.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观察[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7,35(1):36-38.

论文作者:胡一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论文_胡一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