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钧涵,张皓,袁进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阐述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建设

1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基础及发展现状

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为了更深入剖析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对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基础及发展现状的了解显得尤为必要。

1.1历史基础

东北亚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根据地理区位和历史资料记载,东北亚即亚洲东北部地区,主要由环黄、渤海和日本海沿线国家组成。中国自古以来就与日本、朝鲜、韩国进行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其中经济往来主要是以丝绸为主的海上贸易。

1.2发展现状

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开放性区域合作机制,也是新时期中国稳定周边和构建经济外交的重要平台[1]。近年来,我国在与东北亚各国在互通互信上成果显著,国家组织三次图们江出海复航科学考察,加快推进了陆海联运的建设。并且东北亚各国在区域经济建设中也有突破性进展,例如绥芬河成为中国首个双货币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前景广阔。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拉动了双边贸易的发展,2016年,中国与东北亚地区五国的贸易超过6000亿元,占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的16.4%,由表1可看出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数据,随着东北亚地区的近一步合作,东北亚地区的贸易额会继续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6-15/8251730.shtml

2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历史演进出现的及新时期产生的许多问题,制约了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具体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区域政治环境复杂

近几年东北亚各国的政治环境不容乐观,朝鲜多次核试,即使受到联合国多次谴责与制裁,朝鲜仍然继续推进核武器的实验,2012年将拥核写入宪法,2013年确立“核武力与经济建设并行”战略,2016年提出朝鲜是“负责任的持核国家”,面对此局面,韩国加紧美、韩两方军演,并部署萨德来遏制朝鲜,以上政治安全因素加深了东北亚地区的不稳定。

2.2生态与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东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是地球板块运动活跃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以地震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东北亚地区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非常严重,二战以后,各国开始恢复经济,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模式,使东北亚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环境恶化,逐渐出现的土地污染、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的安全[2]。

2.3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韩日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朝鲜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蒙古国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阶段,俄罗斯是处于经济恢复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也差距巨大,从表2可看出各国经济总量相差巨大,在人均GDP上各国也差距巨大,影响地区间的经贸往来。

3加强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措施

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以下从四个方面提出有助于东北亚经济建设的对策。

3.1推进东北亚地区制度平台建设

现阶段,东北亚各国的多边合作机制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国政府应该加强政治互信,努力提升东北亚地区各国合作协调机制层级。首先,东北亚各国应该从思想上转变,加强对地区合作共赢理念的认识,自愿的、积极的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来,寻求利益共同点,取长补短,协商推进东北亚地区制度平台建设,制定符合地区特点的经济发展计划。并且在制度平台建设过程中,应从国家层面推动政府间首脑、对应部门和地区间经常性协调机制,将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工作制度制度化和长期化[3]。

数据来源:搜狐新闻https://www.sohu.com/a/136582542_115048

3.2推进东北亚地区能源共同体建设

东北亚地区的生态与能源问题突出,自然灾害具有不可回避性,环境污染可以通过产业转移、执法力度、素质提升等途径逐步缓解,而能源紧张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日本、韩国对能源等消耗和需求是极大的,加强东北亚地区能源共同体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俄罗斯是能源大国,俄罗斯与东北亚的能源关系密不可分,作为东北亚地区唯一的油气出口国,俄罗斯的能源政策导向是东北亚能源合作的重要标杆。

3.3推进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

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不仅可以推进地区合作,也可抵御经济风险。2015年12月1日,IMF正式宣布批准人民币进入SDR(特别提款权),这标志着人民币将扩大使用的区域范围,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东北亚国家的储备率相对较高,开展货币合作可以直接将储备转化为投资,而不必先将货币按照美元结汇使美元先投放回美国,再将外汇投资回本地区[4]。推进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将有助于加快东北亚地区各国货币改革,推进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

3.4推进东北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中韩自由贸易区逐步走向正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标杆。接下来应该努力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推进整个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东北亚地区涵盖的区域广阔,且人口众多,组建成功将会成为仅次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5]。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东北亚各国发展经济,互利共赢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刘国斌.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06):101~104

[2]富景筠.俄罗斯能源政策的范式转变与东北亚能源关系[J].俄罗斯研究,2016(06):185~204

[3]永保中、张洁妍,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合作共生系统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5(03):66~74

[4]宋玥.“一带一路”建设下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困境及出路[J].改革与战略,2016(06):145~148

[5]李轩.东北亚地区贸易便利化的发展状况、面临挑战与对策研究[J].亚太经济,2013(06):9~15

作者简介:张钧涵,男,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究生。

论文作者:张钧涵,张皓,袁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张钧涵,张皓,袁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