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马国中

探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马国中

山东三蒲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建筑工程的数量也急剧攀升,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标准。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够理想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建筑材料的质量难以满足施工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只有结合设计标准、施工需求及各种材料的特点,恰当选择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各种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精准了解与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有施工材料的质量都能符合施工要求。那么,如何优化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效果,是检测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对策

一、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1、建筑材料的检测

主要分为生产单位检测和施工单位检测两方面。生产单位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材料的主要质量指标判定材料的各项性能是否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规定以评定产品的质量等级、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确定产品能否出厂。施工单位的检测是采用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材料送交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其目的是通过测定材料的主要质量指标判定材料的各项性能是否符合质量的要求即是否合格以确定该批建筑材料能否用于工程中。对建筑材料检测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的手段和依据而且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通过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有利于选择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可以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通过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可以优化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方面多做几个试配方案,以便有选用控制成本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小的配比的经济方案。如通过试验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水泥剂量较小的混凝土、基层配比在沥青路面上选择用油量相对较小的方案。通过配合比试验检测可以选择合理经济的材料配合比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1、检测项目不符合施工验收规范

有时候为了提升检测通过率,节约检测的成本,一些检测单位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肆意的减少检测项目,不在乎检测的过程,为的只是检测报告中的合格两字。由于检测项目与施工验收规范不符,导致检测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

2、建材试验检测市场混乱

我国国内建材试验检测机构前身大多是实验室,是原来一些权威研究机构、质量检测部门或大型企业中设置的实验室。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检测机构在我国广泛分布,涉及到各行各业,而建筑行业有关的实验室占据了大部分。这就导致了专业的建材检测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少,加上建材试验检测市场管理相对薄弱,导致建材试验检测市场混乱。

3、试验检测水平低

目前,很多建材试验检测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检测不够规范,导致整体检测水平偏低。工作人员素质偏低问题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存在严重的无证上岗问题,加上一些单位对检测工作不够重视,检测系统有待完善,导致一些试验检测数据存在偏差,影响建材试验检测质量。

4、取样不够合理

建筑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而材料试验检测是一种质量的保障途径。然而在材料检验过程中,取样是重要的环节,由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因素,会造成取样缺乏代表性,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针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想彻底解决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除了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检测标准操作之外,还需重点把握以下关键环节:

1、控制建筑环境温湿度

众所周知,在不同的湿度和温度下,建筑材料的质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甚至有时候会影响材料的性能。举个例子,水泥的凝结速度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提升而逐渐加快,因此当要对水泥的凝结速度进行检测时,为了保证检测的标准性,就需要对检测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相应的规定,通常规定检测时,温度需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通过这一举例我们可以得知,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在不同的环境下是由很大差异的,因此,在检测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使得出的检测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与标准型,就需要对湿度和温度进行严格的规定。

2、科学的进行材料取样

材料的性能检测报告数据的来源是样品的抽取并加以检测得来的。所抽出的材料一定要有普遍代表性。进行抽样工作的时候要对不同部位的材料进行抽取,并且保证足够的数量,也就是说取样的数量和部位、方式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试样的数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如果所采用的取样方法、部位以及数量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那么最后的检测数据将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整个材料的安全检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最后的工程质量。在对检测样品进行收取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对其状态进行完整的记录。试验时必须将样品检测工作准备到位,结合委托方的意见对准备工作进行完善或者删减。实验室根据质量文件的相关规定配置相关设施,这样可以对所需检测的样品进行储存或者处理的相关工作,储存的条件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除此之外,采取到位的保护措施,预防检测样品的状态遭受损坏,为检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组样品的监测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离散性。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程度,标准规定应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例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候,如果所测得的三个强度值当中存在一个偏离平均值的10%的数据时,应将其舍掉,剩下的两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数据结果采用。如果其中的两个监测数据偏离了平均值的10%的时候,那么所剩余的一个数据结果将作为抗折强度数值;如果所测定的三个检测值都不偏离平均值的10%,那么数据作废,要进行重新测定。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等平均值都有相应的计算取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数据相加求取平均值草草了事。计算结果的数据要参照相关规定,依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对尾数进行处理,对数据的位数的处理也要按照规定进行保留。试验数据结构经常会出现跟预测结果相背离的情况,有时候同一组样品数据会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相关的性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此时要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找出原因,然后再次进行检测和试验。

4、提升检测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提升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可以让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得到保证。定期组织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熟练的掌握到各种建筑材料检测方法,通过能力验证提升人员技能水平。除此之外,也需要定期对检测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的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的检测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就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它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建筑材料的检测经验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弥补传统检测中的弊端,在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阶段严格遵守检测原则,按照检测规范进行材料检测,科学的选择建筑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由此看来,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对建筑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对每个环节都要严加审查,减少浪费,这就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润峰,许元华.影响建筑材料检测因素的探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9).

[2]马玉红.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6(03).

论文作者:马国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马国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