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_杜宏芬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预见性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的是冠状动脉硬化窄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而引发心前区疼痛的综合征[1]。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绝大部分都与高血压和肥胖有关。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高血压和肥胖者越来越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数量也出现增长趋势,有效的临床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病情,但高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此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保证救治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积极作用,旨在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内容与措施,探寻更符合患者病症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5至75岁,平均年龄(69±2.53)岁。以上患者的原发病因、病程、性别构成和年龄分布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随机方式将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包括:患者病情观察、疾病指导、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模式基础上,根据其年龄、性别、致病原因、患病时间及疗程进度等情况,重点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预见性护理的总体目标是: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一切护理措施都必须把患者放在首位,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持患者躯体舒适、情绪稳定,通过点滴细节防患于未然,提升患者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1心理预见性护理

由于冠心病心绞痛为突发性疾病,且极易反复,使得患者处于恐惧和担忧之中,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暴躁等负面消极情绪。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让其将坏情绪倾诉出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对患者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解答,使患者得到充分的关心和理解,告知坏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3.2疾病诱因预见性护理

诱发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巨大情绪波动、饮食变化刺激、运动睡眠障碍、体位的突然改变等,使患者了解那些行为额能诱发疾病发作,尽量避免发生,积极配合护理方案的实施,消除可能诱发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做好自身保暖及情绪、饮食控制等,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的健康[2]。

1.3.3病情观察预见性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告知患者疾病疼痛类型、疼痛的位置、疼痛持续时间等,并根据患者疾病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来缓解疼痛。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状态,若发现患者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心慌、和血压突然降低等心绞痛征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舌下含服适量硝酸甘油,并避免做屏气动作或其他大幅度身体活动,原地休息静坐[3]。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使用易消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多食用应季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利于缓解心脏压力。

1.3.4运动训练预见性护理

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身体训练的基本方法、重要性等,使患者掌握熟练并积极运用,配合操作,依据身体状况选择平躺或静坐等方式放松全身肌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由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帮助其进行身体按摩,包括头部、四肢等,利于患者放松身体,增加机体运动量[4]。对于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要尽可能多的下床进行活动,并由护理人员制定详细的训练内容及时长、强度等,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1.3.5用药预见性护理: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谨遵医嘱,详细讲解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的用药方法、用量、禁忌等,并帮助患者养成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的习惯。

1.4调查与分析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评分≥90分表示为非常满意,评分70~89分表示满意,评分<70分表示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采取上述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有20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显效率为95.2%;对照组有17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显效率为81.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相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21/21),高于对照组的85.7%(18/21)。二者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综合分析患者情况,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风险评估,并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和制定解决办法,减少合并症发生概率及心绞痛发作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先决条件,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对护理细节的把控,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在日常护理经验的积累中使护理人员明确护理工作的细节,进而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明确护理细节,保证护理安全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是从细节出发,有效的避免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件,保证护理工作的细节化和系统化,有效的避免医护患纠纷的发生,进而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5]。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公众普遍追求优质就医体验的社会环境下,临床护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完善,从各个方面丰富护理内涵、提升护理品质。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术,还必须掌握和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要在沟通中体谅患者、理解患者,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切身感受到细致入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身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青叶,武丹丹,徐 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杂志,2015,34(10):151~152,155.

[2]陆海燕.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41~42.

[3]李艳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34):160~162.

[4]马春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31~134.

[5]田 莹.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杂志,2017,26(24):4557~4558.

论文作者:杜宏芬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浅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论文_杜宏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