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论文_朱运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对象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微量白蛋白检验,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40.63%,对照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2年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程为0~5年、6~11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采取微量白蛋白检验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肾小球;微量白蛋白;诊断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glomerular diseases.Methods:The object selection during July 2012 to July 2013 of 64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s a group,select the 60 patients with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trace albumin inspection,analysis of its results,and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rate of inspection resul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Results:The team's urine trace albumin content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esearch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was 40.63%,the control test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Duration of 12 years or more urine trace albumin levels and posi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on of 0 ~ 5 years,6 to 11 years of pati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with the extension of course,the patient's urine trace albumin levels and positive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Taking trace albumin in the diagnosis of glomerular disease inspection has good clinical valu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Glomerular;Trace Albumin;Diagnostic Value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若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害,进而增加尿蛋白含量。因此,早期诊断肾小球疾病是至关重要的。而尿微量白蛋白作为一项肾脏损害的早期指标,可准确反映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现笔者就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微量白蛋白检验,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现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1];尿蛋白定性试验显示为阳性;入选患者均无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尿路感染等疾病。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35~78岁,平均(54.3±2.4)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55.6±2.5)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标本采集前,两组受试者均保持空腹状态,要求受试者清晨尿排空,饮200~300ml的水,待1h后收集8~10ml的尿液。以转速3000r/min离心10min后,将其保存于-20℃冰箱,待测。收集两组受试者的24h尿液标本,并置于清洁容器中,加入甲苯,保持甲苯和尿液比例为0.5:100,混合均匀后吸取2~3ml的混合液并置于试管中,将上层甲苯弃去,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并保存于-20℃冰箱待测。选择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在24h内完成检测。

1.3 评定标准

以0~20mg/L为微量白蛋白正常指标,即在机体正常代谢时,尿白蛋白含量小于20mg/L。微量白蛋白评定标准:尿中白蛋白含量控制在20~20020mg/L范围内[2]。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记录本组数据,应用SPSS18.0数据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提示P<0.05时,则表示在比较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微量白蛋白含量及检验结果阳性率比较

研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40.63%,高于对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脏是临床常见病,在发病早期,患者肾脏损害较轻微,未发生器质性病变,但会增加率肾小球滤孔孔径,且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选择性。尿微量白蛋白作为一项早期肾脏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通过对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微量白蛋白检测,检测微量白蛋白含量,可对肾小球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可阻止大部分白蛋白进入尿液,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后,肾小球基底膜变厚,肾小球系膜细胞逐渐增加,破坏了肾小球滤过膜保护屏障,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导致大量白蛋白渗入尿液,进而形成蛋白尿[3]。有研究表明,肾小球基底变厚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4]。

经本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55.27±5.43)mg/L,显著高于对对照组的(11.24±2.14)mg/L,且研究组的研究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40.63%,高于对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微量白蛋白含量较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病程≥12年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病程为0~5年、6~11年的患者,阳性率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程为6~11年的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高于病程为0~5年的患者,阳性率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随着病程的延长,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其阳性率会升高。综上所述,在肾小球疾病诊断中,微量白蛋白的检验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霞.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3(6):36-37.

[2]牛长链.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86-1787.

[3]李松杨,张维平,何晓红等.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升高的临床意义[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7):422-425.

[4]张衍胜,王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13-14.

[5]王晓燕,张辉.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8):846-849.

论文作者:朱运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论文_朱运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