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1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智能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智能化电网更加适合于现代能源生产、配置的要求。随着人均耗电量的增加,在我国电能配置上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智能电网能够帮助协调电能运输、增加电能运输安全。在智能电网的构架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构建过程中不能给人们的日常用电带来过大的影响。作为电力部门而言,也应当控制构建过程中的成本问题。节约电能的生产、输送、配置成本才能从源头上较低电能的成本价格,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在构建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
1.2节能
智能电网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将节能的观念贯彻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电网的运用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目前,我国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大约有2000亿千瓦时的电能被浪费。在智能电网的组建过程中应当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将节能放在第二位,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1.3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是指完善电网的功能,加强对不同路段电网的监控。智能电网的出现在于更好的帮助减少电路故障。智能电网的特色具体体现在能源配置的合理性、能源输送的安全性,能够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在长时间的电力输送过程中,难免出现线路老化、恶劣天气对电力输送系统带来破坏等情况,智能电网应当实现智能自检,对线路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服务性
智能电网不仅仅在电能运输上作用显著,在服务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例如,湖北电网通过微信公众号便利了居民用电查询,通过推送一些节约用电的文章促进人们节能意识的养成。智能电网加强了电网与普通百姓的联系,真正做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
2智能电网的建设
有助于提高智能电网工作质量。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到的重要技术项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包含了电气主接线、输电网运行分配电网运行分析等等,这也就不难看出智能电网建设融入了更多现代化成分,其智能化水平、建设水平等都会有所提升。网架建设更为合理。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势必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稳定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撑,网架建设作为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内容,也会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升,其自身质量会相应提升,坚固性也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建设的各个方面需求,这也就从最大程度上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后续运行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减少网架故障问题对智能电网的影响。有助于自动化的全面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故障问题通常较为难以处理,且具有较大的排查难度,若是出现问题,电网所辐射的供电范围就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对于社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智能电网建设,能够为自动化的全面应用创造条件,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能够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排除,也能够对电网的运行参数进行一个全面监控,若是出现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保证了电网运行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在传统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极低,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自然环境恢复生态造成影响。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与污染。除此之外,资源的合理化运用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发电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减少成本,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实现电价稳定,为社会生产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3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3.1电能质量技术优化。优化电能质量技术,必须是要在电能质量等级划分十分明确、评估方法与体系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充分保证质量技术能够得到完善与优化。在经过供用电接入端自身经济性能进行详细分析以后,利用用户经济性与技术等级两大评估体系,优化电能的质量。随着现如今国内法律法规建设更为全面、完全,而智能电网建设也在国家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自身质量也在不断提升。通过运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电能质量,并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是包括了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连续调谐滤波器关键技术等等,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充足保障。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当前电网运行的情况来看,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电环节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实际上仍然是用直流电来完成整个输电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管段作用元件构成的换流器,是可以满足电力输送的各方面需求的,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等等诸多特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电网运行的各方面压力。这一项技术,在海岛、边陲地区的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现如今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高压直流电技术方面将会更加完善,且在应用距离、容量等方面都会有所提升,而这一项技术在今后的应用范围也会更为广泛,最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有效性,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3.3交流柔性输电技术。交流柔性输电技术实际上,是对微电子、电子、电力等等多想技术的整合,是科技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也是现代科技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交流柔性输电技术的完善会对交流供电实现高效快捷的控制,电力系统更为稳定、完善,同时还将一些新能源、清洁性能源与电力系统进行了相互融合。通过运用这一技术,智能电网的参与可以被更为有效的监管与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甄别与发现,并做出预警与决策,减少供电可能会产生的电能消耗情况,保证电能运输效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4结语
可以说,智能电网的存在与出现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新福音。它对于改进传统的电力网络运营状况具有实际的推动性作用,对加强我国建设起节能、安全的高效性电力网络系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不过,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变化,智能网络虽好也需要不断的探索才能弥补自身存在的天然型缺陷,增强整体的实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去总结经验,充实自己对智能电网的建设经验,推动其朝完美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影东.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69.
[2]郭玉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102-103.
论文作者:徐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能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质量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