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有哪些论文_何元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有哪些论文_何元

富顺县赵化镇中心卫生院 643218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高脂血症已成为现今人群中较为多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且呈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其各类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升高,通常会导致血管发生变性损伤,形成脂质沉积,最后形成粥样斑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国内外的意见尚未统一。目前西医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降脂药物的应用,如他汀类药物,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普遍适用于各类家庭。但其有时只起到稳定胆固醇,脂蛋白的作用,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高脂血症,且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目前大部分专业人士提倡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对高脂血症病人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只有控制住高脂血症,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就是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传统中药方法。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疾病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模式。常规降脂西药如,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虽然作用机制不同,有的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的主要对甘油三酯起作用,但都可降低血中各类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同时具有抗血栓,抗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代谢等其他作用,此外,目前比较超前的药物是一类抗氧化药物[1],其作用原理在于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作用,是当前较为前沿的西药疗法。目前,大部分高脂血症的患者都在遵医嘱服用相关的降脂药物,瑞伐他汀就是现在常用药物的代表,但其所具有的不良反应是现在大部分医疗人员所担心的,大量服用会导致肝功能紊乱,所以患有肝病的患者目前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对于这类患者,往往会另辟蹊径,采用中医辨证的思想,中药治疗就应运而生。所谓中西疗法相结合,大部分还是因为这一问题的存在,中西结合相辅相成,理论上会有较好的效果[2]。

用传统中医的思想治疗高脂血症:其发病根源脾、肝、肾虚损,痰瘀为标,正虚为本。痰浊、脾虚、及血瘀是其发病的三个重要原因。用辨证法治疗应主要调理其功能;先攻其邪,后调理脏腑;或攻补兼施。中药降脂: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种类繁多。其功效作用机制也不一,如同西药一样,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作用功效可分为: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黄连、金银花,主要降低胆固醇的川穹,陈皮,半夏,灵芝,当归等,两者都降低者,有何首乌、桑寄生、大黄、黄精、山楂、决明子、银杏叶、绞股蓝、女贞子、枸杞子、三七、葛根、水蛭、月苋草等。另外山楂也具有降血脂的功效,能升高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脂质代谢紊乱。也有中医人士提出何首乌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氧化,护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药疗法还包括针灸及运动治疗,针灸可通过调整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相关酶的功能,促进相关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加速脂质代谢循环,达到降脂效果。中医针灸疗法的优势在于其易执行性及价格适中,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大量推广。临床常见的有针药结合法、毫针疗法、灸法、穴位注射法、耳穴贴压法、激光穴位、照射疗法、磁针疗法等。运动疗法顾名思义,就是进行各种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运动形式及频率尽可能做到个体化,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患者的各项指标制定运动计划,相关指标包括性别,血脂,BMI,肺活量,年龄。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化运动。运动疗法的优势在于其思想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已经各年龄段的人接受,其方法简单易执行,可作为常规治疗之外首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运动疗法会逐渐发展为高脂血症的主导治疗方法。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高脂血症发生率升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降脂的中西医治疗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各自存在自身的弊端[3],综上,单纯应用中医疗法,血脂降低程度较小,因而难以达到理想水平。目前,临床常用的西医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烟酸类、树脂类、亚油酸类等,多数西药虽然降脂较快,但都存在停药反跳,易反弹,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在降低血中脂蛋白的同时,可以引起腹胀、血糖的升高、腹泻、恶心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以增加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医药物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因此,运用中医辩证思维模式,标本兼治,同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通过现代医学的先进实验技术,从科学的角度上进一步验证药物对于高脂血症的疗效[4]。因此,对中药报以传承的观念,同时又不放下现在的科学手段,辩证中医思想与西方医学相结合,应用高脂血症这一常见的代谢疾病,将会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正兰,王笑梅,杜总礼,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 28(10):852-853.

[2]朱晓娜,李天浩.调脂柔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6, 17(20):88-89.

[3]钱卫东.治未病思想在高脂血症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1,32(11):1514-1515.

[4]刘绍屏.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探讨[J].山西中医,2011,27(11):1-2.

论文作者:何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有哪些论文_何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