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 537808)
摘要:语文教学的关键构成成分是小学语文阅读,语文阅读对阅读能力的增强特别关键,对中国语言文化熟悉程度的提升也十分关键。本文通过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标准、出现的问题与有效性提升方法,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改良教学内容,完善评估系统,对教学品质进行贴合实际地提升,持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作用,可以客观上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鼓舞,达到客观上开拓知识范围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认知实力,并且增强学生的写作实力。对于我国未来文学来说,可以从侧面促进未来文学的成长。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小学语文全面教学品质的成长就可以被客观地督促了。根据这个可以看出,有客观与未来价值存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方法的研究中。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三个关键标准存在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一是否实现预期的教学理想;二是在阅读学习时,学生是否持以积极、踊跃的态度参与到其中;三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是否乐于全身心进行教学;一并达到这三个部分的标准,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
相应的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三个关键问题。不可以实现预计教学目标是第一个问题:字词、句法等繁琐重要的学习任务让小学生感到小学语文阅读负担很重,在小学时期的学习中,学生容易感到劳累并且不集中注意力,导致降低了理想的教学质量。学生阅读兴趣不够是第二个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做不到积极配合老师,也做不到与同学积极沟通,下课后,学生也几乎不会积极地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并且不会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语文教师的热情逐渐减少是第三个问题:详细完成语文学习工作,指导学生的情感态度想法都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小学生加以管理,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处理,老师需要尽心尽力、全面的照顾学生。所以,教师会因为工作的繁琐而感到劳累,导致教学热情也会逐渐减少,这就降低了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
采用阅读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本身的知识增长,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对于其他地方的事物,可以让学生理解与形容准确;使学生的基础词汇能力增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当以年龄阶段、年级为依据,制定相应客观的教学目标。现实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制作对应阅读表的方法,来实现对应的教学目的,表的内容不一样,表中使用的词汇类型也不一样。应当缓慢有序的制定阅读目的,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比如教师在开展《所见》的教学时,应当先让学生对诗的内容进行认识,然后再去理解其中的情景,最后让他们背诵并进行联想,创作出一篇短文。这可以使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感情得到培育,使学生全面素质能力获得提高。
(二)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学校要以社会成长的现况为依据,参考小学生的特征与喜好,对各种类型的书籍进行挑选,并且提供充分的空间与时间给小学生,让他们可以主动的阅读,更进一步地使学生知识面的开拓获得保障,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持续的阅读过程中,实现学生处理事情可以更加理智的目标,并且认识事物可以从综合的角度进行考虑。与此同时,也会对应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实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学习知识变得轻松,最终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端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
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事例所产生的作用开展宣传,让教师和学校重点关注阅读教学,并挑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本校尝试开展,在获得对应的成果后,社会就会认同小学阅读教学拥有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有关的教育机构必须强势采取对应的手段,如开展阅读比赛活动,来促进小学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慢慢端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
(四)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教师以选择的阅读教学材料为依据,进行恰当的教学方法挑选,来获得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阅读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教学童话故事时,可以通过播放短片、表演话剧,使童话故事更加形象,让阅读可以生动起来,丰富的阅读趣味会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体会,让学生更加喜欢阅读。在此,教师必须把小学生的年龄作为基础,挑选恰当的书籍,真实客观的让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获得保障,达到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茁壮成长的目的。
(五)建立健全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采用评估的方式,指导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活动习惯是教学评价的目标。学生应当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主要对象,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搭建客观、恰当的评估系统。在有限的范围内,如“回答很棒”“十分实时的看法”的死板评价能够产生支持学生的效果,只不过评价比较片面,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指导学生。教师应该采用赞扬与批评彼此联系的评估方法,实时地对学生阅读过程中优秀的表现进行赞扬,对于学生在阅读经过中出现的问题,应当给予恰到好处的批评,并且根据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实现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培育的目标。语文阅读和其他学科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同,他们得到的答案也不同,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程度,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总结:
总而言之,增强小学生阅读实力、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把评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要求作为依据,使自身能力增强,全面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对学生关键地位持以尊重态度,指导学生进行健康茁壮的成长。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时,要主动实施自主、团结、探究型的措施,必须对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进行培育;保留小学生产生的独一无二阅读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将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知识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知识面。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为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友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82+130.
[2]沈小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184+242.
[3]张婷.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7(07):97.
[4]李丽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14):81-82.
作者简介:覃冠乐(1984.4—),女,汉族,广西兴业县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论文作者:覃冠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有效性论文; 语文论文; 目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