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程对学生素养和能力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有效的教学,教学倡导师生互动,课堂重视生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激发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有效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271-01
小学科学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科学基础和启蒙的一门课程。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推进的当下,小学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参与实验,经历探究、操作、思考、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科学情感,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一是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迁移到现实情境中,使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探究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二是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直观、丰富的材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知识。三是创设故事情境,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名人故事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怀,引发学生追踪科学家的科学思想。总之,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既能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遵循小学生特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创设情境时只要依据儿童心理和课程内容,创设合适、恰当的情境,就能为学生提供从事探究的活动场景,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
科学课与其它课程的区别之一就是要动手做科学,动手去实验,从而发现、理解、运用知识,所以科学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分量,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科学实验教学,组织学生科学开展实验,鼓励其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做中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还促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开展实验教学前,教师要吃透教材,明确实验步骤、原理,做好实验相关准备工作;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学生边操作边观察,做好相关记录,引导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在实验中发现现象,寻找规律。例如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学生猜测多个磁铁是不是磁力会更大?针对这个猜测,学生满怀兴趣地展开实验,仔细地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最后统计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此实验简单,不需教师做过多指导,而是把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规范操作,用心观察,发现问题,从而通过交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获取知识的喜悦。学生进行实验,能激发其主动操作,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潜能,它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为学生奠定了科学探究意识,因此关注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最为重要的。
三、关注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
孩子对一切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这是他的天性,探究式学习,符合孩子的天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激发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小学科学实践性很强,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探究实验操作过程中主动寻求真知,感受了经历探索后获取结论的成就感。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充分给学生提供探究空间,组织学生收集材料,参与制作,开展实验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交流观察结果,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四、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有效性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有思考,个体认知的形成正是在持有疑惑和问题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而逐步建立,进而发展为知识,形成一定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有效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获取相关知识。一是研究教材,设计有效的问题。教师需要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问题,促进其带着问题去学习、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索。二是巧妙设置小组合作问题,促进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在组织学生交流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层次性和主题性问题,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交流的思路,才能真正带动学生有效思考。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遵循课程标准,按照新理念进行科学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姜霞.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构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课堂[J].小学科学,2011,(9):76-79
[2]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 2017.
论文作者:张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小学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