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乐为教”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设想
韦子韵 徐 尔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 孔子宣扬“礼乐为教”思想,“礼”即用礼仪来规范人的外在会化程度,提升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国人的民族自尊与自信行为,“乐”即用雅乐来涵养人的内在品性。将“礼乐为教”思想融入当代基础教育,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时加深礼乐思想的社会化意识,使传统文化得到善待与珍惜。
关键词: 礼乐;教育
古时儒家宣扬礼乐教化,即以礼为教、以乐为教,孔子也曾提出“礼乐为教”的思想,其思想之广涵精深,渗透到古代人们行为处事的方方面面,绵延千年而不朽。现今,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有质量的教育”,旨在推动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若古今结合,将二者思想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并改革创新,未来的教育事业将会涌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本文将从“历史阐述”、“重要价值”、“基础教学现状”和“运用设想”四个方面对“礼乐为教”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设想作出相关阐述。
1 历史阐述
礼乐思想的出现可谓是我国文明的一大重要进步。西周时期,周公的一大治国良策“礼乐制度”问世,“制礼作乐”对中华文明有着极大的贡献。其实,我国是最早进入“人本主义”的国家,这个说法便是源自礼乐的诞生。“礼乐教化”的本质是顺应、尊重人的本性,何谓人的本性?即人自然流露的情感。另一方面,人性也存在弱点,若不加以引导、修正,社会将会动荡不安。这时,便需要统治者运用“礼乐”的手段来教化人性,使之达到中和,“和”便是人性至高的境界,更是万物生存之法、运转之道。这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P194。比方,在亲人的丧事上,要节哀顺变,不可以死伤生,但也不可以不悲伤,因此要着丧服,时刻提醒自己有热孝在身。可见,礼乐使人的情感合乎于礼、不偏不倚。因此,一个帝王懂得了礼乐治国,其国家必定长治久安,其百姓必定安居乐业。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hape of the contact region, the relative mo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the stator and rotor of the ultrasonic motor do not vary with time. If t=0, the equation of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stator and rotor is in the following
目前,在锅炉房和焦炉等项目中,一般都设计有砖烟囱。此类烟囱的高度往往不是很高,烟囱直径不是太大,总造价不是很高。如果施工方法过于复杂,会导致施工成本加大,增加企业的投入。本文以山西省孝义市某烟囱的施工为例,介绍一种简便、经济的施工方法。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P60礼修内,乐修外。如果说,“礼”是规范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事的,那么“乐”便是用来涵养人的德性、陶冶人的性情的。“乐”是指对人的身心有教化作用、对社会有益的雅乐,即“德音之为乐”。例如,古代《诗经》里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可以唱的。人们在听这些音乐时,情感会随之改变,好的音乐直达人的心田,心性随之得到滋养与提升。
孔子在理论上已将礼乐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可国家统治大权却掌握在君主手里,经过改朝换代,君主制强化,朝廷里的“礼”逐渐成了后来人们所认为的“三跪九叩”“主子奴才”等等。以至于后来的宋明理学和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大大曲解了孔子的思想,认为礼教是“吃人”、“杀人”的工具,这与孔子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孔子的“礼乐为教”思想已经异化了,趋向边缘化与形式化。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孔子的礼乐思想,社会上依然有很多礼乐崩坏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为礼乐正名,让孔子的“礼乐为教”思想在当今社会再一次发挥它的作用。
2 重要价值
其次,国民形象急待挽救。“礼乐为教”思想不仅仅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是针对广大的社会公民而言。国内,社会上存在着礼乐崩坏的现象,价值观扭曲,秩序紊乱;国外,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时,我们希望拿出的是千年“礼仪之邦”的不凡气度,而不是与外来文化的纷争。加深“礼乐为教”思想的社会化,提高公民素质,挽救国民形象,传播礼仪之风尚,是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前提之一。
首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其行为习惯,还是性情方面,都正处在自行养成或被培养的过程中,因此可塑性极强。由于引导不善,加上自我约束力不够,许多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上课迟到,课上不遵守纪律,同学间不懂谦让,在校不遵守校规,无视师道尊严等等。“礼乐为教”旨在规范学生的外在行为,同时又内外兼修,养成良好的品性,如此一来,在礼乐的熏陶下,不仅学生在当下、将来都受益颇多,而且一个班集体,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风气都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们讲究恢复古礼,却不是“全盘古化”,需要在古代优秀的礼乐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为的是与时俱进,能被当代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古时的礼学以繁难著称,像《周礼》、《仪礼》等经典,需要提炼出其精髓,删繁就简,对其内容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基本素材还需进一步的处理。对于初中生而言,智力水平已达到一定层次,便可对其讲述一些更深度的理论知识,例如,礼的学理、礼乐思想的意义、以及礼与乐的关系等等。最后将这些内容编订、集结成册,作为可以出版的书。总之,编订任何一类教材都是不易之事,加之礼乐课程没有现有的教材作为参考,所以这着实一场严峻的挑战,却意义非凡。
3 基础教学现状
教育教学不可与社会脱节,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能说明社会上对礼乐意识的淡漠。在有些地区相关部门会在当地开设一些礼仪课堂,有各种各样的国外礼仪,却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课程来讲解我们中华自己的礼仪。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出席人一律西装革履,却不知我们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传统仪式已趋向西化,我们再也拿不出一套我们自己的礼仪。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乐的遭人唾弃与落寞,也实在令人可悲。现代人越来越浮躁,做不到静下心来听一曲雅乐,家长也趋之若鹜的将孩子送去学习西洋乐器,接着花钱去考级。殊不知国乐历经岁月沉淀,才最能打动人心,滋润心田,怡情养性。一个民族缺失了本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就等同于缺失了这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之所在。
谈及当代基础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两大弊端便是“功利化”与“形式化”。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狠抓成绩、死抓分数”之风气却已在各所中小学悄然滋长。虽然有少部分学校意识到了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性,开设了有关礼乐教育的主题课程,却是治标不治本,依然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通过分数与考核的威胁,来迫使学生学习并消化这些课程。结果是,在学生原本已繁重的学业基础上又施加了压力,试想,在此情况下,学生如何做到儒家提倡的“内外兼修”呢?且不说严于律己、尊师重傅已成空谈,最令人寒心的是当代许多孩子不知“孝”,孩子只知道父母会一直疼爱自己,却不知,也没人教孩子如何去爱父母,将来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熊孩子”一词不是对孩子无知行为的宽容,而是对当前教育教学的谴责,时刻在提醒我们,孩子的品德素质更重要。
4 运用设想
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提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一门学问若不通过实践来巩固,都不可能掌握其要领,学习礼乐亦是如此。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宏观认识后,需要向学生开设一些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提高礼乐意识。
4.1 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这所职业学校里的学生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让学校的老师、家长、派出所的警察和街道的居民组长担心和犯愁。抽烟,喝酒,打架,小偷小摸,相互告密,早恋,给女老师或者男老师写情书,是这所学校学生们每天必交的“课外作业”。
最根本,也是许多现代人所缺失的——民族自尊与自信,这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核心力量。古人崇尚礼乐,打造礼仪之邦,为后代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份沉甸的馈赠,我们足以感到自豪,而不是视其可有可无,一个民族缺失了对本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又怎么能获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与信任?通过学习礼乐思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中华礼仪之美,中华品德之美,有更多的人能以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而感动骄傲、自豪。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课本,可见,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与基础。礼仪课堂落实的第一步便是教材的选择。古人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常以《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蒙类读物教导之,在今看来,这些文章字句简明,通俗易懂,涉猎广泛,又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只需稍加注释,就可以成为礼仪教材的一部分。当然,这些是最浅显、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在孩童时期便对孝、仁、礼、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4.2 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中华历经五千年的沧桑与荣耀,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礼”,我们要重视礼乐思想,更要善待并珍惜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更是易风尚之源泉,若想将礼乐思想传播于国民之间,需从启蒙时期入手,使“礼乐为教”的思想扎根于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目的,教育更加“有质量”。以下是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设想:
首先,“讨论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良策。在讲述过程中,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机会来谈谈自己对现有礼仪的认识,或者自己参加某些仪式后的亲身经历,将自己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其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等不可忽略。据悉,大多数学校只举办了入学仪式和成人仪式,并且过于形式化,无切实教育意义,未能给学生以启迪与深刻印象。正真的仪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明礼(理)之心,更要使学生明白自己在所处阶段的责任,可见,仪式重在“教化”,潜移默化中易人之性情,并授之以真理。另外,可以鼓励学生策划自己的成人礼、婚礼等,教学生如何品茶,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博物馆,举办有关礼乐文化的主题活动等等。这样的教学生动、不乏趣味,更形象,更易于学生对礼乐知识的掌握。
4.3 怡情养性,内外兼修
“礼乐为教”思想主张的是用“礼”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用“乐”来涵养人的性情。或许有人认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依旧天性烂漫,需任其性情的发展,不可干预,其实不然。这里的“怡情养性”不是教会孩子外在的成熟、稳重模样,而是让孩子在礼乐的熏陶下,心灵得到感化,体悟到真善美,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翩,散发着东方学子儒雅不凡的气质与风采,这就是所说的“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3]P462
(1)某商品项目代码为02100065897,请根据权数(3,1,3,1,3,1,3,1,3,1,3,1)计算它的校验码.
综观国内学术界十六大以来有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文献资料可知,专家学者们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展开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主要如下:
德音雅乐不仅旋律优美,更有陶冶心性、教化人心的意义。现如今不少家长让孩子去学习西洋乐,其实不妨让孩子去学一学博大精深的国乐,古典民乐也自有她动人心弦之处。类似《山居吟》、《二泉映月》、《关山月》、《潇湘水云》等经典古乐可以选择在校园内当做背景乐全天播放,相信将来孩子走出校园,心会更加平和、宁静。另外,因为古人的许多诗篇都是可以演唱的,比如《诗经》,全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无邪至善,所以,不妨将《诗经》的演唱形式融入礼乐课堂,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颐养孩子的性情。渐渐地,孩子长大或许能体悟,为何文人喜欢抚琴,为何诗人会焚香吟诗,为何一曲高山流水绵延不绝,为何国乐能正真走入人们的心田。这一切,都是因为“乐”有“润物细无声”之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鲁同群.礼记注评[M].凤凰出版社,2011
[2]彭林.礼乐人生[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3]丁鼎.礼记解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 J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3(C)-0044-02
基金项目: 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历史诠释与出场路径研究”、常熟理工学院“心怡”创新创意创业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韦子韵(1998-),女,江苏丹阳人,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标签:礼乐论文; 教育论文;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