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羽[1]2003年在《传统山地园林景观秩序探析》文中认为“园林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园冶.山林地》我国是多山国家,如何针对山地的特点与优势,建设良好的山地园林景观是一个重要课题。山地园林系统既有先天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也存在相应的生态保护等问题。传统山地园林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精华,其中很多哲学思想与具体处理手法对于今天的山地景观建设依然可以起到指导与启发的意义。传统山地园林在创造景观秩序的同时,尽量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性,这一点尤其应该为今天的山地景观建设所借鉴。山地园林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生态、艺术、技术、文化、社会与生活等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传统山地园林的景观组织秩序。论文阐述了传统山地景观元素的构成:山水、植物、建筑等,探讨了这些元素的空间组织秩序与视觉秩序,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轨迹。山地园林景观秩序的建立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本文尝试对中国丰富的传统山地园林作一个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山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具体的形态、空间及历史文化等层面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借鉴系统论、行为心理学、类型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观点与方法,运用现代景观、建筑、规划等理论,对传统山地园林进行剖析,从多学科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山地园林的生成、发展的内外部成因,并提出发挥山地地理优势与延续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可能途径。
杜曼[2]2008年在《山地景观空间设计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人们渴望在高压的工作之余能够有高质量的户外空间,一方面,易于开放建设的平地逐渐减少。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要拓展更多的空间。我国是多山国家,如何针对山地的特点与优势,建设良好的山地景观是一个重要课题。山地环境既有先天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也存在相应的生态保护等问题。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屡见不鲜。本文试图从空间角度对山地景观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同时确立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次,文章从历史角度、对山地空间的认识角度、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的角度对山地景观空间进行探析。在历史方面,分别理清中外山地园林的发展脉络,从中吸取精华;在对山地空间的认识方面,从物质构成要素与空间构成的角度对山地环境进行分析,着重对山体地形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在提出当前问题方面,归纳出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在对策方面,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同时,对与山地空间的塑造有关的一些相关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再次,以山西安泽荀子文化园的实例分析,验证所研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最后,总结全文,简要提出山地景观发展的趋势,更加明确山地景观在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月[3]2011年在《山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营造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城镇都位于丘陵与山地上。但是由于山地城市复杂的地形所带来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因素的矛盾,目前我国大多数山地城市的景观建设和发展尚不及平原城市那样在理论和实践上讨论的全面和深入,山地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更是残缺。这使山地城市景观建设难以因地制宜的适应千姿百态的山地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或“破坏性的建设”,使山地城市景观原有的鲜明个性、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因此,山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营造研究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山地城市虽然自然环境较好,但山地城市一般“城在山中”,可谓“上有山下有水”,地形起伏不平。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许多山地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山地城市人口的聚集,使现代山地城市中心区具有比平原城市更高的人口和用地压力。城市化的发展往往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生态、甚至社会问题,出现了城市发展用地不足、绿地空间狭小、环境资源紧张、城市景观建设滞后、城市环境恶化的问题。生活于现代物质文明中的山地城市居民,越来越渴望在高压的工作之余能够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户外活动空间。所以在山地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地就成为人们特殊的情感场所和户外开放空间。因此,急需正确的园林景观营造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来解决城市—生态—人叁者之间的矛盾,为山地城市园林景观营造提供具有可操作意义的理论指导。本论文研究是通过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以及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理念和手法,基于山地城市其独特的地形特征与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山地城市园林景观营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博山山城的园林景观营造实例研究,希望探索出适合于景观营造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山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营造,以期对改善山地城市的景观环境,建构具有山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然[4]2016年在《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山水城市理论,以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和景观理法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盆地为研究范围,选择成都、都江堰、乐山、宜宾、泸州、自贡、重庆、阆中八个具有地域和文化双重代表性的典型山水城市为研究实例,旨在通过对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环境基础的梳理,探索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的形成及特征,总结山水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空间、意境结构,并基于此要素和结构深入研究山水城市景观的具体营造理法,同时探讨其与山水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论文通过对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观念文化环境叁方面的论述,梳理了山水城市营造的环境基础,进而从原始崇拜、古代科技、哲学思想、礼乐制度、宗教信仰、风水理论、文化艺术及地域民俗八个方面,分析了四川盆地山水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以及四个具体的特征体现。论文进一步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历史文献的结合考证,从城市山水格局、风景名胜、园林与标志性景观建筑、城市“八景”四个方面对四川盆地八个典型山水城市的景观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研究,进而提出了山水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山水要素”、“城市要素”与“景观要素”)以及景观的空间与意境结构。基于此要素和结构,论文深入分析总结了四川盆地山水城市景观的具体营造理法。其中“山水要素”理法为城市山水格局的营造,包括“察山水之势”、“定山水之序”、“立山水之局”、“塑山水之境”四个方面;“城市要素”理法为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包括“边界”、“轴线”、“骨架”、“群域”、“基底”、“城市意境”六个方面;“景观要素”理法为城市景观单元的营造,包括“标志性景观建筑”、“园林”、“风景名胜”、“景观意境”四个方面。论文以抽象归纳类型、总结提炼特征、追溯文化根源、分析构建理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典型山水城市景观的具体实例,分析论证了四川盆地山水城市景观营造与山水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以及具体的理法体现,进而得出“信仰凝聚”、“自然和谐”、“人文内蕴”、“景境交融”的四个理法特征。本文的研究首次构建了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山水城市景观理法的理论研究框架,探讨了将多元文化与景观相关联的研究方法,弥补了四川盆地城市景观的相关理论空白,完善了山水城市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创新了山水城市景观的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黄琳惠[5]2010年在《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2/3的国士面积都是此起彼伏的山陵,如此丰富的山地景观,不仅是造园苦心追求的自然景象,更是造园最好的基址。山地园林以天然山地景观为主体,结合人工布局,创造出朴野灵动、野趣天成的园林景观。真山真水不同于写意山水,会带给人迥然不同的心理体验。植物景观文化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园林不仅包含了一般形态的植物景观文化,还包含了基于山地这一形态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展现出别俱一格的山地园林植物景观特色。中国园林植物景观文化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渐显示出由盛及衰之势,引导并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当今园林设计者的重要责任。发展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上,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文以分析、归纳、调查、对比、总结为线索,在初步建立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重庆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内容,分析现代山地园林在植物景观文化传承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希望能对今后山地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建设有所借鉴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园林植物景观文化生发的土壤,它对山地文化、植物文化以及植物造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山地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主要表现为山水文化)和植物景观文化两个方面。2、对历朝历代山地文化及植物景观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出它们的发展规律。将山地文化与植物景观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山地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体系,为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的表达做好理论基础。3、山地园林植物景观呈现出的某些独特面貌,是人工山水园没有或难以模拟的,所以说山地园林植物景观的独特性正是使其文化表现出独特性的主要原因。品题是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文章按其功能的不同分别进行了阐述。4、对重庆山地文化与植物景观文化进行梳理并总结,并对重庆典型的叁类山地园林(寺观园林、纪念性园林、现代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查,着重记录它们的植物景观风格、山地特性在植物景观中的表现、主要的文化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等方面。5、重庆山地园林在进行文化表达之时,较少利用山地这一特殊地形,导致其在文化上与人工山水园相差不大,山地优势荡然无存,这也是重庆山地园林在植物景观文化传承上最大的缺点。文章通过分析、总结,提出建议,希望对以后山地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设计有所帮助。
邓玉涛[6]2012年在《延安市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已逐渐用于社会调查来评估公众意见。城市山地公园作为城市绿色景观窗口与城市绿肺,也可以改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如何针对我国山地的特点与优势,建设良好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是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山地公园既有先天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也存在相应的生态保护等问题。因此建设城市山地公园,研究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市山地公园包含生态、艺术、技术、文化、社会与生活等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本文重点探讨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秩序组织。论文通过研究城市山地公园的背景、范围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梳理了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资源及其特征和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空间特征。总结了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中以轴线控制、立体等级、竖向层次和韵律变化为特征的空间秩序和以发展轨迹、文化沉淀为特征的时间秩序。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特征以及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的自然秩序和人工秩序的组织方法。并以延安市为例,选择风凰山为设计对象,通过运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组织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期为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具体的方法、形态及空间等层面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最后,总结全文,简要提出城市山地公园发展的趋势和必要,更加明确城市山地公园在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曹珂[7]2016年在《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山地城镇所处环境区别于平原地区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所处山地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脉独特。具体来说,复杂的地形造就了地貌高程差距、自然山脉与河流水体分布等情况,还进一步影响到山地城镇的地质、气候、生物以及水环境特征,使山地城镇的生态环境较平原城镇而言更加脆弱。此外,在独特地形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山地城镇的历史文脉也呈现出与平原城镇截然不同的特征。“适应性”理念作为一种自然界生物为求生存发展,顺应环境自发变化的基本生物现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生物学界。20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学领域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城市、人工环境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观念引入对城市形态与人工环境的分析中,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适应性理念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从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山地城市设计在过程分析、策略选择、方法制定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文章从适应性的典型模式入手,对既有山地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全新的归纳、总结,试图为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持续发展打开新的视野。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适应性思维的叁种典型模式,即从动适应、协动适应和能动适应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在该方法指导下,文章进一步通过对山地城市地域性影响因素以及山地城市设计要素的梳理,从与“地形”、“环境”、“文脉”叁个方面的适应出发,将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归纳为“顺、用、改,防、调、解,保、承、扬”九种具体操作方法,使地域适应性理论能够应用到山地城市设计中,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传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思想”是对东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总结;第叁章“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现状问题剖析”是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与设计现状问题的反思;第四章“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五、六、七章节“契合地形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兼顾环境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与“传承文脉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则是针对山地城镇所处地形、环境和空间文脉方面提出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最后,第八章“结语”则是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的地方,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方向。
薄薇娜[8]2014年在《基于传统造园艺术的城市山地公园设计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很多山脉贯穿于城市当中。山体是城市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山体植被对于城市环境、气候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山体的开发建设也缓解了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绿地面积狭小、环境资源紧张问题。但是山地地形复杂,如果没有因势就势、保留原有自然景观,很容易严重损害山体及生态环境,使得原本的山地景观特色遭到破坏。目前一些城市山地景观建设存在脱离自然、大面积修改原生地貌、自然景观硬质化等问题,许多城市山地公园建设实践并不深入和成熟。如何使山地公园景观融入城市环境、满足居民需求,又不失去原有的自然风貌,需要系统的并且有针对性的规划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古典园林集自然山水、建筑、诗歌、绘画等为一体,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古典艺术精华之所在。许多造园实践者积累了极其珍贵的经验,留下许多经典的园子,并写下诸多理论着作,对后世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它以自然山水作为骨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诗情画意的空间。其造园实践开发了中国的自然山水,拓展了自然山水的文化领域,并把自然山水融进古代的城市,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现代城市山地公园的设计,传统造园的理论方法仍十分适用。本文首先对城市山地公园的概念进行研习和界定,并对原有山地公园的概念进行拓展。通过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过程以及园林形态、布局、设计理念的演变分析传统园林与山地园林的内在联系,得出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模山范水的过程。将城市山地公园与传统山水园在选址、理念、功能、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区分,明确两者的本质区别。我国传统造园方法在漫长的发展和实践中已形成成熟系统的理论。根据前人的造园着作并对现存的古典园林进行实地考察,提炼出传统造园艺术特点和其适用于山地公园的设计原则方法。在分析山地自然环境特征和现有城市山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传统造园理论,从总体布局、地形、水体、道路、建筑、植物、文脉传承七个方面着手,探索出适合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营造手法。结合抚宁县紫金山公园景观设计实践研究,用实例具体说明并检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希望对以后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文化。
梁毅[9]2015年在《山西山地佛寺园林的景观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佛寺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山地佛寺园林更是运用中国传统造景手法将宗教文化的内涵在真山真水的环境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山西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地佛寺园林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同时由于山西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致使山西的山地佛寺园林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本文以山西山地佛寺园林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结合宗教学、景观学、建筑学、规划学等多种学科,对其形成、分布、选址、建筑特征、植物植载、空间塑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其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此作为对前人研究的一个深化补充。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研究的初衷、背景、意义、目的以及方法等内容;第二章对佛寺园林及山地佛寺园林做了相关论述,在分析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佛寺园林景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山地佛寺园林形成的原因,总结了山地佛寺园林的景观总体特点,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对山西山地佛寺园林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两方面分析了山西山地佛寺园林的影响因素,并对佛寺园林的形成、发展以及分布进行了概述;第四章从构建佛寺园林景观的各序列要素出发,对山西山地佛寺园林的选址、建筑特色、植物栽植、道路铺地、空间塑造等各方面进行梳理,并将山西山地佛寺园林同江浙、川渝两地的山地佛寺园林作横向的对比,从而更形象的展现出山西山地佛寺园林的特点;第五章针对山西山地佛寺园林提出对其保护与利用的策略方法,为历史园林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第六章结语与思考,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表述出论文研究的意义以及对佛寺园林景观研究的展望。
李雪娇[10]2016年在《重庆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公园中的灰空间作为公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主体空间环境的过渡空间带,在起到丰富园内空间多样性,延续公园景观秩序等功能的同时,还是游人使用频率较高、乐于逗留的场所,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作为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市公园分布广泛,它们大多依山而建,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环境景观风貌,公园的建设面临限制和挑战的同时,也为营造特色的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灰空间的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在山地城市公园的建设中,人们未能对灰空间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成为被忽略的设计对象,公园内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灰空间,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优秀案例,但总体来看仍呈现出空间形式单一,空间环境质量不甚理想的状态,在公园游人的游憩使用方面也未曾充分考虑,造成了空间的浪费,空间使用率较低,甚至个别灰空间还成为无人问津的死角,严重影响了山地城市公园整体的空间景观环境。因此,如何设计营建和改善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加强其与园内各主体空间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满足公园使用者的游憩需求,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灰空间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研究,明确了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学领域、环境心理学领域、环境行为学领域以及山地城市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总结了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的七种空间特性分别是适应性、立体性、中介性、模糊性、依附性、边缘性和亲和性;归纳出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的空间类型以及与人的游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出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和人性化原则。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实地调研。笔者对多方因素加以考量,以地形起伏较大、具有明显的山地特征,公园使用频率和游憩者参与度较高为基本条件,并加以对公园地理位置、建设年代、规模以及公园环境和公众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后选定重庆主城区范围内的六个典型山地城市公园:北碚公园、石门公园、鸿恩寺公园、鹅岭公园、枇杷山公园和龙头寺公园中的灰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客观分析各个公园中不同灰空间的空间功能、限定方式、景观特征以及在灰空间内发生的各类游憩行为,并基于上文提出的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从整体性、功能性、特色性以及人性化四个层面,对园内灰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设计的整体性策略、功能性策略、特色性策略、人性化策略以及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的规划营建或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让公园设计者能因地制宜地营造出更多满足游人游憩需求且具有山地特色的灰空间。
参考文献:
[1]. 传统山地园林景观秩序探析[D]. 白小羽. 重庆大学. 2003
[2]. 山地景观空间设计探析[D]. 杜曼.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3]. 山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营造方法研究[D]. 刘月. 山东农业大学. 2011
[4]. 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D]. 吴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5]. 山地园林植物景观文化探析[D]. 黄琳惠. 西南大学. 2010
[6]. 延安市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秩序研究[D]. 邓玉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7]. 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D]. 曹珂. 重庆大学. 2016
[8]. 基于传统造园艺术的城市山地公园设计探究[D]. 薄薇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14
[9]. 山西山地佛寺园林的景观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初探[D]. 梁毅. 太原理工大学. 2015
[10]. 重庆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李雪娇. 西南大学. 2016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中国地形论文; 山水文化论文; 山地建筑论文; 山水环境论文; 景观植物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