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动性论文,主体论文,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我国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极大地调动了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涣发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推动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这一现实,给哲学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体能动性会受到压抑和限制,不能充分地表现和实现?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和新体制的建立,却能使主体能动性得以发挥和发展?经济体制与主体能动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经济体制为什么能成为主体能力性的制约因素?它又是如何制约着主体能动性的?等等。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2、经济体制,按已被公认的定义,是指某一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制度和形式[①]。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任何经济体制,都是主体经济活动的产物,是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不仅经济体制的产生,而且它的发展、完善和变更,也离不开主体的活动,都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的推动或选择而实现的。那么,它何以成为主体能动性的制约因素呢?它又是如何制约着主体能动性的呢?深入地分析经济体制,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
从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看,任何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都有其构成的要素。在诸多的要素中,主体要素是其首要的要素。离开了一定的主体,经济体制的其他要素将不能发挥作用,经济体制将无法运转。因此某一经济体制的主体的确认,即解决谁是主体的问题,至关重要。经济体制规定了其主体的条件,人只有在符合这些前提条件时,才能成为某一经济体制的主体。一定的经济体制对其主体,赋予了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使之能够进行决策、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这就规定了主体的活动范围、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影响着主体能力的实现和发展。经济体制还对其主体有一定的要求,以使其能够行使和承担那些权利和责任。这些要求就规定了主体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一定的经济体制都有一定原则和规则。在这些原则和规则和基础上,才能有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体制才能有序运行。这些经济原则和规则,也确定了主体的经济联系方式和准则,规范着主体的经济行为方式。违反这些原则,主体间正常的经济关系不能形成,主体经济行为会偏离体制的要求,这些都关系到主体的利益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利益是主体经济活动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动机,它能否满足,则意味着主体能动活动有没有内在动力。着眼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主体就会在这些经济原则和规则所规定的范围内发挥其能动性。
任何经济体制都内含着一定的经济机制。经济机制是一定经济体制的中心内容。经济机制体现了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它们的内在活动方式和内在调节方式,也是促使经济运转的具体形式。经济机制的基础是经济规律;经济机制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经济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对经济机制内在矛盾的调节制导和促使经济保持正常运转,都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主体在经济领域的活动,必须以了解某一经济体制的经济机制以及经济规律为前提,否则,主体能动性不能有效地发挥和发展。当然经济规律也是要通过经济活动主体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这是一切社会规律的共同特点。而自觉活动必须以认识、掌握经济规律为条件,这也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因为,“在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②]由此可见,一定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指向,决定了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性质、效果及其发展。
经济体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运行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状况,如它在运行中是否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也影响着主体能动性的实现和发展。对于主体来说,只有在运行中具有不确定性,具有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和相对有更多开放性的经济体制,才能激发其能动性,并推动其能动性的发展。
任何经济体制都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后果。这种结果关系到每一个经济活主体。经济主体如何享用这些成果及享用的数量,都必然对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主体在一定经济体制下活动而形成的思维方式、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影响和制约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通过经济体制对主体状况的规定、它的原则和规则、机制和规律、运行方式和运行状态、运行结果等体现出来。经济体制对主体能动性的制约,是主体能动性的社会制约性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它最终体现的是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对主体能动性的制约。因为一定的经济体制一经建立,就成为主体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条件;它还是人们经济联系的方式,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而它的结构和机制,则体现了经济规律。了解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将深化我们对主体能动性的社会制约性的认识和理解。
3、以上关于主体能动性体制制约的一般分析,只有联系我国经济体制的实际,才能更好地理解。
我国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这二十年时间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以高度的集中统一为突出特征。它是由国家统一制订计划,通过计划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和把社会资源直接分配、调拨到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集中制订的无所不包的计划决定经济活动的一切环节和过程。这一计划被层层分解、逐级下达,整个经济机制是计划驱动和行政服从、国家以行政手段对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整个经济围绕着指令、计划、配额而运行,排斥市场、没有竞争和经济因素的自发性变动,因而整个经济运行是平稳的、简单的和封闭的。在这种体制中,企业和各种生产部门等经济实体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经济利益,而是各级行政部门的附属物。由于经济的决策、生产、经营、管理和分配等都集中在中央和各级行政机构,企业和生产单位没有从事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其利益实现,也是纳入计划,由国家分配,平均享用。经济活动主体没有独立利益,没有权利,也没有多少责任的状况,使它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确认和尊重。体制要求它们的仅仅是服从和忠实履行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服从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所以它们活动既无内在动力,也没有外在的竞争、风险的压力。在这种体制下,他们形成了“官本位”、“权本位”、依附、保守、平均主义等观念和坐、等、靠、要的行为方式。这种经济体制极大地束缚和阻碍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对于这种体制,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③]他一针见血地扎中了这种计划体制的要害。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从落实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权入手,逐步深入,向从根本上改变束缚主体能动性、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发展。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破除了旧的经济体制,就产生了建立新的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体制转换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截然不同的、以市场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机制是市场机制。它是通过市场上各种要素,如供求、价格、竞争、风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突出。它是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之间交换的总和,也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作为一切经济活动互相联系的纽带,决定着生产到消费的一切经济环节和整个经济过程。由于这一体制围绕着市场运行,故其运行状态必然具有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市场经济是在各个市场主体的市场活动中运行的,这就要求把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推向市场,这就给了他们广阔的活动天地,给他们发挥主体能动性提供了条件。经济活动主体要进行市场活动,必须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活动的效果、效率将直接影响其利益,这就使他们有了追逐、争取、实现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经济活动主体在市场活动中,必须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而且达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追求利益与风险的统一,他们才能进行自主活动。市场的竞争性、复杂性给了他们巨大的外在压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活动主体为了了解市场、占领市场、取得市场活动的主动权,必须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这样必然极大地激发其主体能动性;而为适应市场的不断的变动性、复杂性、开放性,主体必然要努力去发展其能动性,在这样的体制中活动,主体必然形成的是竞争、创新、进取,自主、平等、责任等观念和干、闯、冒、创的行为方式。
通过以上两种经济体制对主体能动性影响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
经济体制对主体能动性的制约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即阻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发展或促进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发展。但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体制制约性,除了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上,也可以在同一个经济体制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某一种性质的体制制约性并不是某一经济体制所固有的。例如,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在它一建立时,就对主体能动性有阻碍作用的。在我国建国初期,刚刚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主体能动性也有促进的作用。所以我国才能依靠这一经济体制,迅速地集中和动员了大量资源,恢复了经济,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能促进主体能动性,首先是因为它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它的产生从当时的历史的经济的等方面因素看,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其次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一起产生的,它的作用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的。再次,它的建立,解决了解放前我国社会旧制度下的旧体制的严重无序、无效、个人利益根本无保证等问题,显示了它的活力和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发展目标逐渐多样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时它也不符合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展极不均衡的实际。在以上事实对主体能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它日益显露出其弊端,最后成为束缚、阻碍、限制主体能动性的经济体制。这说明,经济体制对主体能动性制约的性质是会随着情况、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同时,经济体制不是社会中孤立的因素,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中的,社会制度对它的作用将会产生影响。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明显暴露,它已经完全不能调动、激发和促进主体能动性的时候,我国依靠制度的力量、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行政命令等来弥补。又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从未有过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样的对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经济体制对主体能动性制约的限度。
4、关于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的认识,对我国当前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的存在,它从主体能动性这样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是社会经济运动的主体,一定的经济体制是通过主体的活动形成、建立起来的。如果它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主体的能动性,反而成为经济发展和主体能动活动的障碍,它就必然会成为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对象。这正是主体能动性特性的表现。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他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④]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打破体制对主体能动性的束缚,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条件。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主体的能动性,这也正是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这说明经济体制对于主体能动性来说,它既可以成为促进主体能动性的体制条件和保证,又可以成为阻碍主体能动性的体制障碍。这样,就使我们面临着经济体制的选择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每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客观趋向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它们的态度,他应当作出选择。人的存在的具体历史制约性并不排除他自由的有明确目的的选择。”[⑤]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也正是选择的结果。而主体能动性就成为决定这一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一个尺度和标准。
一个经济体制在它运行的过程中,对主体能动性制约的性质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揭示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一个能促进主体能动性的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怎样才能保持它对主体能动性制约的这种性质?如何防止它对主体能动性从促进到阻碍的蜕变?当它出现这种倾向时,要不要调整它?又如何调整它?造成它对主体能动性从促进到阻碍蜕变的原因、因素是什么?它发生蜕变的机制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应该在对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入研究中,在对不同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中找到答案。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一个经济体制促进、激发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时候,还会面临一个如何使主体能动性正确而积极的发挥的问题。因为不论是在过去或现在,我们都可以看到主体能动性错误而消极发挥的情况。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出现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说法和做法。在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随心所欲、自由放任的某些做法;某些个人、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时候,不顾全局利益和整体利益;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即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追求眼前利益;等等,这些都是主体能动性的错误、消极的发挥。这说明,任何经济体制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在促进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时候,它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会使在该体制中活动的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带有体制的特点。这是主体能动性的体制制约的又一表现。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它的自发性、盲目性、短期性和过份注重微观利益的局限性在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中已显现出来。如何使经济体制在促进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同时保证它的正确、积极的发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对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初步想法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建立一个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价值体系,以规范和引导主体能动性的正确、有效、积极的发挥。
适应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需要,经济体制转换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提出和实现经济体制的转换,这是当代中国人的首创。而对经济体制的研究,正是当前实践的要求。为此,本人愿以此抛砖引玉。
注释:
①杜吉泽、曹维源:《经济哲学论纲》;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81页;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9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