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彭海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口腔科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采取短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研究组采取短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1.11%)显著高于参照组33例(73.3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例(2.22%)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5.5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采取短种植体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关键词】短种植体;后牙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治疗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愈加完善和成熟,牙种植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普遍,但是对于特殊部位存在牙齿缺损症状的患者而言,如:上、下颌后雅趣位置骨高度不足等,由于其受到下牙槽神经以及上颌窦窦腔位置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采取常规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治疗存在一定难度[1-2]。因此,临床上需要采取短种植体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修复治疗的要求,进而达到十分理想的修复效果[3]。本组研究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5例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采取短种植体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效果确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并且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开展研究,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35.57±2.88)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3.8±1.7)年;参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35.82±3.12)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4.8±2.2)年。各组患者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等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取短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首先,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和局部麻醉后,于患者牙槽嵴顶作一切口,同时进行翻瓣处理,准确定位患者需要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部位,随后进行备孔,并且根据患者后牙骨区的实际高度选择适当的种植体,最后将其种植到指定位置,严格按照种植修复治疗的相关流程开展手术。对于存在上颌后牙骨质疏松症状的患者而言,可以进行挤压式的方法开展种植修复治疗。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叮嘱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鼻吸气的方式,同时,全面检测患者窦底黏膜的完整性,选择适当的种植体后进行植入修复治疗,缝合切口,手术完毕。在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长谷我见擦汗,必要时利用CT技术全面探查患者的种植修复情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后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如:日常生活中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干净,并且适当使用抗感染或者抗生素等药物,进而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参照组采取常规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牙体骨高度不足的位置已经恢复正常高度,患者的咬合以及咀嚼功能并未受到任何影响;②好转。患者经过治疗后,牙体骨高度不足位置的高度得到一定改善,患者的咬合以及咀嚼功能并未受到任何影响;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牙体骨高度不足位置的高度仍然存在异常,患者的咬合以及咀嚼功能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治疗有效率=100%-治疗无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涉及的指标,包括: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均需要采取SPSS21.0软件包开展处理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并采用卡方值核算,两组研究的数据均经过计算后P<0.05为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对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1.11%)显著高于参照组33例(73.3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对[n(%)]

2.2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对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例(2.22%)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5.56%),卡方值=4.939,P值=0.02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伴随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短种植体技术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短种植体种植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避免挤压器以及窦底等侵入性操作的损伤[4]。同时,还能够减少窦底黏膜穿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进行短种植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提升和挤压上颌窦,并且将种植体放置适当位置,进而达到十分理想的修复效果[5]。

经过本次实验的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1.11%)显著高于参照组33例(73.3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例(2.22%)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5.5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利用短种植体技术,具有以下优势:①患者仅需接受一次手术治疗,便能够达到痊愈的治疗效果;②利用内八角盒模式,提高患者修复治疗后的稳定性;③对于各种类型的骨质患者均可适用[6]。因此可见,通过对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采取短种植体技术进行修复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短种植体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平. 短种植体修复上颌后牙区失牙后骨量不足时的临床疗效[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21):8-9.

[2]邹长萍,何家才. 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修复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2):1295-1299.

[3]范丹丹,郭磊,王远勤. 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93-95.

[4]任帅,宋应亮,魏洪波,等.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用于上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5mm时种植修复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4):224-227.

[5]李国堂. 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6,21(1):20-22.

[6]常爱增,孙斌,李志韧. 短种植体应用于上颌窦内提升植骨与否的短期临床评估[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1):1-6.

论文作者:彭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彭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