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关键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将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给青年,使其理解、认同、接受,进而付诸实践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一种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综合现实需求、使人们尊崇并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然而,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人自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倡导的理想状态与现实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并共同维护和遵守。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引导青年正确认知、正确践行。本文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的理想图景和社会蓝图与社会现实和青年期望之间的关系,试图探寻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途径。 一、社会蓝图与现实感知的落差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既会因青年受众的接受心理机制而受到影响,也会因青年受众的接受社会机制而受到影响。接受心理机制主要是指主体在接受活动中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当下的心理状态对接受所起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接受社会机制是指接受主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开展接受活动,会受到社会关系其他主体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念、他人评价和社会评价、社会角色意识等[1]。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社会蓝图与现实图景相对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构建的社会愿景与青年的现实感知之间的契合程度,将对青年受众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决定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接受程度、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和实践行为。 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现实与美好愿景的差距,诸如长远目标与当下诉求不吻合、现实社会问题对理想蓝图的冲击等。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长远目标与当下诉求不吻合 我们党为未来中国构建的社会蓝图和设定的长远目标,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历史地落在了当代青年的肩上。当代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国梦的内涵,为实现这个国家、民族和自己相一致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将贯穿当代青年成长发展全过程,为当代青年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条件。当代青年,既是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的参与者,也是分享者。中国梦给了当代青年梦想成真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为广大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舞台[2]。中国梦构建的社会理想和长远目标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正确指向。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当代青年既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更关注自身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功。他们在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更期望这种社会理想和价值直接作用于自身发展。 当代青年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腐败现象和不公正现象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青年希望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保障,希望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希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法治理念真正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实现社会的公正、政府的清廉和政治的清明。 当代青年感受到社会进步,但更渴望机会平等和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整体进步并不能掩饰局部不足,局部不足则让身处其中的青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心理,难以体会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普照阳光。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的结论是,国家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3]。青年面临着教育、就业、住房、成家等各方面的压力。“两个一百年”的理想图景本来就蕴含着在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给予青年通过自身努力和公平竞争来获得较充裕的发展空间的承诺;但现实却让这种承诺难以全部兑现,他们的现实困难和当下诉求与理想图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对最关心的教育、就业中机会平等的渴望异常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政策和社会支持来缓解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如何帮助青年解决这些思想上的困惑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问题对社会蓝图的冲击 社会理想和社会蓝图,对社会成员、政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构建了宏伟的社会蓝图: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质上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政治方面,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多样,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早日建成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在文化方面,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建成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分配、住房、教育等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在生态方面,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给人们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活环境。 实现这种社会蓝图,需要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极大超越。当前我国还存在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实现社会理想蓝图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但它必然又会对社会蓝图的实现带来困扰和制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民生问题的欠账、腐败的滋生、青年自身面临的社会境遇等都客观地存在着。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但一些别有用心者把它归咎于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所选择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被贴上负面标签,对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消极影响。部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较大落差,来自于现实社会问题对我们党构建的社会蓝图的冲击与侵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负面标签导致青年思想上的困惑。当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无用论”等消极论调,严重影响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一部分青年以消极心态对待马克思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发展成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过去”的、“陈旧”的东西,只有在“闹革命”的地方“受欢迎”,在搞建设的地方则“不需要”和“不适用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以美籍日裔学者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者,大肆鼓吹“共产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失败论”①。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某些失误和挫折为借口,公然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指导当代的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已经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主张“抛弃”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一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和无用了。二是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现代的实际问题,因而是失败的。一些青年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就业、住房等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没用。三是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舶来文化,不能用一种外来文化当做中国的指导思想,否则会导致“水土不服”或“基因排斥”。这种观点的本质是以地域的不同为理由,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践的指导意义。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无用论”的人,其实质是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4]。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标签,使部分青年思想上产生极大困惑,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得到宣泄,形成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评价,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机制。 第二,腐败问题导致青少年对传播者传播权力的否认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反腐是世界性的难题,但我们党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腐的脚步。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不断扩散的恶性毒瘤,严重地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与声誉,危及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因此,党风廉政建设是影响当代青年与马克思主义聚散离合的极其重要的政治因素。党风廉政建设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必然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腐败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传播权威,造成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真实动机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的怀疑。因此,有效遏制腐败现象,一定能让青年从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上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第三,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的缺乏导致青年发展空间的收窄与对社会蓝图的困惑。当代青年确实享受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遭遇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阻碍。这些阻碍主要来自社会转型中负面因素的积累与放大,主要表现为特权对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的破坏。在个人能力之外,特权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注定了奋斗起点的差距;日趋严重的两极分化,形成了财富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社会分层及其固化的问题,影响着社会流动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影响着基于个人能力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中上层青年发展空间日益侵占中下层和弱势青年群体的发展空间,影响着社会创造和社会活力的迸发。中国梦构建的社会蓝图必须有切实的实现路径。只有给广大青年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社会蓝图与个人愿景紧密结合的发展路径,才能促进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相互促进。 (三)在传播中坚持对青年的说服 针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必须坚持积极的说服策略。解决马克思主义设定的长远目标与青年的当下诉求不吻合、现实社会问题对理想社会蓝图的冲击等主要困难,可以采取的说服策略既要注重正面宣传,又要注重以事实说理,还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来促进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支持。 第一,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36年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空前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此的接近。我们要用这样的事实教育青年、激励青年,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力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历经两年的“狂风暴雨”,有超过18万名党员干部被处分,55名“老虎”落马,这些重大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包括广大青年对党执政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可谓切中了腐败这一毒瘤的要害,也点出了中央反腐的法治化方向和路径。习近平还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中国青年报》中青舆情监测室推出的“中青月度舆情指数”报告中提到,“四中全会临近,法治渐成舆论最强音”,由此可见社会对法治建设的关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党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全会还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这不仅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反腐制度化、法治化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三大公平”是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根本方法,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更好地传播的有效路径。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中,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民主法治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倡导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只有党、政府和全社会都高度重视并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才能让包括青年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有自我发展的平等权利。 第四,加强保障民生,回应青年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和重要内容。满足青年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期望,回应青年的需求,解决好教育、就业等青年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才能得到广大青年的衷心拥护。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关注青年切身利益、解决青年现实问题、推动青年健康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价值的最好注解,更是使青年相信、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种最好的说服行为。 二、无差别的受众假设与多元化的青年群体 受众是指“以视听阅读的方式接受大众传播信息、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个人或群体”[5]。受众分析和受众适应是探讨传播活动的理论基础,必然涉及受众假设。受众假设决定了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策略、传播反馈等一系列传播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社会活动来说,所有青年都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活动来看,我们往往既缺乏对受众的理论假设,又缺乏对受众的深入研究。从其实际操作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对青年受众的理论假设采取的是无差别的受众假设。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论假设与多元化青年群体的现实之间的背离,造成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不如预期的局面。 (一)无差别的受众假设的理论缺陷 现实生活中,受众总是根据一定的利益或兴趣来选择、获取和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6]。对于受众的研究,古今中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在传播学确立以后,关于受众的研究就更加系统和深入。我国早期有零星的对受众的研究,比如艺术传播中有“知音论”和“无视论”,在政治教育传播中有“灌输论”和“疏导论”[7],真正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受众理论始于20世纪40年代个人差异论的初步提出。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诸论》一书中对受众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提炼出“个人差异论”、“社会分化论”和“社会关系论”[8]。 个人差异论由卡尔·霍夫兰于1946年最先提出,并由梅尔文·德弗勒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9]。该理论认为,受众的个人性格和态度是影响信息接收过程的最重要因素。梅尔文·德弗勒认为:“个人差异在形成对大众传播的反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有关媒介的研究的主要指导论点。其基本看法是: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10]他将个人差异分为五种:一是人们的心理结构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二是人们的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的各不相同形成个人差异;三是人们从不同社会环境所习得的不同立场、价值观、信仰、态度,造成了心理构造的不同;四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们在个人特性上的不同决定人们在理解客观事物方面的差异;五是由于对客观事件理解不同而形成的稳定见解又影响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选择与解释[11]。 社会分化论,又可称为社会类型论或社会范畴论,是基于社会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进展而发展成的社会学理论,是从受众的社会特性出发来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分层。社会分化论是一种中观层次的受众理论,是对基于微观层次的个人差异论的修正和完善。综合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梅尔文·德弗勒认为,当代城市工业社会的成员并不相同,“可以根据他们具有的某些共同特点,如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种族民族、城乡住地等等,将他们在概念上划分为界线明确的社会类型……这些类似点对新生的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12]。这种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相同或相似社会特性的社会阶层或社会群体对于相同信息有着类似的反应。 社会关系论从宏观层次强调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对受众接收信息和反馈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社会关系论主要得益于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和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该理论认为,受众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中,这些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可能是有纲领、有领导、有组织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可能是无纲领、无组织、临时性的非正式的社会团体或组织,还可能是属于初级人际关系的邻里、家庭等,其中一种或几种社会关系会对受众接收信息和反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约束和影响。大众媒介的信息会被这些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审查、过滤、同化、再生产,才能传递到受众。 早期这些研究大部分着眼于研究受众以及非商业性媒介对受众是否直接起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研究者把注意力转向新问题。“积极的受众”理论主要关注评估受众对媒介做什么的理论,属受众中心理论,而非信息来源主宰理论。斯坦利·巴兰总结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五个基本假设:第一,受众是积极的,是带着意图使用媒介的;第二,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获取需求的满足,动机和他或她本身有关;第三,媒介与其他资源竞争,满足受众的需要;第四,人们对于自己如何使用媒介、兴趣和动机所在都有足够的自知之明,能够向研究者提供精确的描述;第五,受众将需求和特定的媒介或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的价值判断应该暂时不予考虑[13]。 与已有的社会学、传播学关于受众的研究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关于受众的相关研究则较薄弱,实际操作中又表现出无差别的受众假设。正是这种研究的缺陷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难以走向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无差别的受众理论假设,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一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中青年受众的差异性。具体即忽视了不同青年主体间的差异,未能按青年的不同社会属性区分不同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忽略了同一主体在不同时空下的差异性,青年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需求层次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也不一样。二是忽视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情感性。青年受众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属于积极的拥有主动选择权的角色,他们按照自己需求寻求满足。从青年受众的心理过程来看,青年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认知和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青年受众的个性心理看,不同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仰、世界观等方面的个性倾向性,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的个性心理特征,都会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青年个体的互动关系产生影响。三是忽视了社会关系的差异性。社会分化分层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为青年编织了多样化的社会关系网,青年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认同和反馈总会受到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支持网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支持网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二)社会分化分层视角下当代青年的新特征 首先,青年群体加速分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的日益多样化,当代青年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愈显突出,在思想认识、价值选择、道德意识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不断增强,青年群体之间的分化愈加明显,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在思维方式、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与此同时,青年个体的角色分化和社会流动日趋频繁。青年的迁移率一般是中老年人口的两三倍;在迁移人口中,青年人口一般约占七成以上。青年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使青年角色和青年分化总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中。 其次,青年群体加速分层。青年群体加速分化的状态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面进行的群体区分,而是在职业声望、经济收入、政治权力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形成上下等级排列的各个阶层,不同阶层的青年分别处在职业声望、经济收入、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层级。其中,社会分层结构的最主要变化,“是从以‘社会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向以‘非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的方向转化”,是一种由特殊的包括政治身份、户籍身份、干部身份等身份指标为主要表征的“非财产型”标准向以财产和收入为主要标准的“非身份指标”的转变[14]。不同阶层的青年,有着地位、需求和诉求等多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行为等存在着阶层和群体的明显差异。 最后,青年群体分化和分层的固化。在青年分化分层加速的同时,青年群体分化形成的社会分层之间社会流动空间和流动途径减少,社会流动门槛增高和限制因素增多,青年文化内部的亚文化与青年分群体的日渐结合以及青年亚文化成为了青年群体区分的重要标志,成为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相互分隔甚至形成群差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表现方式,由此导致青年群体分化分层的结果更容易被固化成一种既定的社会结构。现在的社会结构趋向于保护现存状态,致使社会流动的数量、频率、载体、空间等方面有所弱化。青年群体分化分层的固化现象和板结化状态,使不同青年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社会流动减少,尤其是由下向上的社会流动减少,使青年分化分层带来的积极效应不断削弱,阶层固化形成的相对剥夺感则进一步凸显其负面效应。 (三)分层分类分重点的传播策略 综合现有的受众研究理论和青年群体在分化分层方面的新特征,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受众,可以确定为一种积极的、有主动选择权的“由接受动力系统、接受图式系统、接受调控系统及三者关联互动、有机统一所构成的功能系统”。接受动力系统包括以需求和兴趣偏好为主的受众的主体意识,以及受众主体的自我意识。接受图式系统是由于受众的接受图式各不相同,受其规定和影响而形成的对信息接收的方向、目的和程度。接收调控系统的基本成分是以情感和意志为主的非理性的心态,包括情绪、情感、信念、习惯、兴趣、灵感、直觉、意志等[15]。只有充分认识到不同类别不同阶层青年之间的差异,充分尊重他们的自身特点,采取分层分类分重点的传播策略,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内容的传播目标和传播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实效性,才能真正实现对青年的有效引导和凝聚。 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阶层青年在年龄、发展阶段、思想认识、职业特点、社会阅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确定马克思主义不同形式、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层次的传播内容和方法,将不同层次的传播目标具体落实到不同类别的青年身上。第一,实现传播内容分层分类与传播对象分层分类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基本内容、重要内容和核心内容构建起来的理论层级明晰的理论大厦。青年受众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与诉求有着明显区分,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不是所有内容对所有人的传播,而是将传播内容与对象进行契合后的针对性传播。这就要求既要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进行分层分类,又要对青年群体进行分层分类,再在分层分类的传播内容与分层分类的青年受众之间不断进行互动性适应,形成分层分类的传播内容与分层分类的青年受众之间的动态耦合。第二,实现传播的重点内容与传播的重点对象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同样要讲究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在投入上,要在照顾内容广泛性的基础上注重传播核心内容、精髓要素与最新理论成果,要在照顾对象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对象群体的精确有效影响来辐射全体青年。第三,实现传播的时间节点与受众的特点相统一。时间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青年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对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接受有较大的反作用。为此,对于不同青年群体和青年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他们的具体实际,因材施教,确定合适的传播内容和方法。 三、传播的价值导向与接受的利益导向 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各有其处于支配性和主导性地位的价值观念和根本原则,且这种价值观念和根本原则只能在本领域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不能越界,不能跨领域,也不能与其他领域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根本原则进行化约。马克思主义传播属于精神文化生产领域,以价值导向为根本遵循;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却在相当大程度上转化为日常生活领域和个人需求层次,以利益导向为主导原则。由于传播的价值导向和接受的利益导向不耦合,导致马克思主义传播在理想与现实的哲学层面上再次交锋。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以价值导向为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首先倡导和遵循的是价值导向和伦理导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6]正因为此,我们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鼓舞和支撑人类精神世界的巨大价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执掌全国政权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价值导向为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一种精神文化生产、加工、传播并不断递进的社会过程,具有社会精神生产和再生产的价值。“传播具有道德含义,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选择依据道德进行传播。”[17]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活动,合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需要,呈现出一种以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为取向的正向价值追求,由此决定了其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更加明显。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是再生产既定政治关系的重要工具,通过该活动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青少年政治角色的完成并实现对执政党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一种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发展以及社会精神生产和整体精神状态的意识形态生产、传播、发展和创新的社会过程。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旨归。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为导引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康人格,调控品德行为”[18]。对个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一种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灵魂工程,是以社会成员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改造和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为主要目标的精神生产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推动和促进社会成员形成符合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所倡导和确认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主要诉求的社会活动。对社会来说,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以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引领全社会精神文化活动,净化社会风气和提升道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活动。对执政党来说,马克思主义传播巩固和扩大政党意识形态的覆盖范围,增进社会成员对执政党的认同,提升执政党的合法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无论是对社会成员个体、马克思主义政党尤其是执政党,还是对社会的整体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传播活动都是以精神引领为主要价值准则,推动社会成员和全社会的精神生产活动,形成社会共识和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共同体建设。 (二)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利益导向为主要原则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分层是社会分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价值取向是精神文化的主导原则,同样也是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的主导原则,价值导向成为衡量一切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精神生活和文化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主要标准。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观念转变的当下,我国的社会结构、分层体系、社会控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社会结构内部要素不断调适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经历了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的调整和变化,青年个体发展和青年群体发展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则更经历了两种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多重变迁。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逐渐取代政治成为中国社会分层的核心要素,经济地位取代政治地位,经济收入取代政治面貌。“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国从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为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19]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利益杠杆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建立和主导地位的日益稳固,经济目标的支配性地位形成了利益导向型的行为准则,社会主导的价值评判标准转向以金钱和财富为主,人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主要以财富和经济收入为尺度。 正是市场经济推动的利益导向逐渐在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等价原则和利益原则容易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领域、精神领域、社会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方面,使其他领域的主导原则被侵蚀或被挤占,从而使其他领域的内部结构、运作模式、行为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逐渐让位于利益取向。2005年,《新周刊》与新浪网的“中国欲望榜”调查显示,列第一位的欲望是渴望有更多的钱,占72.68%,这就鲜明地表现出利益导向取代价值导向的主体地位并在全社会居于强势地位。 青年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呈现为递进关系的空间结构。其中,物质利益是青年发展的基础和最基本的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青年发展的途径、载体、动力和可持续性。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活动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这是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青年能动性和主体性的体现。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一种精神文化生产活动,属于精神文化领域;但它又是一种政治社会化的活动,属于政治生活领域;同时它还是一种生活领域的日常行为活动,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对于青年主体来说,日常生活领域是最主要的发展领域,由此也就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接受活动界定为日常生活领域中的平常事件,未将其设定为决定人生进程和自身发展的重大事件和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接受活动成为与青年谋生和发展同等地位的人生经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谋生和发展中的具体事务之后。青年发展中利益导向取代价值取向,势必使青年更加注重解决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层次的问题。因此,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认知活动与青年的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相结合,是实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和接受的重要内在机理。解决基本需求之后的自我提升与价值实现的更高阶段的任务,则需要很好地设计,形成良好的机制,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接受效果。 (三)价值导向尊重并引导利益导向 利益普遍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其本质根植和体现在社会基本矛盾之中,并且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和精神文化生产。“追求利益既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20]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承认利益的正当性和不可或缺性,强调利益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无论是群众还是个人,他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利益驱动。恩格斯强调:“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21]邓小平认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2]因此,人的利益是探讨社会发展动因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人最基本的利益是物质利益,是决定其他利益的基础。利益的正当性和必然性决定了利益导向的合理性,由此决定利益导向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历来尊重利益问题并有效引导利益导向作用的发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问题,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紧要和最具重要意义的问题。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根本动因,共产主义运动就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和本质特征。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3]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24]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25]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价值导向必须尊重利益需求,尊重利益导向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价值导向也蕴含着合理利益需求的因子。 正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认知过程中青年行为选择的利益导向替代了价值导向,使以价值导向为主要诉求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着利益导向基础上的价值导向的机制创新。利益导向必须在科学的理论和精神文化的指导和保障下去除其自发性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在充分发挥其内驱力作用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26]毛泽东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利益导向与价值导向的关系。利益导向可以在经济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侵蚀或代替精神文化领域的价值导向,不能侵蚀或代替政治生活领域的公平公正导向,不能侵蚀或代替道德领域中的伦理导向。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尊重利益导向的原则,关注青年的实际,回应青年的关切,但同时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注重发挥其价值导向的功能,引导利益导向的发展。这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①当然,面对最近二十多年中国的快速发展,福山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在最新的著作中他已对这一观点作了少许修正。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三个必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媒介策略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