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264309
作为一个资深数学教师,被家长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会学数学?”理论上讲,数学学习应该与智力成正比,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发现“智力的局限性”。我看到太多的案例,学生的智力根本没问题,但就是数学成绩很差。究其原因,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仅是智力,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心性成长、是否培养了兴趣与好的学习习惯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像智力这种硬件的因素上下浮动不超过25%,而品格和习惯的养成有50%是可以在后天提高的。如果我们不能从心理学的视角去透视这些潜力生,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不能发生在点子上,也解决不了问题。与其花很大的心力去提高学生的知识技巧,远不如用心观察,先找到他们的特点再伺机而诲。于是,我把转化的着力点稍稍改变了一下,从心理学入手竟收到志远行近之效。
策略之一:把对数学的恐惧变成对数学的信心。
优秀的学生大多是相似的,潜力生却各有各的困惑,各有各的恐惧。消除恐惧的第一步:列出自己的恐惧清单。我让学生把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忧虑、害怕、畏难……逐一写下来,越具体越好。第二步,帮助他们逐条分析,理清哪些是知识方面哪些是习惯方面的;哪些是只要自己用心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哪些是确实需要老师帮助的;哪些是紧急又重要的哪些是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三步,排序,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梳理分析之后,学生对数学的恐惧阴影就会消散一大半。只有真正接触到潜力生的困难内核,接下来的帮助才能接地气,才能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信心比知识更重要,我常鼓励这些潜力生一定要装出牛逼的样子,久而久之就真的会变得牛逼起来。
策略之二:把消极的心理暗示变为积极的心理暗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个学生家长和我说了这样一件小事:说儿子学数学很吃力,但很努力。有一次,费尽心力解出了一道题,当他兴冲冲送给老师看时,老师评价:用了个“猪”方法。家长说,儿子很伤心,学数学的积极性也很受挫。做不上的题再也不肯用心想了。问他就说,费那事做啥,即使做上了,也不过是“猪”方法一个。
人是很奇怪的,你若经常说他怎样,常常就会怎样。如果我们只重视潜力生的外在表现,重视结果,而连续忽略他们的内在感受,这些积极的倾向没有被“看见”,那么进步的链条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就断裂了。要把消极的心理暗示变为积极的能量回馈给学生,不是简单的把“芝麻夸成西瓜”,而是要用“蚂蚁的眼”,非常细致的观察,捕捉一些微小进步,越是具体、明确、切实的暗示,越能产生自信和动力,吸引他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加倍的努力。我常常采用既诚实、又讨喜的“第四种说话方式”,像上例中的孩子,我会这样说:做得棒极了!居然还可以这样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呢?我期待着你的创见。
策略之三:把对聪明的赞许变为对努力的呵护。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职业习惯——喜欢那些聪明的、反应快的学生,也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赞许,其效果正如《马太福音》中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样的评价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潜力生。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能的组合,只是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各不相同。聪明凭借的是先天的天赋,而努力才是后来养成的。没有一种能力,仅仅是天赋使然。所谓的能力,是努力的结果。没有努力就不能把天赋发展成为能力。所以,在我的教学字典里,甚少赞许聪明,而是全盘接纳并精心呵护学生的努力。
其一,纵向比较优于横向比较。引导潜力生将此时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较,让他们为自己的努力和点滴成长高兴,随时与勇气、兴趣“共此时”。其二,成绩=知识分+努力分。“努力分”,指书写认真、某题解法有创见、失误减少、表现突出等。我发现对潜力生的赞许越具体效果越好,当他们明白我赞许的是他们的投入,而不是结果,他们的再努力便会目标明确、有激情。
策略之四:把对知识的追求变为对性格的养成。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很多的潜力生并不是受困于他们的智力,而是被他们自身的性格与习惯所累。如学生琛,对题的解法每每有独特的见解,反应快,但他的成绩却很滥。为什么呢?我发现这个孩子的隐性问题是学习品质差,很难专注,学知识一鳞半爪,做计算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差错多,没有责任感。我告诉琛,现在所学的知识要么成为他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要么仅仅是一时的工具,而好的习惯、态度、学习方法将在他人生的几十年中起关键作用。他不是不能战胜缺点,而是需要一个方法去学会控制自己。依据“先定为,后行为,再变为”的原则,我和琛一起制订计划:1.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屏蔽电视、手机、音乐等的干扰;2.确定学习效率的最高时间段,在头脑清晰时做数学作业;3.规划一天的学习活动,做事更有目标;4.边做边读出声,让更多的器官同时投入,提高专注力;5.像考试一样写作业,像写作业一样考试……计划随着琛的习惯养成一点点增修,但一经约定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收效很缓慢,琛也颇有反复;后来,他的进步越来越显著,不仅书写规整,而且随着严谨性的提升,人也变得成熟、稳重起来。
论文作者:张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数学论文; 努力论文; 他们的论文; 潜力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智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