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退出与审计市场的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师事务所论文,竞争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自从Zeff and Fossum(1967)开拓性地对审计市场的结构进行研究以来,大量的学者将研究兴趣投向了这个研究领域。而发达国家的审计市场从60年代开始其市场结构在快速变化,事务所在竞争中逐渐演变成“八大”事务所,又由“八大”到“六大”、“五大”再到目前的“四大”,审计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因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现实意义。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集中度越高,表明市场的竞争者越少,市场的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导致合谋和垄断行为,从而提高价格(Carlton and Perloff 1994)。因此,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引起了学者以及监管者的关注。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审计市场是高度竞争的,审计市场的收费和市场集中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lyer and lyer,Auditing,1996),很多事务所包括“八大”从事了“低价揽业”行为(Simon et al,The Accounting Review,1988),从长期看,审计收费是不断下降的(Menon and Williams,Auditing,2001)。这意味着单纯从市场结构(主要是市场集中度)来判断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是不合适的,其原因在于审计市场是动态变化的,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变动。而市场占有率的变动情况与竞争程度密切相关,因为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更有助于合谋,或者它本身就是合谋的结果,但是不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意味着合谋更为困难(Schmalensee1989)。最为重要的是,市场集中度掩盖了市场的动态变化,不能反映出事务所的进入与退出行为,而进入与退出行为导致的事务所市场占有率的不稳定恰恰反映出市场的竞争状况,是衡量竞争的重要指标。
二、审计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分析之一:市场占有率变动率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进入与退出研究属于市场结构的范畴,能够反映出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在审计市场的相关文献中,学者们研究了在位会计师事务所的动态市场占有率(Moizer and Tudey 1989;Danos and Eichenscher1982,1986)。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是CR[,4]和CR[,8],即该产业中前四家厂商和前八家厂商在某一时点的市场占有率。按照贝恩的划分,如果CR[,4]≥30或CR[,8]≥40,该产业即为不同程度的寡占型结构。而Baldwin and Gorecki(1989)提出的市场占有率变动率(Mar-ket-share mobility among continuing firms,简称MOB),可以衡量某一给定时期的在位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其表达式为
(其中:sh[,it]为事务所i在时期t的市场占有率,sh[,i0]为事务所i在时期0的市场占有率,N为市场中总的事务所数量)
能够反映出审计市场的在位事务所间有市场占有率转换和变动状况,MOB越高,则表明市场的动态竞争程度越高。从该公式也可看出,即使是高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由于审计更换的发生,各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在一个时期内也会有所变动,表明在高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中也可能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Sarhan,Frank and Fisher(1991)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使在“八大”占据垄断地位的美国审计市场,1987年共有188家公司更换了审计师,1988年则达到了568家。在这些审计更换案例中,从一家“八大”所转换到另一家“八大”所的更换达到574家,从“非八大”所更换为“八大”所达到164家,而在非“八大”所之间转换的为18家,尽管前八家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在进一步增加,但是,在“八大”之间仍存在激烈的竞争。而在我国,1998年,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上,共有93家客户更换了注册会计师,占总的上市公司数的10.93%。1999年更换注册会计师的为5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9%。注册会计师更换的频繁发生表明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仍是比较激烈的。Buuink and Maijoor(1998)对德国和荷兰审计市场的研究显示,尽管在1970年~1984年间,两国审计市场的CR[,4]和H-index(赫芬达尔指数)在逐步提高,但两国的MOB值也不断提高,两国审计市场的事务所占有率在不断变化,表明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竞争更加激烈。上述的实证研究均认为,与静态的市场结构研究相比,动态的进入与退出指标分析对审计市场的竞争描述更为合理。
三、审计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分析之二:进入壁垒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进入壁垒影响进入与退出的难易程度,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越低,进入者越容易进入,则竞争程度越高;相反,如果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则会阻止进入者的进入,因而产业内的在位者会受到进入壁垒的保护,竞争程度会更低。因而对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分析有助于我们判断市场的竞争程度。
(一)管制带来的进入壁垒 基于审计服务的高度信息不对称特性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各国政府普遍对审计服务进行资格及执业管制,其出发点是保证最低审计质量的提供。因而资格管制限制了审计市场中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的数量,成为审计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进入壁垒。而各国管制政策的严厉程度也决定了一国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的高低程度,因而影响到审计市场的竞争。
(二)结构性壁垒 结构性壁垒是由于产业本身的特性而形成的壁垒。一般说来规模经济是结构性壁垒的一项主要内容。如果审计服务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的特征,则事务所规模的大小会成为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Simunic(1980)认为,审计市场应分为大客户市场和小客户市场来研究。在小客户市场,规模经济并不重要,小客户市场不存在规模经济壁垒,因而小客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资产规模较大的大型事务所由于人力资源丰富,审计大客户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较小事务所而言,承揽大客户业务成本更低,质量更高。因而在大客户市场,规模经济壁垒会限制小型事务所的进入。
(三)策略性壁垒 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行为设置流动性进入壁垒,因而进入与退出战略同时是一种策略性企业行为,使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在审计市场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策略性壁垒。
1、利用专用性资产投资设置进入壁垒。Mayhew and Wilkins(2002)认为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在某一个产业拥有大量的客户和超过10%的市场份额,即可认为该事务所具有产业专用化和行业专家才能。而这种产业专用化需要高昂的专用投资成本,斯坦克尔伯格模型表明,在位者通过积累不可逆转的投资水平,可以有效地阻止进入。在审计产业,事务所的产业专用化投资动机是设置进入壁垒(李眺,2003),因而具有产业专用化和行业专家才能的事务所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利用声誉设置进入壁垒。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是对财务报表的保证程度,审计服务并不是无差异的产品,不同的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是不同的。而审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信任品”,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判断审计质量的高低。信息经济学认为成熟的市场能够提供一些信号和机制帮助消费者和客户判断产品质量,而声誉机制是重要的质量信号之一。因此,如果一个事务所具有高质量的声誉,它将被市场所认可并与其他事务所区别开来。对于客户来说,聘请有声誉的注册会计师能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有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以更低的成本融资,因此有助于事务所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大客户。但是,建立声誉需要花费高昂的投资(包括广告或其他营销的投资,以及由于拒绝机会主义的行为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因而可以有效地阻止进入者的进入。可以说建立声誉的过程本身就是事务所设置进入壁垒的过程。因此具有声誉的在位事务所有效地隔离了进入者。
3、采用联合服务提供作为进入壁垒。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包括咨询服务、税务服务以及其他与会计和审计相关的服务。作为事务所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些非审计服务近年发展迅猛。很多学者认为,事务所同时对客户提供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能够产生范围经济,其原因在于联合服务的提供能够产生知识外溢。但这源于这两种形式的服务均需要相同的信息以及相同的职业资格,例如,为了评估客户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审计师必须审查客户会计和内部控制过程,因而可以为发现缺点和给出可行的提高方案等非审计服务提供有用的信息。反过来,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有更清楚的了解和判断。因此,由于共享了对客户的信息,联合服务的提供实现了范围经济。此外,对于客户来讲,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审计和非审计服务中存在着高昂的交易费用和启动成本,而事务所提供的“一站式购物”使用了相同的品牌、声誉、客户信任度等合约资源,因而使得客户节约了搜寻成本,使得客户的交易费用下降。从这两点看,非审计服务和审计服务的联合提供实现了范围经济,导致事务所的审计成本下降和客户的交易成本下降,使得在位事务所和客户的合约关系更加紧密,因而可以有效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
四、审计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分析之三:注册会计师更换
在审计市场,由于众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存在,在位的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大量潜在的竞争者的进入威胁。在审计市场频繁出现的审计更换表明,审计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如果我们将一个客户视为一个市场,则注册会计师更换可以被认为是在位注册会计师的退出和进入者的进入。因而注册会计师更换的分析为我们研究注册会计师进入与退出行为提供了微观基础。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客户更换注册会计师的原因在于(1)对于大公司而言,管理当局变动、合并以及对其他服务的需求,是其更换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原因(Burton and Roberts,1967)。(2)对于小公司和中等规模的公司而言,审计公费高低是变更事务所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大公司而言并非如此(Burton and Roberts,1967;Bedingfield and Loeb,1974)。(3)对于小公司和中等规模的公司而言,对会计原则采用的分歧是其从一家“全国性”事务所变更为另一家“全国性”事务所的主要动机,但对于大公司而言,这就并非如此重要。(4)从地方性事务所变更为“全国性”事务所的主要原因是客户想获得“全国性”的声誉和特有的专家才能,特别是当客户想要发行新股时更是如此(Burton and Roberts,1967;AICPA1971;Carpenter and strawser,1971;Bedingfield and Loeb,1974)。
一般而言,由于客户的转换成本和进入注册会计师在首期业务需承担的学习成本,在位的注册会计师相对于进入者享有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使得在位注册会计师能以高于竞争者的报价但仍能有效阻止进入者的进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位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业务关系的“锁定”。一旦面对更有竞争力的低成本进入者,导致在位者的成本优势消失,客户将会转向更有效率的低成本进入者,注册会计师更换便会发生。对于管制当局变动及合并造成的审计更换,可以认为这种情况在于客户的转换成本已经变为零,因为新的管理层与现任注册会计师需要重新沟通,使得管理层在更换注册会计师和维持现任注册会计师间无差异,如果在位注册会计师的报价高于进入注册会计师,审计更换便会发生。此外,从地方所变更为全国所的更换行为表明,全国所的行业专家才能和声誉表明进入者是低成本的,而在位的地方性事务所与之相比,可能缺乏成本优势,因而导致客户审计更换。对于在位者而言,为了防止审计更换的发生,对产业专用化进行投资、声誉构建以及提供非审计服务产生的范围经济所构建的流动性进入壁垒,能够有效降低自身的审计成本,同时提高进入者的学习成本,使得客户的转换成本增大。因此,这些进入壁垒的设置均能增强在位者的成本优势,使得进入者的进入成本提高,从而有效阻止进入。
五、结论
在审计市场可以看到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和激烈的竞争同时并存的现象。而传统的静态市场结构如集中度的分析不能解释这种现象。而审计市场的分析可以更为合理地衡量市场的竞争程度,尽管审计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但审计更换的数量并没有相应减少,表明每个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发生变动,因而审计市场的竞争仍然是激烈的。对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研究主要考察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分析表明,基于审计市场的人力密集型的专业服务特征,其进入壁垒主要是准入壁垒(管制壁垒),而结构性壁垒和流动性壁垒主要存在于大客户市场,对于小客户市场的影响作用小,因而小客户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大客户市场则主要被“四大”占据。但是即使在大客户市场,审计更换时有发生,仍然存在着竞争。本文研究表明,由于新进入者的学习成本和客户转换成本的存在,在位注册会计师获得了成本优势,当这种成本优势消失时,低成本的进入者便会赢得客户。为了保持成本优势,在位注册会计师会进行产业专用化投资、声誉投资以及联合服务提供以构筑流动性壁垒,从而阻止进入。因此,从进入和退出的角度看,审计市场仍然是高度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