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戡[1]2004年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程序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到道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废渣及垃圾处理等诸多工程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边坡失稳问题尤为突出。轻者引起边坡滑移,重者推毁边坡以下的构筑物,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遵循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模型建立——程序设计——实例分析的研究思路。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在综合考虑各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均质土坡模型。本文采用较先进的蒙特卡罗技术搜索边坡临界滑动面,蒙特卡罗法按搜索路径可分为两类:定步长搜索和变步长搜索。在定步长搜索方法中产生大量任意滑动面以确定具有最小安全系数的临界滑动面;在变步长搜索方法中产生一系列迭代的滑动面即第Ⅰ次搜索结果修正后得到第Ⅰ+1次搜索结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搜索方法,它是一种结合了定步长搜索和变步长搜索的新蒙特卡罗法,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随机搜索到整个计算区域的边坡临界滑动面及其圆心的位置。本文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并与蒙特卡罗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所编制的边坡稳定分析程序能考虑土性参数和土坡边界条件的变化对分析计算结果的影响,因而能对边坡工程的稳定性问题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其优点是避免了一般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在这个问题上的简化处理,得到了更为精确的计算结果。本文采用Visual Basic6.0进行程序设计,通过动态坐标设计实现了边坡最危险滑动面搜索的可视化和计算最小安全系数的动态显示。该计算程序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结果明了等特点。 本文对两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编制的程序计算的数百组数据所得结果与常用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以及现场实际调查情况相吻合,说明该计算程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刘江鑫[2]2013年在《地震条件下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震后检测》文中认为摘要: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到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随着交通工程的蓬勃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加大,高路堤边坡不断出现在公路建设中,尤其在广阔的西部地区,有的边坡甚至高达叁四十米。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更加加剧了边坡破坏的风险,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显得很有必要,同时,震后路堤质量的检测是一件繁琐的工作,而地质雷达的出现将会让这一工作变得高效准确,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具有重要意义。本人在综合考虑各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地震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基于简化的Bishop极限平衡法建立高路堤边坡模型,采用改进的蒙特卡罗技术搜索边坡临界滑动面,该搜索方法与业内人士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搜索更加方便,更利于实现程序化。路堤模型基于实际情况,将高边坡分为若干层,每层合理采用实际填料,通过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对多层填土高路堤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程序可以计算出不同高度边坡,不同坡脚、不同土层组合以及不同地震烈度甚至在浸水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同时可以看出安全系数随边坡各个参数变化的情况,能够为路堤施工中采用合理的结构和参数选择提供参考,具有现实意义。应用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实现了边坡最危险滑动面搜索和最小安全系数的计算以及结果的可视化输出。本文总结震后路堤典型病害,并采用地质雷达技术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出地震对边坡造成的病害。本文对青藏高原德令哈-香日德公路的一个路堤高边坡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编制的程序计算结果与常用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以及现场实际调查情况相吻合,说明该计算程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高斌峰[3]2009年在《基于VB2005的挡土墙设计计算程序》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边坡支护工程项目日趋增多。挡土墙作为一种边坡支护体系,由于其取材方便、施工简单、刚度大、成本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铁路、港湾等工程建设中,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边坡支护体系之一。虽然挡土墙应用广泛,但其设计计算非常繁杂。目前挡土墙设计大多仍采用查表、手算或直接套用标准图集等方法,工作量大,且无法对挡土墙的类型及断面进行灵活选择,既不经济又难以对设计进行优化。尽管现在市场上也存在一些能够进行挡土墙设计的软件,但这些软件或是操作难度大,不便于工程应用,或是采用的挡土墙形式与计算方法单一,计算参数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不够明确,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显然,开发一套操作简单、符合工程需求的挡土墙设计软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编程语言中,VB2005具有面向对象、事件驱动、软件的集成式开发、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强大的数据库访问功能、支持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技术等特点,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之一。它不仅功能强大而且简单易学,非常适合软件开发。本课题目的与意义是应用VB2005编写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挡土墙设计程序。此程序涵盖挡土墙的各种形式;设计过程直观清晰,通用性强,便于工程应用;既是一个完整的挡土墙计算程序,又可以作为一套岩土工程计算软件的一部分而为其其余部分的实现提供设计参考与基础。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计算机运算及VB2005编程语言的特点,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各种形式挡土墙所受荷载(包括主动土压力、静水压力和水平地震荷载等)的计算、挡土墙抗滑移与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及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与程序实现。
王东玮[4]2017年在《基于Matlab的土坡稳定性叁维极限平衡法程序开发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与静力平衡条件下的二维极限平衡法,则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二维极限平衡法把边坡简化为平面应变状态,忽略了横向边界的影响,计算结果普遍偏小。叁维极限平衡法则考虑了滑裂面侧向作用力,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更能反应实际情况。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继续对叁维极限平衡法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我国一些学者突破了传统对条柱间作用力进行假设的思想,转而通过构造滑面正应力的方式提出了一种较为严格的叁维极限平衡法,本文针对该方法在求解安全系数过程中加以改进,对方程组中各积分项的求解采取离散后积分再求和的思想得以处理,并基于Matlab对几种经典的二维方法以及本文对叁维极限平衡法求解过程改进后的算法进行程序开发,同时完成了可视化的界面。最终应用叁个典型算例对本文开发的程序进行验证,并将叁维方法应用于九子崩滑堆积体的工程计算中。本文主要就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鉴于我国学者通过对滑面正应力进行合理的修正而提出的较严格叁维极限平衡法,本文采用了离散后积分再求和的思想对该方法的求解过程进行改进。将叁维滑体离散并结合滑面方程对离散后的滑面进行简化,通过计算各离散部分的积分,再求和即可得出各个方程中的积分的值,最终根据整个滑体的4个平衡方程构建平衡方程组,通过解析法求解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离散的部分越多,计算结果越趋近于稳定值,且精度较高。2.基于Matlab语言分别对改进Sarma法、Janbu法、Bishop法、传递系数法及准严格叁维极限平衡法进行程序开发。在程序前处理过程中,为了方便数据的转化,本文还编制了数据文件转化程序,增强了程序的易用性。结合叁个典型算例对上述算法进行验证,算例一结果表明Janbu法和Bishop法计算结果偏小,改进Sarma法考虑了侧向力,因此计算结果偏大,总体而言叁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且与二维中较为严格的M-P法计算结果相近;算例二和算例叁结果表明,本文叁维方法对比前人提出的几种叁维极限平衡法和SLOPE/W算得的二维安全系数,结果都较为接近;本文方法、叁维Spencer法和叁维M-P法均满足了四个平衡条件(力及力矩平衡),理论模型较为严谨,因此计算结果也比较接近。结果充分表明本文计算程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鉴于滑坡治理设计主要依据剖面的推力值,为了对空间推力分布有个全局的认识,本文基于传递系数法,以西南地区典型滑坡堆积体为例,进一步计算整个坡体内各点推力值,并将计算结果呈现到叁维空间。根据勘查数据拟合坡面及滑面,编写程序对每个网格点上的推力进行计算,结果以叁维曲面形式在空间展示,实现了滑体内部推力分布的空间可视化。根据得到的推力空间曲面进一步研究滑体推力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纵向推力随着设计安全系数的增大不断增大,且增大幅度减小,随着滑面角度的减小,滑体厚度的减小,推力值减小;横向推力近似呈双折线分布。4.为了实现参数输入及计算结果、图像输出的可视化,基于Matlab设计了一个GUI界面。本界面将上述开发的几种极限平衡法及滑坡推力程序作为后台程序用于计算,界面中提供了计算方法的选择、参数的输入及计算结果的输出,该界面运行方便、操作简单,可以给工程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何木[5]2010年在《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及应用》文中提出边坡工程稳定性因其重要性一直以来是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传统的边坡稳定分析中,极限平衡方法是边坡稳定分析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中的一些简化算法如传递系数法因其计算简单、适用而又方便等优点,在水利部门、铁路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传递系数法本身的简化和假定,其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工程实践中,岩土性质的不确定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异性。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没有考虑各参数的变异性,难以体现边坡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基于随机概率分析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岩土体参数的变异性,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来说更为合理。因此,把工程设计和现有工程的安全评价建立在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也是当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发展趋势。在对传递系数法计算精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方向角修正的改进传递系数法,建立一种新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采用广泛应用的传递系数法条分模式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度分析,针对其具有隐式极限状态方程的难题,将传递系数法与响应面法思路相结合,形成新的边坡稳定可靠度响应面分析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阐述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传递系数法的固有的缺陷及各个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方向角修正的改进传递系数法,考虑了地下水、坡面堆载、地震力等附加荷载产生的不平衡力矩,计算过程满足力矩平衡,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2)针对边坡可靠度计算中安全系数不是显式表达式的复杂情况,将响应面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以传递系数法稳定性系数隐式的迭代计算方法代替,确定边坡可靠性计算的极限状态方程,形成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可靠性改进响应面分析方法。然后利用MATLAB编制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改进响应面法和蒙特卡洛法的程序,考虑了随机变量的不同概率分布及互相关情况,程序能够实现对多土层圆弧型和非圆弧型滑面土质边坡的可靠性分析;通过改变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可实现可靠性指标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3)对改进方法的精度和效率以及程序的有效性进行了算例验证,表明考虑力矩平衡条件的改进传递系数法结果比改进前更接近于严格法结果,改进响应面法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法结果存在误差,但都在10%以内,说明改进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并运用所编程序对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相关性和变异性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对β的影响程度不仅与其均值和变异性有关,而且还与变量均值的相对大小及β值的大小有关;随机变量变异性对β影响程度随变量的均值增大而增大;随机变量的相关性对β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变量取不同的均值、变异系数值,其影响程度不同。(4)选择雅砻江某水电站坝前左岸覆盖层边坡为工程实例,考虑多种工况条件下,运用改进传递系数法结合M-P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确定性分析,用本文改进响应面法和蒙特卡洛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改进响应面法结果与蒙特卡洛法结果较为接近,最大误差不超过8%,说明改进法精度能达到工程应用要求。该覆盖层边坡整体上稳定性较好,在迭加暴雨和地震后稳定性明显下降,安全储备较小,破坏概率较大(5%~30%);考虑水位变化,稳定性显着降低,水位下降至死水位迭加暴雨与地震后剖面1、剖面2和剖面3处于欠稳定状态,破坏概率均大于30%,属于中等危险边坡,有失稳可能,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不考虑力学参数变异性的定值法分析结果所得边坡稳定安全度过高,偏于危险,过高的估计了边坡的稳定安全水平,而考虑了边坡工程中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异性的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实际,考虑因素较为全面,破坏概率在工程中概念明确,物理意义更加合理,更能定量的描述边坡的安全度,可靠度分析是对传统安全系数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分析方法。
张运生[6]2005年在《坝体及工程边坡安全性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是在国内外已有边坡稳定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边坡工程特点,应用工程地质、岩土力学、计算数学、微机CAD 图形学以及数据库等领域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发形成一套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坝体及工程边坡安全性评价软件Slope。软件在总体设计上充分体现实用性原则。在系统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软件工程一般原理,体现了系统开发思想。采用了现代程序设计技术和方法,并尽可能跟踪当前计算机发展的流行趋势,使系统具有较为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较为完善的计算分析功能。系统的核心计算分析模块采用以FORTRAN 作底层设计语言的程序,确保了工程软件应用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节省了开发时间,但从验算过程到程序设计对原有的Sarma 法进行了改进,能够很好地解决岩体极限平衡的计算问题,改造原计算程序依赖的数据文件输入方式为窗口界面输入;同时为增强代码的相互独立性、系统的可维护和可扩充性,整个系统的开发尽可能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支持这一思想的Visual C++编程语言,初步引入了高性能图形处理系统OpenGL 来绘制叁维表面图和等值线图。通过与AutoCAD 的相互通信最终实现了软件的可视化,完成了对边坡工程几何模型的显示。此外,对增强CAD 应用程序的界面功能、数据库技术、动态链接库技术、基于OpenGL 的叁维仿真问题、Visual C++、FORTRAN 等编程语言以及与AutoCAD 和OpenGL 等软件的相互调用问题也作了尝试性探索。论文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对于一些关键性技术的运用做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与国内外同类软件相比该成果并不具有太多的技术优势,但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有效减少决策失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这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创新点在于创造性地将计算机技术与岩土工程专业技术相结合,在于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而开展的研究和实践性探索。
左治兴[7]2009年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工程建设规模和力度的不断增大,在水电、铁路、公路、矿山等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设和生产安全,尤其是高陡山区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不仅涉及采动条件下露天边坡的稳定,还必须保证地下采矿施工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因此,开展高陡山区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岩土体介质力学性质的复杂本质,边坡稳定性在当前仍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涉及岩土、地质、环境、结构等诸多学科。本文以某铅锌矿露天边坡为研究对象,针对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边坡稳定问题展开一系列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开展边坡整体稳定性研究,表明地下采动引起的应力变化使边坡和一定范围内的地表产生位移变化,分为整体和局部两种,整体位移变化表现为附近地表的水平移动和下沉;局部位移变化表现为边坡岩体的崩塌和滚落。在矿山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露天转地下开采露天边坡的变形机理。根据矿山开采爆破方案参数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地下生产爆破对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有影响,特别是对西部和南部边坡软弱岩组影响较大;建立该铅锌矿露天西边坡变形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程序设计理论对边坡整体稳定性进行预测,并对比相关观测数据,证明了该方法有很好的预测精度,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分析了崩塌滚石的发生机制和形成条件,确定可能发生岩崩的区域为西边坡北侧松散岩组及北边坡F_(15)断层以西;利用伪随机方法结合概率统计原理对典型断面岩石滚落的路径、弹跳高度、能量分布及休止点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滚石的影响范围为60~80m,弹跳高度及滚落过程中动能较小。分析的结果对掌握岩崩运动过程并设计防护提供了具体的数据支持。应用颗粒流理论建立高陡边坡滚石挡墙防护模型,对防护墙受到的应力及应变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和分析,防护强度在30MPa以上时即可满足要求,实现了防护的优化设计;最后基于对具体边坡的认识,根据粗糙集理论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系统,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
李响[8]2009年在《无网格方法及其在边坡工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边坡工程中,传统的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等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这些方法网格的形成和存在对其应用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目前正迅速发展的无网格方法可以彻底或是部分的消除网格,在较大变形问题、弹塑性分析和裂纹扩展模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无网格方法成为工程计算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无网格伽辽金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网格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数值分析研究的热点之一。无网格伽辽金法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构造形函数,从能量泛函的弱变分形式中得到控制方程,在施加了本质边界条件后可以得到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该方法在计算中只需要求解域内部和边界节点的信息,不需要形成单元。与有限元法相比,无网格伽辽金法在求解某些力学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极有可能成为替代有限元法等传统方法的一种重要数值分析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无网格法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对各种无网格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着重阐述了无网格伽辽金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方程的推导过程,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无网格伽辽金法计算程序,并对悬臂梁的典型算例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精确解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和精确性。将无网格伽辽金法应用到边坡问题中,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可行的,对可能影响求解精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更深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王超[9]2018年在《基于GIS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边坡失稳地质灾害给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重大灾难的问题,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特征,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进行破坏发展趋势预测预警,然后采取相应的安全加固措施,以达到减灾的目的。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条件及层次分析法理论、剩余推力法计算模型和滑动面搜索技术,通过GIS系统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域进行危险性区划,对危险区域边坡进行危险滑面自动搜索和稳定性计算:基于位移监测数据,应用改进的灰色模型对边坡变形进行预测。最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加固措施,经造价分析与对比,优化设计加固方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GIS技术构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根据地勘资料和现场数据采集,选取影响采区边坡稳定性的10种重要影响指标,转换成栅格图层,基于层次分析理论计算各指标综合影响权重,运用ArcGIS加权迭加工具实现整个采区危险区域划分。根据区域划分结果,建立危险区域典型边坡DEM模型,运用Python创建基于改进的剩余推力计算模型与滑动面自动搜索计算程序,并计算二维和叁维边坡稳定系数。(2)完善了两种灰色模型预测方法。基于灰色模型基本理论与滚动序列算法,分别建立灰参数二次拟合以及融合线性、多项式和指数变形规律的组合模型进行变形预测,通过残差值分析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效果。(3)优化了边坡加固方案的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以及公路边坡设计规范要求,结合GIS评价结果提取危险标段典型边坡断面,与Geo-slope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设计锚索、减载、局部减载叁种加固方案,通过综合方案对比与工程造价分析,选取适当的设计方案。
武亚军[10]2003年在《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文中提出在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土的物理非线性与界面的接触非线性所构成的土工双重非线性和基坑边坡的稳定性是深基坑工程中的叁个非常重要而基本的实际问题,一直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目前尚未得到彻底的解决。为此本文针对这叁个问题,分别开展了深入的探索,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对于土与结构间接触面的切向本构关系,目前通常采用双曲线非线性弹性模型或刚塑性模型来描述,但是,传统的双曲线非线性模型不能明确地表达剪切破坏后的塑性流动变形特性;而刚塑性模型又无法描述剪切破坏之前的非线性弹性变形。对此,本文将非线性弹性理论与弹塑性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剪切破坏之前所发生的剪切变形与剪切破坏之后的错动变形分别由非线性模型和刚塑性模型计算,这种混合模型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接触面的变形特性与破坏机理,以此为基础发展了用于模拟土与结构接触面特性的接触带单元。从计算角度,接触面的计算力学模型可以分为无厚度的接触面单元和有厚度的接触带单元,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有厚度的接触带单元能够比较合理地描述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特性。 2.对于实际岩土工程中大量存在的土的物理非线性和土与结构间接触面的接触非线性这类双重非线性问题,本文将土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和针对接触面所建立的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本构模型相结合,发展了一套非线性数值解法,从而对于土工双重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一套比较协调的计算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及稳定性分析,实际计算表明这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针对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所存在的失稳指标和失稳判断不明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广义塑性应变作为一种新的失稳指标,并依据广义塑性应变分布区的产生、发展乃至相互连通进行边坡稳定性的评判。本文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计算机实时显示技术全面实现了这种评判过程,即通过对图形实时显示的计算结果的观察,分析强度折减过程中广义塑性应变的发展变化,进而评判边坡的稳定性,多个算例的计算与分析表明不仅对于基坑边坡,而且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天然边坡和人工切坡,这种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4.采用Visual C++编写了面向对象的计算程序,实现了非线性—理想塑性接触面模型,实现了土工双重非线性问题的弹塑性有限元数值计算和以此为基础的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该计算系统不仅具有较强的计算功能,而且拥有较强的前前后处理功能,在后处理中,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用等值线与彩色云图两种方法表达。结合基坑开挖与支护这样的变体系施工力学问题,将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过程与实时显示技术相结合,随时通过图形显示了解施工与加载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是这一计算系统的突出特点。
参考文献:
[1].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计算程序设计[D]. 黄戡. 中南大学. 2004
[2]. 地震条件下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震后检测[D]. 刘江鑫.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3]. 基于VB2005的挡土墙设计计算程序[D]. 高斌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09
[4]. 基于Matlab的土坡稳定性叁维极限平衡法程序开发及应用[D]. 王东玮. 吉林大学. 2017
[5].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及应用[D]. 何木. 成都理工大学. 2010
[6]. 坝体及工程边坡安全性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张运生. 电子科技大学. 2005
[7].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D]. 左治兴. 中南大学. 2009
[8]. 无网格方法及其在边坡工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李响. 中南大学. 2009
[9]. 基于GIS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D]. 王超. 北方工业大学. 2018
[10]. 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D]. 武亚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标签:地质学论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 边坡防护论文; 边坡系数论文; 地震影响系数论文; 边坡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线性系统论文; 挡土墙论文; 非线性论文; 安全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