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第二门诊部理疗室(省四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 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33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心源性休克患者经治疗33例,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27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及时准确临床观察及治疗积极贯彻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措施
心源性休克是心脏泵出功能急性衰竭引起心排出量锐减,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采取抗休克措施,如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及定时测血气分析,纠正酸中毒,避免脑缺血,保护肾功能。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 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33例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33例,其中男28例,女5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72岁。基础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诱发因素:排便困难12例,情绪激动有关6例,肺部感染有关9例,无明显诱因6例。
1.2 护理
1.2.1一般护理 ①心源性休克是各种休克的一种特殊类型,病情极为危急,发展非常迅速。故应随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设备,熟悉与本病有关的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如升压、止痛、强心、利尿药物等,并掌握心脏除颤器、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操作方法,主动配合医师,不失时机地抢救病人生命。②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位。注意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和探视,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取得他们的配合。③烦躁不安者应加强保护措施,以免发生坠床等意外[2]。④由于末梢循环不良,应注意身体受压部位的保护,可在受压部位下放置气圈或垫圈,定时帮助病人翻身,并做适当按摩,以避免褥疮发生。多数病人出汗较多,在病情允许时应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并注意保暖,但慎用热水袋。⑤饮食要少量多餐,食用含热量高、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有意识障碍,应暂禁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注入和静脉输人方式提供所需营养。
1.2.2病情观察 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心率、心律、神志、尿量和皮肤温度、湿度的变化。由于心脏泵衰竭以至心排出量锐减,使动脉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因而除休克早期病人均有动脉血压降低,心源性休克时的血压监测尤为重要,血压一般应维持在12~13.3kPa/8~9.3kPa(90~100/60~70mmHg),或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10.7kPa(80mmHg)左右;在外周血管强烈收缩或应用升压药物时,若袖带法测压不满意,可作动脉内测压,以保证血压监测准确,由于肾脏血液量降低影响肾功能,而尿量是反映有效循环血量和肾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应放置导管以便准确记录尿量[3];尿量少、无尿、尿比重固定、尿素氮急剧升高,则提示进入肾衰竭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脑循环灌注不足,则可出现神志改变,轻者烦躁不安或表情淡膜、反应迟钝,重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四肢及面部皮肤发凉、苍白、出冷汗。出于微循环淤滞可出现口唇及甲床发绀,有时皮肤苍白与发绀相间呈花纹样。因有低氧血症及肺淤血,呼吸多浅而快。一旦发现上述各种临床表现,均说明病情加重,应速报告医师并积极协助抢救。
1.2.3对症护理 心源性休克以急性心肌梗死所致者最多,当梗死面积超过左心室肌40%时,极易发生休克。心前区剧痛易导致休克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可用度冷丁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但必须注意副作用,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二氧化碳张力增高及心动过缓等。休克病人可存在程度不等的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半开放面罩吸氧,使氧分压保持在9.3~16.0kPa(70~120mmHg)之间。严重低氧血症(氧分压<0.7kPa,即50mmHg)或伴二氧化碳潴留者,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氧浓度为40%;对严重缺氧者,氧浓度可提高到60%。心源性休克病人均有血容量不足,约有2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由于呕吐、出汗、发热和进食少等原因导致血容量不足。补液时要作血液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不能准确反映血容量,此时需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才能反映左室功能。若PCWP≤1.8kPa(14mmHg),可给容量负荷。若不能测PCWP,可观察下列指标:如病人仍感口渴,脉搏细弱,血压<10.7kPa(80mmhg),脉压<2.67kPg(20mmHg),中心静脉压<0.78kPa(8cmH2O),尿量<30ml/h,则表明血容量尚未补足,需继续补充。
1.2.4治疗护理 ①休克病人经适当的扩容治疗和纠正酸中毒后仍血压不稳定,末梢循环未见改善,则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在应用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等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和病情,随时调整药物浓度,将血压维持在412~13.3kPa(90~100mmHg)或稍高;硝普钠遇光易分解失效,静脉滴时应避光;若连续使用72小时以上,则应监测血的硫氰酸盐浓度,若超过12mg%应立即停药[4]。②正性肌力药物主要用于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心肌梗死最初24小时 内应避免使用,用药时应进行心电监护,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休克的病人慎用。近年来新型抗休克药物不断问世,应严格按医嘱准确用药,并严密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及时将治疗效果反馈给医师。③采用机械的方法部分或全部代替心脏做功和泵血。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的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经皮体外循环装置,均应按其护理常规进行。④休克早期病人常有烦躁不安、恐惧和精神紧张,故应对病人进行语言安慰并耐心解释病情,尽力讲解疾病的良好预后,以缓解紧张心态,使病人得到安慰。各种操作应集中、轻巧,尽量减少外界刺激,以防引起病情变化。
2 结果
心源性休克患者经临床体色抢救,情好转出院27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
3 讨论
护士应紧急对病人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在便于抢救用药的同时也能随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对外周血压测不到的病人,要及时行有创血压监测,以及时了解血压情况,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漂浮导管检查,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了解心率、心律、体温、呼吸、血压、瞳孔及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的变化;留置导尿,严密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向病人做好健康指导。对由于血液灌注量不足而被损伤的脏器尚未恢复者,应鼓励病人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半流质饮食,注间少食多餐;鼓励病人配合治疗,稳定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度过恢复期。
参考文献:
[1]张洪英,王爱萍. 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3):510-510.
[2]陈爱玲. 老年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32-33.
[3]冯敏芳.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1,09(6):70-71.
[4]刘红,杜秀丽,李海青,等. 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刊,2007,9(3):226-226.
论文作者:张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休克论文; 病人论文; 血压论文; 心源性论文; 脉压论文; 病情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