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认知理论阐释及其干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抑郁症论文,认知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社会,抑郁症的发生正在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因而科学地认识抑郁症的产生机制,并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尝试以认知理论解释抑郁症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提出预防及干预之策。
(一)抑郁症产生机制的认知理论解说
1.贝克等人关于抑郁症的认知理论
贝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理论,其中的“认知”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思维和想象。他认为,认知过程一般由3部分组成:接受和评价信息、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预测和评估结果。贝克以“抑郁认知三联征”、“认知歪曲”、“自动性思维”和“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为核心概念来解释抑郁症的产生。所谓认知三联征,是指个体总是对自我做消极评价、对以往经验做消极解释、对未来做消极预期,即使积极的评价、解释、预期完全合情合理时也是如此;认知歪曲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知觉,在这种情况下,抑郁个体得出的结论会使他们的消极期望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自动性思维指的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维。大多数抑郁症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已存在着这些思维,因为这些思维已成为习惯性的自动性思维。受自动性思维的影响,抑郁个体对特定事件的主观看法和客观实际是不一致的,而个体关于事件主观的解释对情绪反应影响很大。贝克认为,自动性思维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卢克特(Leucht)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动性思维出现的频度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自动性思维在负性自我图式及抑郁症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对抑郁症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贝克理论中的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latent depressive cognitive schema),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准则,往往不为意识所觉察,但它影响着抑郁症者的情感、行为和思维模式。通过分析抑郁症者的认知图式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总是倾向于自我贬损和自我烦恼,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图式习惯于以消极方式组织、解释过去和当前经验,倾向于对消极经验进行归纳,并选择性地接受消极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回避情境中的积极因素。这种认知图式的形成可能与早期经历的创伤性体验有关,抑郁症者功能失调性的认知图式在遭遇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时容易形成消极的自动性思维,使得抑郁症状得以保持、加强或恶化(如无助感、淡漠、自杀观念和内疚),抑郁症状又导致消极性思维增多,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并呈螺旋式上升趋向。
80年代末期,贝克、阿勃拉姆森(Abramson)、塞蒙斯(Simons)等人对认知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改,提出了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使抑郁症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学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认知因素,即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易产生抑郁症的认知倾向性因素;二是社会应激因素,即消极的生活事件。认知因素与应激因素以一种交互作用的方式对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即单一的认知因素或应激因素并不能导致抑郁症的产生。但由于应激事件与情绪、心理问题之间存在着对应性,并不是所有的应激事件都与抑郁症存在着易感性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还有必要研究究竟哪些社会应激因素可以与认知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2.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
自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在1958年创建归因理论以来,一度涌现出大批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琼斯(Jones)、代韦斯(Davis)、凯利(Kelley)和韦纳(Weiner)。其中韦纳提出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是这一认知观点的代表。归因理论有别于有关人类动机研究的其它理论,如最初的本能论、驱力论以及后来的源于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诱因论和人本主义的需要论。它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动机作用的内在规律,突出了认知在动机决策中的重要性。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将归因与动机研究结合起来,成功地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作出认知解释。
就归因方式而言,韦纳等学者区分出了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特定归因乃指具体的、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而归因维度是指原因的性质,如稳定性、控制性。许多学者就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与成败后情绪反应的关系,提出了3种可能的模式[2]:一种是归因情绪的初版模式,这种模式假定特定归因与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直接关系,而归因维度对情绪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种是归因维度中介模式,即假定归因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归因维度的中介作用。第三种模式由韦纳等人提出,称为归因维度附加模式,它认为特定归因与归因维度各自独立地影响情绪。韦纳等人认为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一般是按照努力、任务难度、能力和运气这4种因素进行归因的,这4种因素可归入内因一外因、稳定-不稳定四个范畴之中,其研究表明:如果把成败归结为内部原因,如努力程度、能力大小等,成功时会使人产生满意和自豪的情绪体验,失败时会有内疚和羞愧的情绪体验。如果把成败归结为外部原因,如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好坏等,成功时会使人产生意外和感激的情绪体验,失败时会觉得事出偶然,运气欠佳。把成败归结为外部原因时,无论成败都不会使人产生太突然的情绪体验。早期的归因理论没有直接对抑郁症的形成进行解释,但他关于情绪产生的解释给我们以启示;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塞利格曼(Seligmen)和阿勃拉姆森(Abramson)等人借助源于动物实验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结合归因理论,提出了抑郁症的习得性无望理论模型。其含义是,当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个体将消极的事件解释为由其自身内在的、持久的、整体的原因引起。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为他人的、局部的、暂时的,这与正常人群的归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阿勃拉姆森把“个人无望”理解为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性机制,个体间的归因方式虽存在着差异,但总体而言,每个人的归因风格相对是稳定的,塞利格曼将归因风格划分为两种:乐观的归因风格和悲观的归因风格。他认为,抑郁症者的归因风格基本是悲观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认知理论对抑郁症产生的一个基本解释是:认知和思维方式是抑郁症产生的关键,抑郁症是消极认知方式的结果,而且抑郁症者的消极认知方式是一种自动性思维,即这种方式已成为他们认知事物的习惯性方式。抑郁症者一般倾向于将失败认知为自身因素所致,而将成功认知为外因促成,并对未发生的事倾向于做悲观性预期。但认知因素和社会应激因素间的关系如何?它们怎样对抑郁症的发生作用等问题还有待验证。
认知理论虽然提出了与抑郁症产生有关的认知因素,但人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认知因素和抑郁症的因果关系并不十分肯定。有抑郁性认知因素的个体并不都产生抑郁症,而有些抑郁症者没有抑郁性认知。因为抑郁症和认知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还缺乏明确的研究成果来证实,因此究竟是抑郁症导致了抑郁性认知,还是抑郁性认知导致了抑郁症,尚不能定论。再者,究竟是哪些方面、哪些内容的抑郁性认知会导致抑郁症也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二)抑郁症者认知、归因偏差产生原因分析
虽然认知理论为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途径,但由于90年代前人们很少对抑郁症的社会、认知因素作纵向的研究,这就使得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降低,因为横向研究很难确定消极的认知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否先于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就不可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因果关系推论。90年代后有人开始用纵向研究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因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这些纵向研究发现,对消极事件原因、结果和自我的消极推论和归因与负性生活事件相互作用可能预测抑郁症的发生。
无论是一般人群还是抑郁症人群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认知和归因方面的偏差,但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群的认知偏差不是自动出现的,它们往往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因为就社会个体而言,其心理状态始终会受制于所属的群体,时而平衡,时而不平衡。不平衡,即意味着稳定状态被打破,长期的不平衡会使个体身心不适,因此,从趋利避害的原则看,维持平衡是心理的自然需求,为了达到平衡,一般人群有时会尝试以各种于已有利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行为,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归因的偏差。一般人群的归因偏差方向是,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程度和个人品质等),而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这种归因偏差能达到维持自尊心的目的,求得心理的平衡,因而起到了自我防御的功能,有利于保持心理的健康。抑郁症者的归因偏差方向则与此相反,他们的偏差是由于“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而产生的,其具体表现是,面对失败时“过高估计内在因素”,倾向于从自身寻找失败原因而忽略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且抑郁症者往往给自己确定几乎难以达到的过高目标,致使他们不自觉地必须体验失败及失败导致的不自信,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对周围环境和未来的消极评价。有研究证明,对负性事件的内部归因与EPQ中的精神病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对负性事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归因与EPQ中的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
抑郁症者认知和归因偏差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一般的社会中,社会规范通常鼓励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强调内因起主要作用,不鼓励过分强调外在因素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规范实质上助长了内在归因倾向。从知觉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来分析,不难做出这样的推断,在一个环境中行为者比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更为突出,因此人们容易只注意行为者而忽视了背景因素和社会关系因素,因而旁观者对成败得失做评价时也往往更强调当事人内在因素的作用,他人的评价对于个体自我概念、自信心及认知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体的人格特点是导致认知和归因偏差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抑郁症者多为内倾性人格,内倾牲人格对环境影响(如社会规范及他人的评价等)更具有易感性,因此所受到的影响也较大,而且这种人格特点容易使人在归因方式上选择“过高估计内在因素”。早期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认知图式、认知方式、归因习惯的形成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儿童通过与他人特别是父母交往的早期经历学习构建现实世界,早期的不良经历会导致适应不良的态度和信念,而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归因方式也会通过模仿父母得来,特别是通过成功或失败后父母的评价方式得来。研究表明,采取拒绝、过度控制、负性情感教养方式的父母容易培养出低自尊的儿童,这种低自尊会起到中介的作用,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适应不良的认知方式和抑郁症相互影响、相互强化。
(三)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抑郁症干预方法
1.归因训练
从以上理论分析来看,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与客观现实联系起来,认为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就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改变个人的自我归因方式,进而改变其后继行为。因此,对归因方式进行训练的想法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归因训练可以改变归因方式,而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行为的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进一步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活动中反映出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方法,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随之也就能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并最终达到干预抑郁情绪以及抑郁症的目的。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稳定性方面的归因与未来成功有直接关联。如果将失败结果归于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原因时,个体就难以克服内、外障碍,行为效能感降低,对未来成功失去信心,期望继续失败,因而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抑郁情绪中;反之,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时,个体就有信心改变失败结果,行为效能感提高,成功的期望增强,个人的情绪也趋于乐观。在归因训练中通过把握任务内容和难度提高成功期望、行为效能感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如安德鲁斯等人曾对158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该训练采用“归因疗法”,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足,共进行了60次训练,研究结果表明,着重于“努力”方面的归因训练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2.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是20世纪60年代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以矫正不良认知或功能失调性态度为主要目的,其理论假设是:人的情绪及行为改变与认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改变抑郁症者的不恰当的认知方式,从而达到改变抑郁情绪的目的。治疗中主要针对抑郁症者各种歪曲的信念、期望、评价以及对不幸与责任的归因问题。目前,认知治疗方法已逐步形成两大流派——认知分析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前者是在认知治疗的基础上借鉴和应用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后者是在认知治疗过程中强调应用治疗中的一系列行为矫正技术。临床对比研究证明,认知治疗在帮助抑郁症者提高自己对现实的认识能力,改变对自我、周围环境和未来的歪曲和否定的态度,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主观上的抑郁情绪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标签:认知理论论文; 抑郁症自我疗法论文; 情绪理论论文; 情绪和情感论文; 情绪认知理论论文; 归因偏差论文; 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抑郁情绪论文; 消极情绪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基本归因错误论文; 抑郁症自杀论文; 抑郁状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