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开展“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设想初探
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教研保障中心图书馆 崔云 程卉
【摘要】 从理念机制、资源内容、推广模式、智力支持等方面分析了军校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然后从选书内容、选书主体、获取途径、课程结合、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推行设想。
【关键词】 军校;新生共同阅读计划;设想
“新生共同阅读计划”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推广项目,近年来在美国高校中逐渐普及。该计划采用“共读”的方式,以构建学校成员的“共同体意识”和推进学生投入校园生活及学术研究为目标,成功获得了参与者与社会大众的热捧。
军校作为培育国防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聚焦实战、培育优秀军事人才的同时,也担负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推进现代先进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同样,在第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当下,“新生共同阅读计划”为军校同样提供了一个人才培养的有效切入点。
强化日常监督,当好维护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建立三报备机制:一是全市重点岗位人员通过平台及时报备个人婚丧嫁娶、出国(境)等重要事项;二是各单位通过平台专项报备“三重一大”事项;三是各单位定期报备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等事项。今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上报重大事项200余项,目前已全部审核。各单位通过平台上报“三重一大”事项400项,已审核260项。通过日常嵌入式监督,强化基层党委和纪委自觉履行“两个责任”,增强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同时,基层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以此为工作抓手,前移了监督关口,延伸了监督触角,实现常抓长管。
一、军校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分析
目前,军校阅读推广活动主要依托图书馆、学员社团及部分学员队开展,其中,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作为军校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部门,担负着重要职责。在阅读推广的时代大背景下,军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也逐渐改变“重输出、轻吸收,重形式、轻内容”的传统推广模式,将“为读者找书”与“为书找读者”由零散单一的浅表性工作,转向注重品牌特色建设,深度挖掘潜在需求,增强前瞻性服务内容,由被动需求转向主动引导,确保和提升活动吸收率。在以图书馆为主动牵引的推广活动逐渐回暖的同时,军校阅读推广仍存在不少需要着力改进的地方。
(一)认识有余,机制不足。近年来,军校阅读推广活动成绩有目共睹,以图书馆为主力推手的推广活动虽然萌生了“走出去”的观念,但由于缺乏“互联网+”的理念,缺乏全盘规划及整体部署,并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情怀和氛围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阅读推广活动缺乏相应的监管及评价机制,履职部门的工作流程及投入产出比缺乏量化评定,从而导致部分活动收效甚微,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服务吸收率不高、用户满意率低等负面影响。
江河湖海,可能“何”天生要比“胡”小一些,我认识的女孩子都是姓何居多,岛上最漂亮的一个姑娘叫何禾。这里的名字都是单名,是因为这里的风大,单名更好喊,而且这里的姓氏少,所以大家都习惯了只喊后面的名,站在楼上一扯嗓子,整个岛几乎都能听见。我就叫“生”,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禾”。因为何禾漂亮,所以在放学的路上所有的男生都喜欢和她玩闹几下,她走路又慢,所以回家总晚。至于我的邻居兄弟胡来和胡去,因为名字比较纠缠,就会麻烦些,反正我老听到他们的妈妈在那里喊:快来,去。去吧,来。
(二)资源短缺,内容同质。目前,军校阅读推广活动主要在学校资源宣传推介上下大工夫,特别是图书馆,主要精力投入在馆藏资源的基础建设及宣传上,而与地方综合性大学相比较,军校专业特色明显,用户相对集中,从而产生用户需求同质化倾向十分突出的特点,这在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明确导向的同时,也有可能产生推广服务挖掘深度不够,方向单一等趋势,从而限制了活动自身的纵深发展及可操作性。
(三)活动模式呆板,智力支持不足。新媒体的兴起,使得阅读推广活动借上了“数字化”东风,受军事特色的管理机制及传统推广模式的影响,军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创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技术上的相对紧缩,引起推广活动模式相对单一,从而形成灵活不足、呆板有余的窘况。
(一)择优慎选,确保共读书目物美质优。1.选书内容标准化。“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物质基础是共读书目,选择适宜的书目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因此,建立一系列高标准、严要求的选书标准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实施者的阅读方向及项目的整体目标。一般情况下,高校在书籍选择上可以倾向于那些价值高、涉及领域多、受众者广的图书,对于出版年代比较近的现象级图书及年代久远的小部头古籍,也可能会列入考虑范围。基于军校共读计划而言,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军事题材类的书籍,对新学员更快了解并熟悉军营生活,加速对自身军人身份的认知和接受也会有一定帮助。2.选书主体多元化。“新生共同阅读计划”实质上是同中存异,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必定会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通过阅读与讨论,让思想活跃并流动起来。这样一项站在开放互动层面上的阅读项目,其供选书主体也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一言以蔽之的一家之言。对于军队院校而言,“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书目遴选者除了具备完善知识学识的授课教员,还应当参考主体学员的相关意见,同时作为参与到学员日常生活管理的学员大队长及教导员的意见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对于处于学员管理第一线的队长及教导员们,他们常年与新老学员同吃住,不仅对老学员的心理及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们对新学员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需求也有较为贴切的预设,他们亦师亦友更容易营造出既有军营特色又有关爱如家的和谐氛围。同时,作为构建书香校园的主力军——图书馆在共读项目上更是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凭借海量馆藏资源的优势,借助具备专业信息素养的馆员,图书馆应当在共读项目上积极作为,主动出击,献策献力,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及实施保驾护航。3.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专门读书软件及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文献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生共同阅读计划”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及平台优势进行,方便新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与思考。对于军校新学员而言,由于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规定,他们接触网络媒体及电子设备的总体时间少于地方大学新生,使用这种软件与平台的机会不多,获取资源渠道较少,因此还需要通过军校图书馆进行保障。军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保障部门,应当尽可能满足共读计划中的文献、设施及人力需求,设置专人专项保障“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将共读项目列入图书馆年度工作及阅读推广活动的大项中去,积极推进该项目顺利实施,确保项目的可续性发展。同时,军校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室、军民网电子资源室,为新学员提供电子阅读的渠道,这既为学员提供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也使校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探索,提高服务吸收率。
二、军校开展“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几点设想
随着文职人员制度的日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文职人员逐步充实到军校各部门中,为其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传统的以图书馆馆员为主力的阅读推广活动,虽然因为文职人员的参与而产生了一些量变,但是对于推广活动的整体发展趋势而言,依旧是缺乏专业性能较强的智力支持。无论是专职专业的图书馆馆员,还是课余运作的学生社团人员乃至部分教职员工,其阅读推广的知识储备及能力素养专业性不强,规范性及标准化的缺失导致推广服务开展的持续性受限,阅读推广工作的蜕变仍需时日。
(二)悦读畅论,注重阅读与新生课程有机结合。美国的“新生共同阅读计划”是通过与新生课堂的有机结合,使新生在与其他师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想交流与碰撞,“因而能产生整体联动效果,使每一位新生都能通过阅读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新生在参与、讨论及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培养共同体意识。”走进军营,服从命令便是军人的天职,它构成军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特有节奏。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要求一切统一,军人共同体意识的萌发同样需要被动引导和主动自发相结合,除了日常训练及思想教育外,相关军事专业课程也会涉及。部分教员在授课时已经将检索资料、探讨课题纳入课业学习的课时中,这在一定意义上与共读形式相仿,有助于学员开拓思维、加深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继续保持,同时将以阅读为中心的系列活动与新生课程及课堂有机结合,实现读与学、思与辩的交流与碰撞,让学员在阅读中真正体会快乐并收获智慧,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军人的共同意识,培育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文武将才。
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并强调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
(三)建立制度,确保共读计划长效稳固。目前,军队院校的阅读推广活动,多采取依托图书馆及学员社团开展,实践探索形式多为读书节活动、阅读季推广、讲座论坛、导读活动等,虽然形势不乏多样,但缺乏相应的宣传、监督及评估机制,活动收效缺乏量化评估,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时效短、活动密、收效少的特点。基于此,军校应当加强阅读推广的制度建设,不仅仅要在图书馆设立专门推广机构,还应在全校层面上设立例如“新生共同阅读委员会”之类的专门机构负责共读计划,从活动策划、宣传推广、具体实施、效能评估等多方面建立“新生共同阅读计划”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调动学校各部门各层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活动落到实处,实现阅读推广持续有效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展君.美国高校"新生共度计划"——对于我国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借鉴[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2):57-64.
[2]吕雪梅.美国高校"新生共同阅读计划"及其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