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冯亮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

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念贯彻,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房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是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施工理论是针对建筑行业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提出来的,起到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的目的。绿色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文重点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地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显现就是绿色施工,它的原则是环保优先,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追求环保、高效、低耗等,统一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施工理念。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体现施工过程中环保、降耗和增效效果。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和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实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绿色施工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在遵循清洁生产和减物质化生产的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开展绿争施工绿色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从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从自然界获取的,科学合理的运用节水技术。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造型要素需简约,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回收和利用材料予以使用,提高建筑施工空间的利用率,控制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环境的影响。

2、绿色施工技术的评价方法

2.1绿色施工技术评价原则

2.1.1清洁生产原则

清洁生产是指既满足生产的需要,又可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它谋求将生产排放的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求减少环境负荷。

2.1.2减物质化原则

减物质化原则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包括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循环再生利用原则。减量化原则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

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再使用原则是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2.2绿色施工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由六个方面来进行施工方案的绿色评价:材料消耗量指标;能源消耗量指标;水资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对周边环境安全影响;噪声、振动扰民。

2.3绿色施工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

常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专家评分法、敏感度分析法、灰关联度因素分析法、多因素模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靠性分析法等。

3、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体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工程为新建回迁楼,总建筑规模约45万m2,为36栋7~12层住宅楼。

3.2室外雨水利用方案

项目中设计多为下凹绿地形式,有利于雨水下渗,减少雨水径流排放。因地下车库占地面积较大,按二星级要求每100m2至少种植3棵乔木,车库上覆土在2m左右,既要满足种植数量,又要保证成活率,还要做出下凹式绿地,是个较难解决的技术课题。

设计图中车库上部除防水层、保护层、找坡层外,还设有单排水系统方案(凸点向上)。通过分析车库所处位置、长度、宽度等条件,凸点向上排水系统方案表面可将含水量饱和后的水排除,但因找坡坡度不大,若水在排水系统局部积聚没有有效的排水及透气循环系统,深根植物会因涝害死亡,也不能起到真正的蓄水功能。将排蓄水系统与单排水系统对比,发现排蓄水系统提供畅通的层内构造空间,满足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排放强度要求,适合依靠积水自重达到自由排放,能实现一定的蓄水效果。方案对比情况如下:

两种排水系统在回填土后的效果对比情况。由图可见,单排水系统设有的土工布,其没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实际有效的排水空间部分会被土填实,降低排水效果。排蓄水系统支撑面较大,能够承受450kPa的高强度抗压,不会因土工布覆土后下陷过多阻塞下部排水通道,也不会因土工布抗拉力不足而撕裂,使土进入排水通道。

3.3楼板及电梯隔声方案

(1)楼板隔声方案。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经分析论证采用在起居室、卧室及餐厅的分户层间楼板上,铺设5mm厚的单面凹发泡聚乙烯橡胶减振隔声垫板方案。单面凹发泡聚乙烯橡胶减振隔声垫板施工应注意:垫板凹面向下;相接处应为齐缝,接缝处上面用宽度50mm胶带纸,齐缝中心线密封;垫板四周与墙体交界处采用建筑胶将其粘贴于墙上。

(2)电梯隔声方案。电梯井道墙体与户内卫生间、厨房及部分起居室相邻,原设计采用轻钢龙骨水泥压力板内设50mm厚A级岩棉。对于小户型原方案势必占用室内空间,不利于厨房、卫生间粘砖,需对比优化方案。若采用楼板隔声方案施工,材料厚度至少要50mm才能满足绿色建筑隔声要求,且防火等级须为A级,减振板不满足防火及厚度要求,经比选采用玻璃纤维针刺毡井道隔声方案。材料无毒无害,主要成份为硅化物无机材料,经特殊轧针机器缝刺而成,与传统的玻璃棉、石棉制品相比,不含黏结剂,其耐热、抗张拉、耐火(燃烧等级A级)、耐腐蚀、吸湿率低、伸长收缩率小、电气绝缘性好、强度高,同时可替代采暖与不采暖房间分隔墙上的保温砂浆。测算井道黏贴20mm厚针刺毡,在电梯开动时起居室内检测噪声值为33dB,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3.4控制建筑扬尘

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天气“察言观色”,这样会对建筑扬尘进行控制,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例如,在刮风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搬运施工材料,因为在风力的作用下,粉尘会大面积的扩散;本次工程中,现场配备数码相机一台,并砌筑三处扬尘检测台,进行扬尘检测,场地内不定期进行清扫,清扫时楼面采取洒水措施,控制扬尘。结构施工期内模板内木屑、碎渣的清理采用吸尘器吸尘。对易产生扬尘的垃圾、建材进行覆盖处理,同时建筑外架也采用密目式全封闭安全网。此外,采用预拌砂浆等措施,减少现场产生扬尘。

4、结语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缓解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有效措施,所以当前正在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施工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资源,降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保证绿色建筑的基础与基本途径。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优化的创新开发,是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

参考文献:

[1]常晓东.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4,(36):116-117.

[2]马东升.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13):72.

[3]钟江志.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和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11:108-109.

论文作者:冯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冯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