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卧佛镇中心小学 安岳 642350)
【摘 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也就是阅读者内心的“场”已和文字材料融合在一起,自然能体味出文字背后的深意。“阅读场”,则是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读者内心世界发生的一种作用——共振、共鸣。当阅读者内心的“场”在阅读时被文字材料激活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画面、动态的世界,就能更轻易地读出会心的微笑和感动的泪,留下深刻的记忆。良好的阅读场的形成,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场 整合策略
一、充分利用好构建阅读场的最佳时机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是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相对于其后进行的第二课时,它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自悟性三大特点。第一课时要了解许多第二课时的前期基础知识,如生字词的字形、字音、释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这些都是阅读理解的基础。第一课时的学习要运用许多工具,如查字典、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等,这些都是进行有效阅读的保证。第一课时之后,有了学生的自悟,才有讲解的基础,更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由此可见,第一课时是构建阅读场的最佳时机。
而中年级的语文学习,正是孩子语文学习全面铺开的转型期。研究中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读准读顺课文,进行扎实的词语教学,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几点是重点和难点。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策略时,就要根据重难点,了解学情,因课而异、因材施教,在有限的40分钟内,确切了解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教师的语言、文本的材料、学生的学习体验,抓住最佳时机构建阅读场。
二、整体通读是构建阅读场的主体思想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进入一种真正的阅读状态,从而达到进入第二课时(深入品悟文本、习得语用方法)的“临界点”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简化教学环节,以最简洁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沉浸在通读的境界里,读、思、品、评、议、诵……循环往复,读通读透。
第一阶段读书,是初读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感受作者的用词习惯,会遇到新的句型和新的表达方式。这些新知会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阅读困惑,学生的阅读思绪被打断,使之对课文内容不能很快形成一个清晰的、连贯的完整认识,书读得不流畅是正常的。在初读的时候,安排词句的学习正是时候。
第二阶段读书应该安排在词语学习之后,因为对词句的正确感知会将读书水平带上一个台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的读,既能使学生体会词语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在文章句段中的呈现方式、构建方式,又因为基本扫清了词句读音和理解上的障碍,学生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关注文章的内容及其前后联系,阅读思绪连贯了,课文也就读得流畅了。此时再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第三阶段读书,最好安排在质疑问难环节之后,或者放在教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时。在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应是第一课时精要的教学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当的取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的剖析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潜心揣摩,体味其中滋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内化。
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是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训练过程,以此对文本进行整合。
三、整合策略是构建阅读场的基础力作
扎实的词句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把词句教学抓实抓细。有效的整合词句教学不是再次机械地读读认认写写的教学,是要能够根据不同词句的结构、表达及应用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感知,点石成金,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为构建阅读场打下扎实的基础。
1.聚焦主旨,从文眼、关键句处整合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挚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易于提炼出话题。教学课文《詹天佑》时,可抓住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设计一个话题: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2.聚焦异同,从“比较”中处整合
对一些采用类比的手法写成的课文,抓住其比较的内核,也有助于提炼出主问题。如课文《出色的老师》,可紧扣我经历的两件事,从地点、内容、行动和决心四个方面,比较两次“因为公德”的“同”与“异”。如:研究课文中两次公德”的不同和相同,你有什么体会?这说明了什么?
3.聚焦习题,从解题思路处整合
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提炼主问题的启示。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战士们在潜伏时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邱少云在火中是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据此可提炼出主问题:“纹丝不动”重要性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4.聚焦线索,从课文的情节处整合
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曲折,若以“线索”提炼,便可化繁为简、条理清晰。草船借箭的线索:造箭→问箭→借箭→交箭,据此可提炼主问题:诸葛亮“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何处?由此可见,线索在串连内容方面有重要作用,有些课文的线索能把头绪纷繁的课文条理化、简约化,这对于提炼主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用不同的方法建构阅读场的“土地”整合工作,有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学生经历整体把握文本,通读文本,达到阅读的“临界点”,便为构建阅读场建立了可以依托的载体,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品悟给力和语文素养得以大力提升。
论文作者:熊中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课文论文; 课时论文; 学生论文; 词句论文; 线索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纹丝不动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