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至县司竹初级中学 710400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强调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技巧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是当前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必须将课改推向高潮,探索语文阅读教学规律及方法技巧,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益奠定基础。
一、自读引领,扫清障碍,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例如《春》是一篇文质优美的写景散文。教师运用计算机课件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其结果就显得比较乐观了。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仿佛已置身于美景之中意犹未尽之时,再学习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欣赏课文中作者笔下的春,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问题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思维去理解各种问题。
例如,就《春》中描写各种果树开花的一段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做一个推理:春天花繁,秋天才会果盛;“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写的是果实,要说的还是“花繁”。当学生兴趣盎然之时,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字词典,扫清字词障碍,利用圈点批注法,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二、略读督导,发现问题,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如《河中石兽》一课,我设计制作了一套二维动画软件以辅助教学。剖析石兽怎样会向上游运动,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用了观察实验演示的方法来开展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我先提出:石兽怎样会向上游运动的?然后先让学生从“蒙上眼睛”、“封住嘴巴”、“塞上耳朵”三个方面动手在课件中的实验,接着让学生边听、读,边看有关水流与石兽的影片演示并思考问题,并要求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石兽怎样会向上游运动的?要求学生运用物理学的知识来结合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真的解决不了,就会让他们在一环节中解决此问题。通过反复训练,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教育的一大创新,它不仅仅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探究性学习的两大中心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强调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引导,慢慢发现、探究、解决、回答问题。
四、学会迁移,巩固提高,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必须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遵循阅读基本规律的统一。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例如,朱自清的《春》在写到春雨时说了一句“可别恼”,可就这句话提问“‘可别恼’中的‘恼’。恼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要恼”,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文中,即“恼”的是春雨“一下就是三两天”;“为什么不要恼”?因为文章紧接着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有这样美的“雨景”,为什么还要恼呢?确立文中有答案的问题,其实是为学生的回答划定了一个范围。其次,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切忌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可以解决。
例如就《春》的最后三段文字提问:“最后三段运用比喻描写了春天的哪三个特点?”学生具备了比喻的知识,完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高扬新课改,共奏奋进曲,钻研新课标,学习新教法,打破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电子白板及其它电教设施,将光电声图融为一体,为学生奉献一堂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激人奋进精彩的语文课,为使我们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境界而努力!
论文作者:何早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的是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春雨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