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第一人民人民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目的 探讨拜糖平、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理想治疗药物。方法 收集2014 年 4 月至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0)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n=40)使用拜糖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值(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INS)、餐后2 h胰岛素(RPG)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为6.48±0.75 mmol/L,对照组为7.85±0.81 mmol/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BG为10.35±1.31 mmol/L,对照组为12.39±1.29 mmol/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Alc为9.04±1.21 %,对照组为9.22±1.33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NS为8.61±1.17 mIU/mL,对照组为8.87±1.09 mIU/m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PG为40.53±5.14 mIU/mL,对照组为41.81±6.21 mIU/m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且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分泌水平的效果相当,但是二甲双胍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方面效果优于拜糖平,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拜糖平;二甲双胍;老年;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体内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障碍[1],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90 %的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拜糖平和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均为临床上常用的2型糖尿病治疗要去,为了进一步研究两种药物在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 4 月至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 例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40 例患者使用拜糖平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11 例,年龄61~79 岁,平均年龄72.38±4.28 岁,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5.95±1.57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62~78 岁,平均年龄62.57±4.31 岁,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5.64±1.6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临床宣传教育,合理安排饮食,加强机体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即二甲双胍,口服,0.25 g/d,tid,对照组患者使用拜糖平进行治疗,及拜糖平,口服,50 mg/次,tid,服用时和前几口饭一起嚼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值(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INS)、餐后2 h胰岛素(RPG)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各项指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和PBG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值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拜糖平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同时于α-葡萄糖苷酶发生可逆性结合[2],降低了体内多糖、低聚糖的分解,延迟了葡萄糖的吸收效果,从而发挥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线降糖药物,其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3],从而有效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肝脏葡萄糖输出量减少,同时降低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提高了外周组织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两种药物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是临床应用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NS和RP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无明显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PBG和HbA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疗效显著;再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PBG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要优于拜糖平。
综上所述,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且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分泌水平的效果相当,但是二甲双胍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方面效果优于拜糖平,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媛,孟姝含,霍珊,等.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74-1375.
[2] 唐焱,陈富民.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17(16):18-18,36.
[3] 杨睿,张先明.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医疗,2014,22(08):105-107.
论文作者:张圣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药物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