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朱萍

赣州市人民医院 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依照不同的护理方法,把所用患者随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5.1±6.7)分,其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8.7±6.9)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结果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增加其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的参与治疗工作,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恶性肿瘤;应用效果;护理

前言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对患者的身体将康的影响较为严重,恶性肿瘤会侵蚀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导致患者的身体越来越弱,随时会发生不可逆的病变[1]。癌症是恶性肿瘤中最严重的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患者癌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时的去医院体检[3]。笔者为了探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自展开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依照不同的护理方法,把所用患者随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为36~8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7.3±4.7)岁;病程为3~10年,平均病程为(6.7±2.3)年。观察组有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为39~8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7.1±4.3)岁;病程为3.5~11.4年,平均病程为(7.6±2.4)年。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批准,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皆具知情同意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主要的病理资料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分别进行探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入院后,为其介绍病房,进行疾病宣教,按时用药,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护理的开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切身保护患者利益。①在患者入院后,积极地为患者进行疾病宣教,以增加患者对恶性肿瘤的认知度,不至于过于盲从,积极的为患者介绍其居住环境,以减少其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提升患者的安全感。②积极的鼓励患者,帮助其调节负面情绪,以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自身的情绪对其疾病的恢复有着关键作用,医护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关注到患者细微的情绪变化,积极的鼓励,干预。③积极主动的安排患者家属来看望患者,给予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帮助其建立信心,使患者得到关爱,降低患者的孤独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进行统计、比较。根据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4]对观察组和对照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展开评定和比较,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题目,分为1~4级,将其换算为0~100分,SDS评分在51分以下的称之为抑郁,SDS评分与患者的抑郁程度成正比变化,评分越高代表患者抑郁程度就越严重,SAS评分在50分以下称之为焦虑,SAS评分与患者的焦虑程度成正比变化,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程度就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和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X2进行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5.1±6.7)分,其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8.7±6.9)分。观察组的结果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2两组产后SDS和SAS评分的变化[n(分)]

3.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悲观、抑郁的负面情绪较高,会严重阻碍正产妇的工作,正确的对其情绪进行疏导,能够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5]。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情绪的愉悦,心情的稳定,以促进其整体状态的稳定,积极地进行锻炼、运动,以改善患者的体制,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改啥奴良生活习惯[6]。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5.1±6.7)分,其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8.7±6.9)分,对照组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7.1±6.8)分,其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5.7±6.1)分。观察组的评分和对照组相比,结果略低,(P<0.05),由此可见,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行,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配合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增加配合度,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的关怀、信心的建立有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建议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晓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5(8):94-96.

[2]李蕊.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298-299.

[3]张彩滨.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18-2520.

[4]陈志玲.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12-113.

[5]牟楠.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64-166.

[6]吴晓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245-246.

论文作者:朱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