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民族大道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
摘要: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生态文化,但作为其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的草原,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以克什克腾旗的典型草原生态作为研究个案,调查贡格尔草原的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其草原生态环境严重破环与草原文化逐渐凋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环境;草原文化;文化生态学
一、研究背景
历史发展到今天,草原文化和草原生态环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和危机。当现代文明中急功近利的一面逐步渗透到草原文化中,当牧场衰退,牧民面临新的抉择时,失去的不仅仅是牧民心中的天堂,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失重。“天人合一”的观点与当前的现实似乎越来越格格不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超载放牧,盲目发展旅游,从而导致生态失衡;为了追求一时的财政收入增长,而在草原上无节制地开发煤油、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等,不一而足。近年来,贡格尔草原沙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草原文化尤其是游牧文化受到很大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等平台,研读一些关于生态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文章,形成对草原生态环境和文化关系初步理论体系,获取有关、有效的资料,为后期的调查做准备。
(2)专家咨询法:咨询相关专家及教授,找准研究角度,了解更多深刻的观点和看法,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3)访谈法:在田野调查中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了解贡格尔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及长久性,生产方式的局限性等。
三、理论阐述
(1)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
草原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文化,即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从广义上看,有草原自然风光,民间舞蹈及音乐,传统戏剧,民俗杂技,传统手工技艺等。从狭义上看,有独具特色的蒙古包,那达慕大会,蒙古族婚俗,民族乐器马头琴等。
(2)草原生态与草原文化决定论
生态人类学分为两大类,即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和互动论。环境决定论认为,文化形式的外观及进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文化决定论,反之。文化特征是在逐步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特征受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大于另外一些特征所受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草原文化产生影响。反之亦成立。
(3)草原生态与草原文化互动论
互动论认为,文化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文化和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有时文化显得比较重要,有时环境显得比较重要,有许多互动观点的概念界于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两个极端之间。一定的文化是从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的载体。生态人类学家认为,环境对文化特质发展的影响很大,当草原生态环境被破坏殆尽的时候,草原文化就不将存在而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
四、现状调查
(1)生态环境
贡格尔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东部,是一个以保护天然草原向荒漠过渡植被带、珍稀鸟类、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0万亩,以蒙古高原特有的碱草和针茅草为主,野生中草药、植物有70多科500多种,野生动物150余种,其中丹顶鹤、天鹅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有37种之多。每年的六至十月份,广袤富饶的贡格尔草原碧草连天、繁花遍野、河水清流、百鸟鸣唱,被人们称为“自然花园”。近年来,克旗各族人民一直致力于草原建设,发展草原文化。但总体来看,退牧还草、风沙源治理、湿地挽救、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工程覆盖面仍然较低,70%以上的草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主要牧区草原超载率仍在30%左右,部分地区的牲畜超载率甚至达到80%。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草原沙化、盐渍化、石漠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草原生态呈现“点上好转、面上退化,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贡格尔草原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草原生态变化的因素如下:建立生态镇工作力度不够。有些干部群众缺乏创新能力,引导人们转变观念、科技致富等问题上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环保技术不够成熟,缺乏环保人才,环保方面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创建资金缺乏保障,尽管政府制定了多项惠农惠牧政策,强调财政所在资金、项目方面加强协调,集中向生态镇建设倾斜,但由于具体措施不到位,专项资金使用较为分散。资金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生态镇建设的顺利开展。牧民的生态意识薄弱,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养畜的概念,对新牧区的政策、市场信息等不能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接受,严重制约了牧区社会的发展,牧户大多数仍处于靠天养畜的传统经营阶段,舍饲圈养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
(2)草原文化
随着草原环境的发展变化,草原文化也在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草原环境破坏,耕地用地等农耕文化的思维局限着游牧文化的发展,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搞旅游开发,草场退化现象严重,草原保护和传承的意识薄弱。二是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政府缺乏资金支持,草原保护和传承的措施不到位,牧民中高达95%的人是借高利贷,因为其投资高、收入低而不愿意放牧。三是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四是草原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文化市场疲软,开展文化活动资金匮乏,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五是缺乏开展草原文化体育活动的资金。每年要求开展的文体活动场次多,由于缺少活动资金,给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六是人才缺乏,游牧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重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艺人的减少导致了牧羊歌和蒙古长调的减少,游牧文化越来越单调。
五、关系分析
关注生态是草原文化的灵魂,草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草原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注重和谐、崇尚自由。正是草原文化中所包涵的关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使得草原文化虽延绵千年却历久弥新。当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人类开始寻找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出路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生态文化,草原文化以其内在的生命张力为拓展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可见,当草原生态环境被破坏殆尽的时候,草原文化就不复存在而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贡格尔草原文化的逐渐凋亡与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环息息相关。
(1)草原环境是草原文化的孕育者
地理环境是孕育草原文化的自然基础。每个民族都生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这些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由于自然条件是提供各民族成员生存的基础,因而,每个民族都必须与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磨合适应,按照对所处生态环境的切身体会来构建自己的文化,并借助文化的力量对所处的环境扬长避短,以获取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概括来说,地理环境与物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进行区域划分和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的差异内在地规约了不同民族文化的性质与样式,使得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生态性的本原。
正如草是草原的根本,是马背民族和草原文化的根本,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与关键环节。尤其是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于畜牧,尤为适合游牧,而并不适合于农业,尤其不适合滥垦无度的小农生产方式。没有了草,破坏了草原,以上所说的一切都会消失。牧民之家的采访让我们了解到,蒙古族是“以草为天”。我们调查总结到:在一些地道的土生土长的草原人眼里,草原生态的变化对草原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草场自然退化,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草原上植被种类减少,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等导致了有些文化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展现如草场跑马,射箭,牧羊人、牧羊歌曲等;还有游牧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牧羊歌和蒙古长调的减少,游牧文化越来越单调;草原环境破坏,年轻人又不重视文化的继承发展,文化艺人的减少很多。
此外,我们通过研究草原文化的发展说明:只有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才能有利于草原传统文化的传承,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的载体,载体不存在了,文化将逐渐消失,如其文化局毛局长说的一样:“呼吁党和政府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草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母亲的摇篮受损,婴儿必定遭受影响。草原生态环境就像那个博爱且宽厚的母亲,而草原文化就酷似那个婴儿,二者一衣带水,草原文化应该被母亲保护,被母亲哺育。
(2)草原文化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我们调查到草原文化极力被保护的现状,从而得出了草原文化处于一种凋亡之势的结论。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对策:接受社会捐赠资金,支持草原文化公益事业;建立民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组织国内外草原文化艺术交流;创建草原文化传播平台;评选并奖励为草原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等。但政策中还有部分不足:政府只是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的社会因素之上,忽略了自然因素对草原文化的作用。如果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不进行及时保护的话,那么依附在草原上的文化是不是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用谈传承与发展了呢?
其实,看一些关于草原文化的书籍,亲身体验过真正的草原文化后,我们不难看出:草原文化尊重自然,它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主要是植根于这样三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体系:一是教育体系。在草原民族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占有重要地位,可同“孝”文化、“友爱”文化并列为草原民族的三大传统文化教育主题,这在草原儿歌、谚语、故事、传说中都有体现。二是生产生活体系。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是贯穿于草原文化的主线之一。融入草原,适应草原环境,按四季轮牧,协调平衡人草畜关系——生态理念首先不是作为外在的东西投射到草原民族生活之中,而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流淌在草原民族的血液之中。三是制度保障体系。草原民族利用各种禁忌、习俗和法律法规严禁可能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行为,把保护环境的理念牢牢地建立在各种软、硬约束力之上。
四个草原民族民俗:祭敖包、那达慕、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中也蕴含了很多生态内涵。例如,拜长生天,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在牧场转移时,要顺着太阳绕敖包三圈,或添上块石头,并诵念这样的词句:“耸立两个努图克之间,成为牧场的金色标志,十三座敖包啊,您的人畜都平安回来了。”祭敖包时他们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求地神保佑五谷丰登,牧群兴旺。牧人还向敖包求子,向敖包祈雨,戈壁草原久旱不雨时,有的地区祭祀敖包而求雨,求得牧草繁茂、牧业丰收。除此之外,萨满教也认为万物有灵,土地、山川、丘陵、湖泊等均由各神灵分别掌管,所以蒙古族具有优良的生态保护意识传统,这种传统反对对草原、森林、湖泊、河流的滥垦、滥伐和污染。正是在这种优良的传统意识维护下,在蒙古族的游牧地带,能够保留下来“蓝天白云、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一片绿色净土”的迷人画卷。
草原文化对生态的保护思想是理性的,它注重通过社会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继承和弘扬这些习俗和禁忌中的积极因素,对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会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草原文化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结语
本文对贡格尔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以详细的数据说明了保护草原环境的迫切性,并且从被破坏的草原环境对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引出对其保护的必要性。将草原上保护草原的文化与风俗禁忌逐一列举出来,能够促进人们观念的提升,让大家意识到草原生态环境与草原文化间的紧密联系,而且能够引导人们在发展草原生态的基础上,不要忽略对草原风俗习惯的遵守,保护草原文化,促进草原文化的提升与发展。至此笔者尚才疏学浅,知识的储备还有一定局限,本文在创新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望学者们包涵和指教。
参考文献:
[1]陈光林、吴团英,《草原文化》.【M】.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版,2010.01.
[2]陈寿朋,《草原文化的生态魂》.【M】.人民出版社.
[3]任继周、侯扶江、胥刚,《草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J】草业科学.
[4]刘钟玲,《蒙古族草原文化传统的生态学内涵》.【J】草业科学.
[5]王欢,《草原生态文化与环境教育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
[6]刘云芬、包宗武、包桂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浅析》.【J】.内蒙古草业.2003.01.
2.4.1在稳定辊速的情况下,对比水量对板形的影响
表2通过5组不同辊速下的对比实验,在不同辊速对淬火板形夜存在规律性影响,在辊速为20-35m/min的范围内容易控制淬火板形变形最小。
由表1和表2两种类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确定上下合适水比,在适当的辊速下,可以将最薄6-8毫米厚度钢板淬火板形不平度控制在8mm/2m以下的水平,符合供货要求,具体实物淬火效果见图10
图10板形调整稳定后的板形情况(6mm×2800mm×11000mmQ690D)
后续经过1个多月的不断改进优化,终于摸索出了淬火机设备的调整技巧和工艺参数设置方法,实现了6-10毫米客户试订单的正常供货。
3.结论
(1)对于薄板来说首先要保证钢板上下表面冷却强度相近,还要保证水流喷射角度交叉点在钢板的厚度中心线上,才能保证钢板在经过缝隙喷嘴时上下表面同时发生相变。
(2)淬火机设备在安装或校准的过程中,在保证喷嘴位置精度的基础上,上喷嘴要存在一定的正偏差。
(3)薄板淬火板形控制水量配比是关键。
(4)根据摸索的板形控制机理,配合淬火加热工艺的调整,可以实现最薄6毫米钢板淬火板形在目标范围内稳定可控。
参考文献:
[1]盘国力,姜辉,杨兆根,钱江,宋耀华 超薄规格钢板淬火的板型控制研究[J],宽厚板,2010,16(6):6-35.
论文作者:温粤,刘嘉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草原论文; 文化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论文; 决定论论文; 敖包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