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发展策略论文_王悦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发展策略论文_王悦

华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津塘运营分公司 天津市 300151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正常通车的同时,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并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养护的发展策略,旨在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施工技术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养护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缺乏统一性

在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统一的施工设备,并采取统一施工的方式。就目前的施工现状而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施工设备缺乏统一性,且机械之间的兼容性较差,严重制约着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前进和发展。

1.2部分养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基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而言,养护工作根据不同路段由不同施工方进行养护。由于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严重延长了养护施工周期,还可能会增加施工成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后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由于我国公路施工设备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在业内并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造成部分高速公路工程不合规范。

1.3管理标准缺失

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养护工作涉及面较广、养护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此外,相关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存在缺失,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施工现场较为混乱。由于对高速公路养护没有明确界定和内容规定,导致公路建设和维护工作无法更好地进行。

1.4高速公路养护技术难度大

就目前的施工现状而言,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养护管理难度较大,预计施工周期较短,管理任务繁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速公路的需求不断增多,但相应的技术并未开发起来。就目前而言,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主要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周期和进度,还增加了养护管理费用的支出,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施工事故的频发。

1.5养护管理设计变动较大

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养护管理设计出现较大变动,这样就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以某公路段养护工程为例,因为其施工地段情况较差,在斜道上施工,有着比较复杂的地质结构,涉及到众多的工程项目,如桥、涵、隧等,并且建设方案也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不符合实际环境;在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变更原来的设计,以便与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相符合。

2高速公路养护的发展策略

2.1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首先,需要对养护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找出机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机械设备设计也纳入到监控范围内,从源头上为实现有效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在整个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建立机械设备设施的产品数据库,提高机械设备设施的准入门槛,以此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由于高速公路机械设备系统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整个养护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机械设备,对于设备的质量和规格要加强管理。建立产品数据库,对各类施工设备进行分类和管理,按照品牌、型号等方式,从而实现系统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此外,还需要对应用到的养护设备进行跟踪和记录,挑选性价比高、质量好的机械产品,以此来满足高速公路养护对机械设备的更高要求。

2.2增强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施工单位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人才。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也不断成长和壮大,其中,养护工作分布范围较广,养护技术存在较多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养护施工理念,不断增强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立和完善养护管理规范和标准

建立完善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和标准,实现对养护工作的有效管理。由于我国高速公路领域的养护工作起步较晚,一味追求高新技术,忽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运行现状,可能会导致养护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对养护工作的相关内容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高速公路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高新技术手段,确保整个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对施工中用到的养护设备要进行实时检测,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能够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以此来提高养护工作的施工效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复杂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可见,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4提升养护质量管理理念

将质量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养护工作中去,促使质量管理前期准备效益得到提升,进而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整体效益提升的目的。因此,就需要健全质量管理工作体系,有效协调内部各个环节,项目质量要求能够得到满足,施工人员的个人质量认识也能够得到强化。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要求严格执行合同文件以及技术标准等,设置专门的人员来规范合同文件和优化技术标准,将上级文件精力传达和执行下去,科学施工,执行施工系统质量责任,协调各个环节,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

3养护施工的材料管理

针对公路材料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科学的展开相关思考,并制定有效的强化措施,促使材料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3.1 结合勘察资料,科学选择材料

公路施工会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使得公路的质量和公路的功能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实际的公路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时,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的对地质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存在特殊地质情况,需要对材料的基本性质进行选择,确保材料的性质可以满足工程的基本参数。例如,在进行路基填筑中出现膨胀土的地基类型,可以科学的对石灰进行添加,从而使得膨胀土的性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实现对特殊地基的处理。

3.2 全面的材料检测

公路施工中,需要重视对材料的检测,不能仅仅采用抽样的方式,需要科学的对材料质量检测进行,从而确保材料的质量可以得到控制,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材料检测需要切实贯彻材料采购、材料使用,贯彻在施工的全过程,促使公路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漏检、错桩等情况的发生,规避材料的质量问题。

3.4 强化材料的仓库管理

仓库存储是确保材料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强化仓库管理人员的对材料管理的重视度。需要科学的展开材料的分类工作,将水泥、钢材、集料等进行分开存储,避免材料之间的相关干扰,避免材料发生变性和变质。需要重视材料的防腐、防水等,避免材料在存储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出现变性的情况。

3.5 重视技术要求

公路工程需要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技术保障,在不同的施工技术中,需要不同的材料的,以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为例,需要严格的对混凝土的型号、原材料的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控制,并对钢筋笼的捆扎、钢筋的强度等内容进行检测,从而使得灌注桩施工技术可以得到顺利的实施,实现特殊地基的处理,提高公路质量。

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国际化发展趋势,重建轻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因素。企业管理高素质、企业经营高素质、作业施工高素质,已经成为行业不争的事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高速公路养护无疑是新生的朝阳产业,为高速公路养护管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甄玉婷.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及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0:316.

[2]赵亚辉.关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养护管理高效化的几点建议[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400-402.

论文作者:王悦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发展策略论文_王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