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效应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效应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对策论文,质量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版社毫无例外地走向市场,投入图书市场的竞争中去。市场竞争机制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活力,促使出版社研究图书市场、研究读者,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提高了出版社自身的造血机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图书质量大滑坡、图书结构失衡与品位降低。而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理顺图书价格体制,减轻出版社的经济压力,并制定与市场竞争相一致的出版规划,则是消除这些负效应的有效措施,使图书市场走向以质量为核心的有序竞争。

一、图书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掩盖了图书质量的优劣

在图书市场中,图书是一种信息载体商品,作为载体它是一种物质产品,但就其所含的信息内容,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因此,图书的质量可分为信息质量与载体质量。载体质量指图书的印装质量,它主要由图书物质生产过程的印刷厂完成。信息质量,一是指图书的内容质量,二是指内容在表达上是否正确、无误。图书内容质量主要由智力生产过程的作者与出版社共同完成。图书内容质量是深层次的质量,是图书质量的主体。

在现行图书价格体制下,图书的价格主要是按印张为计算单位确定的,这样,图书价格实质上离开了图书智力生产过程,而以图书物质生产过程的成本为依据。读者要买的是图书的信息内容,而付出的却是图书载体的价格。即图书在市场进行交换时,其交换价格不等同于它的价值,这就掩盖了图书印装质量以外的深层次的内容质量的优劣。这是目前图书市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价格体制,有利于图书载体质量的改善,而制约了图书内容质量的提高。

突出表现在:近年来,我国印刷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大中型,甚至一些小型印刷厂,基本上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步入电脑排版与胶印的现代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印装质量,一批批价格高昂、外观精美的图书投向市场。与此同时,图书的内容质量不但没有同步提高,反而严重滑坡。在那些“豪华”、“精美”包装下的不少图书,却是劣质产品。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对20家中央级出版社23种图书质量抽查结果,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有3种,占13%;差错率在万分之三至五的有5种,占22%。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堂堂中央级出版社,劣质品率竞高达35%,其他地方出版社的图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无可否认,要提高图书的内容质量,就必须在图书的智力生产过程中进行投资,其中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这种投资有时是巨大的。可以想象,如果图书进入市场后,这笔投资因图书价格体制的原因而无法回收、增值,出版社就难以维持扩大再生产,甚至负债累累,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因此,在加快图书市场培育过程中,要扭转以印张价为准的图书价格体制,逐步加重图书内容质量价值在图书价格中的成份,最终形成以图书质量为尺度的新的图书价格体制。这种价格体制有利于出版社大幅度提高图书质量,有利于图书智力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也有利于图书市场形成以图书质量为制高点的竞争机制,真正做到优质优价,优胜劣汰。

二、图书市场的异化,使平庸图书成了图书市场的主流

尽管人们的文化素质不同,有时差距很大,但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及质量评价标准基本一致。因此,凡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质量高的产品,在市场上就能畅销。而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在图书市场上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于读者的文化素质,不同层次读者对不同层次图书的需求与质量评价标准则相去甚远。图书与物质产品这种明显的差别,则导致了图书市场的异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文化素质高的人口所占比例不是太大,而只接受初等教育,甚至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毕竟占大多数,这就决定了我国图书求方与供方市场的大局。因此,有价值、高品位的图书,往往是“曲高和寡”,广大读者不能理解,无法接受,而受到图书市场的冷遇;而平庸、通俗的图书,很合大众味口,成为图书市场的主流书、畅销书。因此,图书市场明朗的信息,往往反映大众读者短期的文化消费需求。于是不少出版社,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被动地迎合图书市场的这种供求现状,频频瞄住市场的热点,投入了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短平快”的战术,一轰而上,掀起阵阵热浪,一时间流行、娱乐、消闲快餐式的各种图书,铺天盖地而来,但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而逝。在畅销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选题的重复、撞车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使书店进货茫然无措,读者购书无可适从。例如,近年来冠有“公关”、“交际”的同类书不下四五十种,有关“炒股”的书不下数十种,有关“宠物饲养”的书不下十几二十种。这一方面,造成了无效的重复劳动,而且追得快的书可能畅销,追得慢的可能滞销而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又使出版社在如此众多同类书竞争中,产生了浮躁的心理:不是用提高图书的质量去占领市场,而是用不正当的高折扣与现金回扣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且愈演愈烈。图书订货会上现金回扣已从往年总码洋的0.5%上涨到2%,甚至3%,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众多的出版社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出书方向,去适应图书市场的异化,即都往“畅销书”这条道上挤。这对出版社来讲,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痛苦选择。出版社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一般企业,不能用单一的经济效益指标使它们走唯利是图的道路,更不能把它们看作摇钱树而逼上梁山。因此,国家必须按出版社是“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对出版社实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倾斜税收政策,减轻出版社的经济压力,让出版社有一种经济上宽松的环境。这样,出版社在图书市场异化面前,就能使自己的出版行为,更多的不是出自本身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是出自对民族文化积累、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考虑。

同时必须看到,平庸、通俗的畅销书,虽能满足大众的需要,但大量重复出版则是出版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此,出版管理部门应在图书市场信息导向上加以正确引导,避免出版社因受图书市场异化影响而陷入盲目性和风险性;同时,应对这种浪费资源的产品,课以高税收,从经济手段上限制其盲目生产,并将这部分税收扶持高品位图书的生产,以缓和图书市场上社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三、图书市场的近期经济利益,使图书结构失衡、品位下降

图书市场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而且对近期利益的追求远胜于对长期利益的追求。这是不完善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在这种市场面前,出版社很容易产生短期经营行为。在出版活动中,把自己停留在“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水平上,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少的投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较少考虑在图书整体结构上应能体现社会主义出版方向,应能体现社会效益第一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图书结构,就意味着高品位的图书要占相当的比例,就意味着为了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适当放弃眼前的经济效益,必须花大力气用高质量、高品位的图书产品去塑造出版社的形象,去赢得读者,去占领图书市场。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那些高品位、文化积累需要、能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图书,由于印数少,就难以安排出版;对那些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但需作长线投资的工程型图书,则举棋不定,难以落实。不然何以在我国年出书9万多种之中,高品位的少,精品的少。有的出版社在参加图书评比时,甚至拿不出一两本档次较高的象样图书。70年代末出版的、发行量达上千万册的商务印书馆版《现代汉语词典》,先后参加编篡的有80多人,做了100多万张卡片,历经10年才告完成,其质量之优无可挑剔。象这种工程型高水平的图书的出版规划,在目前情况下,恐怕很少出版社想实施,有的即使想实施,但也不敢实施,因为投资大,风险大。相形之下,90年代出版的海南版《现代汉语大词典》,则是七拼八凑、快速而成,但错误百出,令人咋舌,而该书主编还为版权问题而吃了官司。这种貌似精品,实则劣质品的图书,是出版社目光短浅、投机取利的典型例子。

要从整体上促进出版事业的协调发展,使图书结构趋于合理,使高品位图书在整体图书中比重加大,就必须由出版管理部门,协同出版社制定出版经营战略,制定中、长期图书出版规划,并加以实施。这种规划的制定,不是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命令,而是与图书市场竞争机制相一致。也就是说,必须从各出版社原有出书优势,人才优势及财力优势的实际出发,并根据图书市场长期发展的需要,制定富有特色的选题规划,逐年推出一批批高品位的图书,创出自己的“名牌”,从而使出版社在图书市场竞争中的实力逐渐壮大,这样才有可能从被动地追随市场、适应市场,跃升为引导市场、驾驭市场。

为保证合理的图书结构,只有出版管理部门的调控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的支持,如果没有坚强的经济作后盾,光靠出版社本身的力量,这种调控只能是调而无控。为此,要加强对出版资助基金与出版奖励基金的筹措,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这笔来之不易的基金,使真正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术著作得以出版,并使出好书的出版社、作者、编辑得到奖励。

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图书市场尚不发育的情况下,出版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的正效应,另一方面要在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克服市场竞争机制的负效应,加大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力度,着力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可操作、高效率的优质图书生成、保证、监督体系,才能实现“出版业从总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的战略目标。

标签:;  ;  ;  

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