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关系的和谐与党际和谐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论文,政党论文,文化建设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1-0029-0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决定了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性。我国各政党之间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和谐,既是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政治基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谐文化则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必然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党际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党际和谐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和现实基础,其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从而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和政治整合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党际和谐文化建设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共同努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P31)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由于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包括政党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也由于政党关系的和谐对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和谐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而政党关系的和谐又离不开党际和谐文化,党际关系和谐的维护与保持也离不开党际和谐文化建设,所以,在当代中国所进行的包括和谐文化建设在内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当重视党际和谐文化建设。
一
一般说来,“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3]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和谐文化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并将这种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此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和谐文化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立足社会实践,体现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和谐文化的理念深蕴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精髓就是“和而不同”,承认差异,在差异性的基础上追求和合协调。这种和谐理念强调人伦和谐,追求天人协调,表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大宽厚的思想特征。这种和谐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并贯穿于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处理之中,也必然会浸渗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之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发展与政治价值观趋向。
当代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4]
在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设计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蕴含着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在这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选择,同时也内含着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这种政党制度设计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本身就蕴含着和谐的文化理念,体现着和谐的价值取向。这一政党制度所蕴含的和谐理念或体现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党际和谐文化。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中体现的党际和谐文化,是一种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奠定了它们和谐合作的历史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奋斗进程中,有着诸多共同的政治追求,因而结成革命的统一战线,在不同的战线上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种党际合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实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和平改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减少阻力、增加助力,成功避免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中通常难以避免的社会动荡。“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作了重要的贡献。”[5](P18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期风雨同舟的合作历史,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形成和发展和谐的党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从实践层面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几十年来真诚合作、共商国是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党际和谐的基本理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主动选择了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确立了党派关系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各民主党派并没有随着原有阶级基础的消失而消亡,而是继续保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框架内,它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它们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组成的政治联盟,演变成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同各民主党派的和谐合作,注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合作的不断发展,是党际和谐的理念在中国政治运行中的体现和运用。
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架构中,其地位、性质以及相互关系中,蕴含着和谐的因素。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构架内,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共同奋斗目标,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关系,它们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的平等。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设计中关于政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安排,蕴含着和谐的积极因素,使得这一制度既不同于前苏联以及非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具有在朝在野之分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它的特点和优势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来。
二
党际和谐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有着很强的现实需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政治行为的主体,肩负着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盟友,也承担着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和谐与否,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执政党与参政党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也更加凸显了党际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其一,加强党际和谐文化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阶段,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利益和阶层的不断分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在得以实现并不断累积的同时,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和利益矛盾渐次凸现,由利益的逐渐分化而导致的多元利益结构的形成,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不容回避的现实。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合理实现的一部分利益群体的不满情绪将会逐渐积累,这将会给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其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应当在‘横向’上能够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在‘纵向’上能把社会和经济阶级加以同化。”[6](P36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不断完善,其社会利益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不断加强,有助于缓和并解决社会矛盾。
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框架内,执政党与参政派由于其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彼此之间存在和谐协商的现实性。在中国多党合作的格局中,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社会的绝大多数。而一部分群体的特殊利益,则可以通过各民主党派的渠道来表达。代表着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与代表着一部分群体特殊利益的参政党之间,通过构建一种和谐的党际关系,在社会多元的利益诉求相冲突的时候,进行平等坦诚的政治协商,使得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表达自己利益的组织和渠道,并使这种利益表达能够有序、合法地进行,进而缓解各种矛盾,避免因各种体制外的利益无序表达与强制性表达而有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其二,加强党际和谐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的党际关系,将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整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这是因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政治意识、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其参政能力也就有了相应提高,参与的欲望也日渐高涨;同时,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阶层分化中,各种新的社会阶层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也必然要求参与政治过程,各种利益主体及其中的个体都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政治参与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从而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和伴随而来的政治表达愿望,要求提供通畅的政治参与及表达渠道,这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必须面对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加强党际和谐文化建设,发展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和谐关系,将有助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整合。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下,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关系的和谐体现出一种中国特色的协商性民主。它能够容纳各种政治表达,将各种政治资源、不同的政治诉求联系起来,吸收并同化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之中。
三
党际和谐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处于参政地位的各民主党派还是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都在党际和谐文化建设中负有相应的历史责任。
参政的各民主党派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参政党与执政党保持党际关系和谐的文化支撑。“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参政党文化的理论依据,“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是参政党文化的思想基础,“大团结、大联合”是参政党文化的核心内容,“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是参政党文化的价值取向。半个多世纪以来,处于参政地位的我国各民主党派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的引领下,不但在政治信念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实践中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而且注意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上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推动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在新的政治实践中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既要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特点,也要以世界的眼光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政党文化的成果,与时俱进地反映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增强参政党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参政的各民主党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提高贯彻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文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担当起自身在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中的主导责任。
政党文化是指政党所具有的为全体党员或部分社会成员所认同的意识形态、行为准则及制度规范,以及全体党员对所在政党所具有的情感、态度。政党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它往往通过浸润、扩散的形式,引导党员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性认识、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舆论环境和心理态势,从而实现政党自身的紧密团结。政党文化建设渗透在政党的各项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政党文化建设,并因此形成巨大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将更加体现创新、务实、宽容与和合精神,更加体现战略思维、开放理念与宽广胸襟,并将其融入制度建党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和谐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党际和谐文化建设中担负着主导性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对各民主党派富有领导责任,这一点必须毫不动摇,它决定了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不是具体事务的领导,这种政治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路线方针的引导等方面。实现这种政治领导的主要形式就是政治协商,这种政治协商主要体现在重大决策的协商方面。为了促进党际关系的和谐,这种重大决策的民主协商既要体现在决策之前,又要体现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是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完善协商的内容、方式、程序,要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使执政党的主张充分体现各方面的智慧和意见,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能够在党际和谐的良好文化氛围中得以实施。
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合作应有制度化的支撑,这是党际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党际和谐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是党际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没有一定权威性的制度和详尽的规范、程序作保障,党际间的合作与协商就难以避免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盲目性或形式化问题。因此,一方面,民主党派应该明确自身的独立主体地位与使命责任,强化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框架内制定执政党与参政党多党合作协商的具体制度,将民主党派的权利、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形式、方法、程序等用适当的政策、制度甚至法律确定下来,形成良好的党际和谐的民主氛围,并为党际和谐提供具体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中的制度化建设。198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的正式命题,开始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的新的探索历程。2005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并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6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又作了关于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讲话。2007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与国家政权建设、多党合作制度与人民政协、多党合作制度与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全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些重要文献,对如何建设和谐的党际关系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政党之间和谐合作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高度。以此为指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和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也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加强党际和谐文化建设,不断促进和发展党际和谐合作,将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收稿日期]2008-11-20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时政论文; 政党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