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浅埋地段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肖汉东

公路隧道工程浅埋地段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肖汉东

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650031

摘要:公路的建设规模随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不断扩展,向各个地区不断延伸的公路,其隧道工程的建设由于不同地区的复杂地质、地形状况,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环境和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公路隧道浅埋施工中,没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技术选择,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使施工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浅埋地段;施工技术;分析

隧道浅埋地段的处理是整个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隧道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有直接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浅埋地段施工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工期,同时也为后期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和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隧道浅埋地段施工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隧道的基本情况

隧道长度5000m,设计时速80km/h。隧道大部分埋深较浅,属于浅埋隧道;隧道所在地质,围岩含水量丰富,地表有公路通过且施工场所有比较集中的建筑群。

施工单位通过勘察发现,区域内的土质稳定性差且相对松散,洞身地下水发育活跃,属于中等富水区。

地表加固:采用直径6cm的钢管和16型钢制作施工平台钢架,在钢架间预留足够的空格,以便钻机钻孔和注浆加固(钻孔注浆孔直径7cm)。

二、适宜施工方案的制定

根据隧道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情况,在隧道开挖施工前,先期加固地表。地表加固采用注浆加固的措施,加固范围为线路两侧15米。加固工作完成后,恢复原地貌。

由于受到施工场所周边居民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的约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地表加固钢架搭设。首先,将钢管立柱通过计算进行替换,并将钢架与钢架的间距进行合理调整;其次,减少对居民住宅区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对受到影响的居民要耐心沟通,进而达成思想共识,并采用经济补偿措施弥补其受到的经济损失,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最后,对居民住宅和地表进行系统化监测,实时掌握相关地质状况,以及应对的变化。

1.分析和计算结构受力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结构体的实际受力状况进行有效分析,然后将实际的结构数据资料根据施工场所的地质情况和围岩级别等进行准确计算,从而获取有效的设计参数;其次,工作人员在计算时必须对施工场所的环境和地质特殊性进行全面考虑,一定要准确计算水平压力值,并将垂直压力值明确,使数据参数的准确性得到有力保证。

2.其他方面的把控措施

首先,对二次衬砌施工所需的作业时间根据所得的监控测量结果认真分析,然后将纵向透水盲沟、土工布和防水板进行敷设,借助衬砌模板台车将一次性灌注作业完成。隧道浅埋地段采用辅助施工技术措施,将隧道轮廓线的外部区域沿隧道进行加固,使用超前大管棚加固时,超前管棚的倾斜度要合理,并保证搭接长度。技术人员需严格把控和检查,保证施工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失误,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相关技术人员在施工期间需要根据围岩情况,明确中部拉槽的长宽度,避免可能出现的边墙位移,使围岩能够保持稳定。并在此基础上,挖除核心土,保证施工进度。

再次,对开挖隧道时的围岩缝隙结构进行全方位分析,将其实际的稳定状况掌握并做好数据调查,根据最终结果与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从而避免盲目施工;然后在马口位置进行对称开挖并进行严格把控,使用交错式开挖方式并提前将彼此的距离预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为了给机械施工提供方便对台阶长度进行严格把控,一般将长度控制在约4m范围内。

3.洞内施工作业控制

相关施工人员在洞内施工作业时需要将监控测量工作提前做好,使其符合规范要求。由于隧道施工包含比较多的管理内容,最关键的是隧道监控测量,可为后续的施工操作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对监控量测的数据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而保证施工进度。监控量测异常变化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施工范围的全面监控要使用地表和洞内测量两种方法,并结合浅埋地段地质状况综合判定的方法来确保监控的准确度。工作人员实际勘查施工区域和开挖工作面,应在开挖工作结束后。勘查开挖工作面能够对需要的内容进行全面观察,观察内容包括地表岩石状况和工作面是否稳定,如果地质条件没有异常变动且相对稳定,则设置一天为观察周期,记录观察结果。另外,一旦发现地质条件出现异常变动应立刻记录,迅速制定符合实际状况的处理方案将问题解决并进行实时观察,直到其状态恢复稳定后再设置一天为观察周期。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后需要继续每天观测1次,直到无变化为止。

4.观察地表情况

测量拱顶周边收敛和下沉情况,结合实际施工建设状况,选择某一处断面,全面检测拱顶周边的下沉状况和收敛量。将对应的地表测量点设置在该处断面上,准确测量地表的下沉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容易受到多种如地质条件、温度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搜集的数据信息在记录测量数据时出现离散性,因此对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处理并对支护系统的受力变化状况进行总结。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对实际的围岩稳定度和初期支护系统进行判断,汇总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向上级汇报,之后由专人进行曲线图的绘制,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全方位分析,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将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5.防排水施工管理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将施工场所地面上残留的水分彻底清除,避免由于二次衬砌导致的侵蚀问题出现。另外隧道工程浅埋地段区域内有着十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此喷射混凝土的表面在初期支护工作结束后会有一定量的水分渗出。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排水管对这些水分进行引流,引流工作结束后再使用砂浆涂抹使喷射混凝土的表面密实度大大提高,同时还可以将防水板进行有效利用,将焊缝铺挂等各项工作完成。此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流程施工,将防水板的作用充分发挥并使其稳固性增强,从而将其自身的防水能力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浅埋地段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建设期间的应用一定要明确,根据外部环境及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施工计划,之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才能使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得以保证。同时对施工地质特征进行全方面考虑,可以保证施工可靠进行;施工效率借助二衬施工方法将地下水下渗等问题避免从而大大提高;下沉及开裂等各种情况通过实时全程监测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1]王红伟.公路隧道工程中浅埋地段的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7):177-179.

[2]郑更臣.公路隧道工程中浅埋地段的施工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05):130-131.

[3]王召祥.高速公路隧道浅埋地段施工方法的研究[J].中外建筑,2016(08):175-176.

[4]揭基红.浅谈公路隧道工程中的超浅埋段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112.

[5]左杰.公路隧道工程中超长浅埋段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7):77.

论文作者:肖汉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公路隧道工程浅埋地段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肖汉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