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来法
(宝龙地产,上海,200126)
【摘 要】以福州茶亭公园景观改造为工程背景,对其景观设计内容及特点、景观空间划分及利用、历史文脉保护及延续、景观施工措施及实施情况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同类工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茶亭公园;景观改造;景观空间利用;历史文脉
工程背景
为推动福州市城市旧改工程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结合城市商业更新及地铁开发建设工程,2008年经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对福州市台江区茶亭公园地段进行城市商业更新及改造的决定。整个旧改工程包括四部分:⑴世茂臻园(旧小区拆迁改造为超高层高档住宅区);⑵世茂俪园(旧小区拆迁改造为超高层高档住宅区);⑶世茂洲际酒店;⑷茶亭公园景观改造(旧有公园改造)。整个工程由上海世茂地产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我作为世茂地产有限公司景观设计管理的负责人,对景观设计定位、设计任务书制订、设计方案选评、设计修改及确定、景观工程施工品质管控、工程竣工验收及整改等全过程参与其中。
茶亭公园的景观改造工程集地铁站点、商业购物、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性城市公园。工程内容包括:⑴将公园中原有的石牌坊、木结构古戏台、石拱桥等老建筑进行拆解后,对各部分进行编号后入库保存,以便在公园重建时进行恢复;⑵对公园中的古树名木移植到城市郊区的空地上,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养护,公园重建时再移植回来,对特大的榕树,进行就地保护;⑶结合地铁站点的建设,对公园地下空间进行商业开发,形成地下商业街,新公园于地下商业街上进行重建。整个改造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程较为复杂,工程于2010年6月设计完成,于2010年9月开工,于2011年3月竣工验收。
1 工程概况
1.1项目设计定位
根据福州市城市交通规划,福州市地铁1号线经过茶亭公园地下,并将在此设置地铁站点。根据旧城改造及商业发展规划,台江区茶亭公园区域将开发成集高档住宅、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一体化的城市区域中心。茶亭公园改造作为该中心的重点工程,是政府重要的旧城改造工程,对整个福州市都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极为重视,由福州市市长亲自督办。
1.2项目规模
本项目位于福州市台江区,距离市政府广场近1.5km。项目原为已经破败的老茶亭公园。项目南侧为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臻园,西侧为城市旧城改造新加宽改造的城市主要道路——八一七路,北侧为群众路,并紧邻新开发的超高层五星级洲际酒店,东侧为广达路。轨道交通一号线子北至南从项目西侧穿过,并在此设立地铁站点。项目地下为新开发的地下商业中心——世茂百货。项目面积8.2公顷(见图1)。
在充分分析各种现场条件的基础上,本项目设计紧扣原茶亭公园的两个主题:“茶”、“荷”,打造集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特别是品茶、赏荷为一体的开放性城市滨水公园。
图1茶亭公园现状地图
1.3空间利用规划
在设计时,对原有大榕树进行原地保护,对其周边场地空间的利用是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重点。公园东南角有四颗大榕树和一颗木棉树——古榕听风;公园西侧有一颗古榕树——古榕广场;公园东北角有三颗大榕树及五棵南洋杉——榕荫广场,这些大榕树均独树成林,其树龄都在70年以上,每棵榕树的覆盖面积均超过近百平方米,它们是台江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也是城市历史的象征,承载者老市民对城市的记忆。但由于城市建设及改造过程中竖向标高的不断抬升,这些树木所在的区域均已成大坑,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改造,并对其周边场地空间充分利用。
2.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2.1景观空间划分
茶亭公园以品茶、赏荷为公园传统。新的设计在发扬茶文化的基础上,将公园设计为大面积的荷花湖,荷花湖南北方向延伸,形成三个互相联通的开阔的湖面,湖与湖之间以造型各异的景观石拱桥分割,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湖面东西向的景深,避免大湖面层次单调的不足,形成南北层次丰富,东西视域通透的丰富景观空间,而且也满足了政府对三个湖体不同功能的要求——北面小湖为珍稀荷花培育观赏区,中间大湖面为市民赏荷游乐区域,南部湖体为名贵金鱼养殖区,形成赏荷观鱼区域。中部湖体和南部湖体之间为了打破湖岸线的单调,设计成岛屿及半岛结构,结合岛屿上的亭台及桥梁,创造了丰富的透景线。为了丰富湖岸线景观和增强亲水性,将湖岸线设计为海礁石湖岸,结合自然绿地、临水平台、亲水台阶等形式,并通过岛、桥、湿地等划分为不同的湖岸线形式,并配以亭、廊、舫及临水戏台等景观建筑,创造出具有浓郁福州历史文脉的城市滨水景观。
2.2交通组织
茶亭公园内的道路系统分为四级:环公园为6m宽主园路,连接各主要景点、桥梁的次级园路宽度为4m,既满足游人游览的需要,也能满足日常园务管理的需要;卵石游步道、石板小径、等人行游览小路宽度为1.5~2m;在各种林下及草坪空间,设置了形式丰富,以自然石块放置而形成的汀步,与海礁石湖岸浑然一体。
为了分割湖面,贯通东西,湖面上设置了二座石拱桥——醉月桥和步云桥,为了增加湖岸景观的丰富性,结合空间功能性,在湖岸西侧和南侧分别设置了较长的木结构连廊通道——观莲游廊。连廊及石拱桥均为人行通道,满足环湖步行游览功能。
2.3建筑空间
主体茶博园建筑群以闽南庭院形式营造,位于公园东入口,在空间上充分考虑了地下商业空间及其出入口、公园湖面、附近原有大榕树空间、恢复原貌的茶亭石牌坊等周边空间环境设施,建筑群与水面和地形充分融合,在湖边形成景色优美的临水建筑及亲水观景平台,在大榕树广场及周边开阔林地空间,强调空间的穿插互动,并结合南方植物的掩映遮蔽,营造出了具有浓郁福州茶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氛围。
在公园东北角,结合大榕树林下市民活动空间、石拱桥头观赏空间及湖畔临水空间,将原有木结构古戏台建筑恢复如初,形成具有茶亭公园历史传统露天演艺空间。在公园西南侧湖畔及南侧大榕树林下健身休闲活动空间附近,沿湖岸设置木结构文化连廊和棋牌连廊,结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仿古茶吧建筑,以古代的建筑艺术气息来营造现代的娱乐休闲空间,让市民充分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充分延续原茶亭公园的历史文脉(见图2)。
图2茶博园远景
2.4功能分区
整个茶亭公园的功能空间布置,以品茶、赏荷为文化主线,结合场地地下商业空间及原有大榕树场地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划分为以下七个功能区域:西入口为观赏金桂的金桂苑区、东入口茶博园及古榕广场区、北侧戏曲演艺区、南侧茶吧娱乐区、中心画舫赏荷区、榕树林下市民休闲活动区和滨水游憩观赏区。同时在公园内部结合不同区域景观环境,设计了知鱼台、舒心阁、翠晚园、沁苑、静心苑、养生苑等多个功能丰富、风格各异的景观区域,极大地提升了公园的景观丰富度和景观品质。
3.景观设计创新与特色
3.1景观空间的利用
(1)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面公园景观空间充分融合
地下商业空间有较多人行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安全疏散及通风设施等,在公园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拓展地下空间,有机贯通地面各种空间场地,实现立体空间的科学、合理利用。
(2)水域空间的拓展
将以前较小的荷花湖南北向拓展,东西向增宽后,营造出一片开阔的水域空间,并对水域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分,沿湖设置供市民旅游、品茶、休闲、观景、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各类场地及设施,满足了市民多方面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茶亭公园的景观品质,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环境形象。
(3)建筑空间、水体、地形等有机融合
运用宜人的建筑尺度,根据建筑功能巧妙布局,让建筑、水体、地形、植物等景观元素充分融合,强调空间的穿插互动,不仅完善了公园旅游、休闲及文化娱乐的功能,更创造出步移景异、风景如画的景观环境。
3.2历史文脉的延续
(1)古建筑的复原
对几个重要的建筑重新复原,新建建筑的风格充分延续原茶亭公园的建筑风格,以唤起市民对传统“品茶”和“赏荷”文化的记忆和延续。
(2)古榕树的保护和利用
古榕树原地保护,并对林下空间进行复原和利用。老榕树下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南方市民在茶余饭后及黄昏日落后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原有老榕树下的场地空间位置及功能,将其划分为林下运动健身区(古榕广场区)、林下文化演艺区(古榕听风区)、林下老年休闲区等(榕荫广场区),既结合了当地市民的文化生活习惯,传承了原有茶亭公园的历史文脉,又增加和丰富了当地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生活的文化品质(见图3)。
图3古榕听风广场及观莲游廊
4.工程实施情况
茶亭公园景观改造工程的图纸设计工作于2010年1月完成,并于2010年2月开始进行景观施工。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⑴原有古建筑的恢复:为了能够保证实现修复如初的效果,重金聘请了有丰富古建筑施工经验的施工队进行施工,同时,市长还专门邀请了多位当地知名的古建筑专家作为顾问;⑵大榕树的保护: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竖向标高也在不断抬高,致使老榕树处的竖向标高远远低于周边场地标高。如何充分利用老榕树周边场地,并同时有利于保护老榕树,这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几易其稿,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⑶湖底及驳岸的施工:由于整个湖体几乎全部位于地下商业建筑的顶板上,因而要考虑地下建筑顶板的承载能力、地下建筑梁柱的分布位置、后期建设的地铁隧道走向及位置等各种情况,以避免不均匀沉降对湖底造成的破坏。湖岸采用海礁石驳岸形式,这对海礁石的砌筑的艺术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驳岸的景观效果,从杭州聘请了两位专业从事景观置石的能工巧匠来负责施工。
论文作者:关来法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茶亭论文; 公园论文; 景观论文; 空间论文; 林下论文; 湖岸论文; 福州市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