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 安徽省 庐江县231500
摘要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中风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针灸及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中风偏瘫的预后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中风偏瘫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ADL、肢体运动功能、BI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临床护理中风偏瘫患者的过程中,针灸及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量表评分,有利于肢体及认知功能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中风;偏瘫;针灸;康复护理;效果
近些年,社会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中,日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饮食结构,进而出现了过度饮酒、嗜油腻等现象,也诱发了中风发病率的增长。且本病以老年人为好发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其中以偏瘫为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指患者的某侧肢体肌力降低,出现活动障碍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严重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1]。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护理中风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针灸及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中风偏瘫的预后治疗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抽取12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性别:男性:67例,女性:61例女性患者;年龄:以49岁为最小,以75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以(62.12±9.76)岁为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小学:23例,中学、中专:52例,大学、大专:43例。将12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试验组:针灸及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①针灸治疗:头针:头部病灶侧的运动区;体针:以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为主要选穴,穴位如下:曲池、商阳、地仓、手三里、气冲、下关、冲阳、伏兔。每天针刺一次,每周五天,连续治疗4周。②康复护理:1.认知功能训练:由于颅脑外伤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因此,应在康复的早期加强对患者认知功能的锻炼。首先,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叮嘱家人多与其沟通,播放患者爱听的音乐行声音刺激的功效;反复朗读一段信息,增强患者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对患者进行视觉反馈训练,触摸自己的身体,并说出相应的名称,或者让患者自主荣衣袋或是抽屉里取出物品,然后闭眼进行,直至取出所有物品。2.运动训练:早期行被动运动,抬举、伸展患者的各个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运动强度逐渐增强,保证患者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为了避免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患者应进行抬腿、抬臂、扩胸运动、屈伸关节等床上运动。待患者恢复一段时间后,改为主动运动训练,如一些日常活动的训练,站立、洗漱、行走等等,1~4次/天,10~30min/次[2]。3.教育内容:由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较长,且进展慢,其心情是烦躁、抑郁的,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过程。对于上述情形,宣传组应组织相关的教育宣传讲座,使患者了解病情的发生发展及易转归的过程中=,最好请成功治愈的案例以自身为教材进行说教,增强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康复的各项量表评分变化情况(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BI(神经功能))及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中的T和卡方检验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量表评分
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ADL、肢体运动功能、BI等,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作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中风偏瘫患者,其均会出现下肢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腱反射亢进及肌痉挛等,严重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4]。近些年,研究显示在中风患者的病灶区的脑组织大部分呈现缺血的现象,如恢复病灶组织的血流供应可改善其肢体功能[5]。从传统中医学的角度看,针灸相应的穴位可增强血流的供应,有利于神经的生长,尤其是曲池穴,其有利于脑部血管的扩张及血流速度加快,进而加快脑组织再生神经纤维[6]。
在本研究中,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ADL、肢体运动功能、BI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上述结果验证了针灸及相应康复护理措施的成功性与优越性。这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一是认知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逻辑能力及沟通能力,避免认知障碍后遗症的发生[7]。二是针灸促进了血液的循环供应能力,有利于恢复缺血的脑组织。三是运动训练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同时有利于预后运动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中风偏瘫患者的过程中,针灸及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量表评分,有利于肢体及认知功能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兰兰,符诗祎,李民.对中风偏瘫针刺背腧穴联合躯干训练康复两年的随访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89-1692.
[2]施国翠.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对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 8(19):151-152.
[3]石洪珍.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2015,9(4):24.
[4]陈涛.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078.
[5]李娜.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6, 15(6):740-742.
[6]王红,鲁志凌,李娓.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93-94.
[7]熊慧琴.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242-243.
论文作者:万小艳 李团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认知论文; 措施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