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工农业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1年间,有1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项决议。本文通 过对10次中共中央全会农业决议中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论述的考察,来阐述半个世纪间中国 共产党对工农关系的认识历程。1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农业决议,是全党在认识高度统一 基础上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全党集体意志的体现,集中反映了全党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的思想,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因此,从10次中共中央全会农业决议中探讨中 国共产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论证。
一、10次中共中央全会对工农业关系的论述
工农业关系政策,是中共中央全会农业决议的重要内容。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在阐述土地改革与工 业化的关系时,明确土地改革是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的总则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第642页,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另外,对地主、富农在城市兴 办的工商业予以保护。
1955年七届六中全会把合作化视作适应工业化要求、巩固工农联盟的举措,指出:“前一 个革命阶段的农村阶级斗争,主要是农民同地主阶级的斗争,要解决的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 ;但是在新的革命阶段则主要是农民同富农和其他资本主义因素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内容, 就是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或发展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要解决的问题是新的农民问题即 农业合作化的问题,而工农联盟的新关系和工人阶级在这个联盟中的领导作用,必须在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互相适应的基础上建立和加强起来。我国工业的发展是迅速的。事 实已经表明:如果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跟不上去,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的增长跟不上去,我国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会遭遇到极大的困难。”(《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256页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1957年10月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指出:“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是,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农业用粮食和原料供应工业,同时,有五亿以上人口的农村,给我国 工业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大的国内市场。从这些说来,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 忽视农业方面的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同上书,第464页。)
由此可见,50年代初期农业政策的安排,其核心是为工业化服务,甚至于可以说,农业政 策服从于工业化的要求。从这一点看,国家实施工业化战略对农业政策的安排起了决定性的 作用。
1958年12月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人民公社是我 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公社工 业的发展不但将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将在农村中促进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同上 书,第516、519页。)这一文件要求在农村兴办工业,这是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的重大变化。
1959年八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就人民公社内部的经营管理 等问题作出规定,因而没有涉及工农关系。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公报说:“八届十中全会认为,我国人民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贯彻 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 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 础的轨道上来。”(同上书,第728页。)在《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 生产的决定》中,还就工农业投资比重、农业税、统购粮食数量等方面进行了原则规定。
1979年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农业发展速度不加快,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就上不去,四个现代化就化不了。我国 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同上书,第910页。) 在 阐述经验教训时,全会指出:“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党中央、 国务院和主管经济工作的各部委,特别要注意保证这个方针的贯彻落实。制定国民经济计 划,必须真正做到遵守农轻重的次序,保持农业和工业的平衡,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首先 要考虑农业的负担能力。国家、城市、工交、财贸、科学技术、文教卫生部门和人民解放军 ,一定要加强对于农业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持。”(同上书,第911页。)根据这一精神,提 出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增加农业投入、减少粮棉征购基数 等政策。文件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逐步提高社队企业的收入占公社三级经济收 入的比重”,“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同上书,第914、91 6页。)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改革初期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并为走出有中国特色的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根本问题。
1991年十三届八中全会公报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 和 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758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将“经济 建设,必须始终把农业真正摆在首位,切不可农业状况一有好转,就忽视和削弱农业的基础 地位”(同上书,第1760—1761页。)作为第一项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完成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 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持 农村社会的稳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31页,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8。)《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改 革开放以来经验时指出:“必须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 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首先启动农 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 成功之路。”(同上书,第5页。)
二、农业基础论的创新:内涵的扩展
从10次中共中央全会关于工农关系的阐述中可见,全党对工农关系的认识是全面而又深刻 的,在农业基础论上扩展了其内涵。
农业基础思想,自古有之,如“民以食为天”,从人的生理角度,深刻地阐述了食物(农业 )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功能。
马克思曾对农业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精辟论述,提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 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这里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农业发展在分工分业中的基础性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除认识到农业的上述功能外,还认识到农业要为工 业提供原料,为工业品提供市场,为工业提供积累,等等。在这样的认识下,八届十中全会 精辟地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科学论断。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降至不足20%,在这种情 况下,如何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成为指导农业发展的重大问 题。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同时,要求“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 经济发展的首位”,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 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 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页。)这里,把农业的基 础地位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业基础论的内涵又有了扩展:其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适合于农业占主体地位时期,也适合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时期。 其二,把农业的基础地位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指出了农民的小康与全国人民的 小康的关系、农村稳定与全国稳定的关系。这里隐含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则对此作了明确阐述,指出: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突出位置。换言之,要巩 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一项核心目标政策,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加农 民收入。
三、50年来工农业关系中的几项具体政策
在实践中,有的时期工农业关系处理得较好,有的时期发生了偏差。这里,就反映工农业 关系中的几项具体政策——农业投入、工农业商品价格指数、工农业发展速度比做一回 顾与分析。
表1是各时期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及比例。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和基本建设支出占基建 总支出比重,1950—1957年的工业化启动阶段较少;在“二五”至“五五”期间稍有提高, 但呈波动状况;“六五”时期起下降,“七五”时期降到低点。“八五”时期开始到“九五 ”时期,呈上升趋势。
表2是农村工农业商品价格指数。工农业商品价格比价政策,决定了工农业价值交换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较大。改革开放前的20余年间,国家对农产品实 行低价收购,对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的次数也较少,只是在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两次对农产 品收购价格进行幅度相对较大的上调,到1978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比1952年提高78.78%;农 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下波动,这使工农业商品价格综合比价指数逐步下 降,但“剪刀差”仍很大。
表1 各时期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及比例
单位:亿元
农业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时期总计 占财政总支支出 占财政总支占基建总
出比例(%)
出比重(%)
支出比重(%)
经济恢复时期 15.974.40
3.84 1.004.50
“一五”时期 99.587.40 40.91 3.008.10
“二五”时期283.6512.40 126.62 5.50 12.00
调整时期176.9814.70 68.16 5.70
18.80
“三五”时期230.459.20 98.45 3.90
10.10
“四五”时期401.2210.20 174.75 4.50 11.10
“五五”时期693.4113.20 238.03 4.50 11.90
“六五”时期658.48 9.50 158.57 2.30
7.60
“七五”时期1139.178.20 223.71 1.60
6.90
“八五”时期2271.959.32 427.49 1.94 15.06
1996 700.438.82 141.51 1.78 15.59
1997 766.398.30 159.78 1.73 15.67
19981154.76
10.69 460.70 4.27 33.19
合计8592.449.53 2322.52 2.60 12.64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表2 农村工农业商品价格指数 1950=100
全国零 农产品农村工业 工农业商品
年份 售物价 收购价品零售价 价格综合比
指数
格总指数 格总指数 价指数*
1952 111.8
121.6 109.790.2
1957 121.3
146.2 112.176.7
1962 152.6
201.4 126.663.3
1965 134.6
187.9 118.463.0
1970 131.5
195.1 111.9
57.4
1978 135.9
217.4 109.850.5
1984 160.0
334.2 118.435.4
1988 234.6
531.9 152.328.6
1991 290.4
583.5 194.633.3
1995 483.9 1147.7 301.527.5
1997 517.5 1142.0 323.728.3
1998 504.1 1050.7 316.630.1
1999 488.9 922.4 307.933.4
*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为100。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商品价格综合比价指数经历了由大幅度下降到缓慢波动下降的两个 阶段。自1979年开始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并采取措施保障了农用工业品价格的 稳定,使工农业商品价格综合比价指数迅速下降。但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农业生产资料 价格猛涨,导致工农业商品价格综合比价指数没有发生大的下降,在90年代初还有上浮。90 年代中期开始情况向着好的方向转变,到199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5%, 出现负增长,其中化肥下降7.8%,农药下降1.7%,农机油上涨9%,农用薄膜下降6.3%。
表3是工农业发展速度比。工农业发展速度比值是衡量工农业关系政策的重要指标。工农业 发展速度比值是结果,其实质是反映资源在工农业两个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关系。50年来, 总体趋势是向工业倾斜。1952—1978年间,我国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变动极不稳定,忽高忽 低,这很难使我们看到像先行国家那样有规律的变动轨迹。同时还可以看出,这期间有2/3 的年份不是工农业比例关系明显偏高,就是产业发展严重失调。例如,在1975—1977年,我 国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发生了全面减产,不得已国家只好大量进口粮食、棉花 和动植物油等农产品,以弥补国内供求缺口。反映在价值量上,这两年农业连续负增长,而 工业增长却达8%以上,这种比例关系毫无疑问是失调的。改革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 期阶段,按国际经验这一阶段工农业发展比例的适当值是1∶2。有的学者根据国情认为我国 现阶段的工农业发展比例可高于国际水平,以1∶2.5—3为宜。以此比例进行判断,改革开 放以来工农业发展比例呈周期性波动,1979—1984年、1988—1991年、1995至今较正常, 1985—1988年、1992—1994年偏高,即偏斜运行与纠偏交替发生。换言之,当工农业发展关 系偏斜运行一段时间导致农业难以支撑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时,只好放慢 工业发展速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而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表3
工农业发展速度比
年份 农业年递增率(%)工业年递增率(%) 比例关系(以农业为1)
1949-1952
14.134.8 2.5∶1
1953-1957
4.5 18.0 4∶1
1958-1961
-6.89.7
1962-1965
9.9 8.2 0.83∶1
1966-1978
2.910.5 3.6∶1
1979-1984
7.8 8.8 1.1∶1
1985-1988
3.114.04.5∶1
1988-1991
4.1 7.51.8∶1
1992-1994
4.520.14.7∶1
1995-1999
4.011.02.8∶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四、农业政策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及整个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
农业政策是由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所决定的。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是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 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每次对国民经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时,如对城乡社会经济体制、 国民收入的一二次分配政策等,主要是在工农业之间进行权衡。
50年代初期,是中国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启动时期。由于中国工业化战略启动时人均国民收 入只有约60美元,在这种低水平状况下,只有选择农业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就是50年代 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七届六中全会、八届三中全会,都把农业定位于为工业化服务或服从 于工业化的原因。改革前的集体化改造、农产品统购统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这三大政策安 排,其核心是为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服务。这就是改革前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 。具体而言:(1)1953年决定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是对“黄色炸药”和“黑色炸药”这两 个“炸药”中的一种选择。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陈云说:“我这个人不属于‘激烈派’, 总是希望抵抗少一点。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 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 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陈云文选》,第2卷,第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这里指的市场,主要是城市市场。也就是说,农业、农民问题,让位于城市、工 业化。随后,统购统销的范围扩展到其他农产品,并逐步演变成低价征购农产品、通过工农 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向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保障制度。(2)实行农业集体化改造,包括建立 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都被视作是农业向工业提供低价农产品和资金积累的组织保障 。(3)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则切断了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初衷是保 障城市工业的发展,保障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这三项政策安排,无一不是以农业服务于、服 从于工业化要求为出发点的(见图1)。这样的农业政策定位,其实质是保障实现在资源的配 置与动员上向工业倾斜。
改革前
改革开放以来
┌─────────────────┐┌────────────────┐
│ 以适应工业化需要为出发点││
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
│
│││
持续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 │
└─────────────────┘└────────────────┘
↓
↓
┌─────────────────┐┌────────────────┐
│ 农业组织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
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应达到 │
│ 格、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等政策安排 ││
的水平 │
└─────────────────┘└────────────────┘
↓ ↓
┌─────────────────┐┌────────────────┐
│ 农业发展并有利于向工业化提供原料││
从农业发展本身需要制定政策
│
│和资本积累
││ │
└─────────────────┘└────────────────┘
图1 改革前后农业政策安排逻辑关系比较
70年代末,工农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工农业产值比由50年代初期的2∶8转变为8∶2。 适应这种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较以 往显著区别有三点:一是把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政策措施与工业化脱钩,从产业协调发展层 面 考虑,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二是改革前阐述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而改革后则拓展 了农业的基础作用,是讲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而不单讲是工农业的关系。三是改革前侧 重讲农业对工业的支援,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援。特别是十五届三 中全会总结改革经验所指出的:“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首先启动农 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 成功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5页。)这更是明 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农业政策安排的逻辑流程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农业配合工业化,改变 为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与城市相互配合。这种变化,较好地体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一方针。
五、结语
工农业关系,实质是资源在工农业两大部门间的配置关系。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在工业化 进程中,尽管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但受资源约束,仍向工 业偏斜。由此可见,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深刻认识,而应在实践中,通过具 体的政策举措,处理好工农业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永恒的重大课题。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政策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三农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