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钟吾医院放射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 目的:探究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8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采取MRI检查,分析不同分期的影像学特点,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MRI表现为不规则型肿块或者类圆形肿块,其中TIWI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进行TIWI增强扫描后显示肿瘤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情况,其中诊断准确性为93.33%。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MRI诊断可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与疾病分期提供较佳的客观依据,依据磁共振成像技术特点可清晰显示出肿瘤大小、部位等,利于后续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宫颈癌;MRI;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54-01
宫颈癌属于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据所有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一位[1],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的前提是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诊断并进行疾病分期,长时间以来临床上多半采取妇科检查方式帮助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但是实践证明该项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不高,仅仅为61%~66%[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中,采用MRI技术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可实现多方位与多序列成像,利于该类疾病的分期诊断。为了对该类诊断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宫颈癌患者的资料与方法
1.1 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8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年龄区间与平均年龄分别为24~82岁与(49.23±3.48)岁,包括28例鳞癌,2例腺癌,依照国际妇产科联盟判定标准进行疾病分期,其中2例为Ⅰa期,10例为Ⅰb期,10例为Ⅱa期,4例为Ⅱb期,2例为Ⅲa期,1例为Ⅲb期,1例为Ⅳb期。
1.2 MRI诊断方法
对所有宫颈癌患者均采取MRI检查方式,选用诊断仪器为美国GE公司提供的GE1,5T光纤磁共振成像仪,其中场强为1.5T,给予正交体线圈,其中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与矢状面脂肪抑制序列;横断面SE TIWI等;给予适量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静脉注射,药物剂量为0.1mmol/kg,矩阵设置为256×256,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5mm与1mm,并依据患者病变情况设置扫描层数,范围为24~40层。
给予T1WI压脂序列对宫颈病灶进行矢状位动态增强扫描,给予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Gd-DTPA对比剂(经肘),0.1mol/kg为注射量,3ml/s为注射流率,注射完后给予同样流率团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并分别在对比剂团注后的0、16、32、48、64s与延迟300s时间点对图像进行采集。
依据FIGO分期标准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由2名以上的影像学医师对MRI成像进行阅片,若医师意见不一致,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商量出一致的结论,同时收集患者的手术病理资料,其中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诊断的准确性。
2.结果
2.1 MRI表现
对所有宫颈癌患者采取MRI诊断后,显示30例患者中19例为类圆形肿块,另外11例为不规则形肿块,T2WI为高信号特征,T1W1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特征,进行TIWI增强扫描后显示肿瘤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情况,其中肿瘤最小的患者与最大的患者分别为5mm×5mm×3mm与70mm×80mm×50mm。
2.2 疾病分期
对3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期后显示2例为Ⅰa期,10例为Ⅰb期,10例为Ⅱa期,4例为Ⅱb期,2例为Ⅲa期,1例为Ⅲb期,1例为Ⅳb期;进行MRI诊断后显示2例为Ⅰa期,11例为Ⅰb期,9例为Ⅱa期,4例为Ⅱb期,2例为Ⅲa期,1例为Ⅲb期,1例为Ⅳb期,分析MRI的诊断准确性达到93.33%(28/30),详见下表。
3.讨论
宫颈癌属于临床上较为普遍的女性恶性肿瘤,临床上对该类疾病进行初步诊断时多半采用病理检查与妇科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但是对于宫旁侵犯与肿瘤分期等情况显示主观性较强,诊断准确率较低,另外,宫旁侵犯、肿瘤分期与后续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3]。
本次研究对宫颈癌患者进行MRI诊断,该类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而TIWI为等信号,与正常子宫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脂肪呈现高信号,可以据此判断是否出现宫旁侵犯情况;T2WI为高信号,相比宫旁脂肪、宫颈基质、子宫内膜高信号等具有良好的对比性,为宫颈癌分期的成像序列。
进行宫颈癌肿瘤分期利于后期疾病的临床治疗,其中放疗与手术为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方案,但是若单纯采取局部治疗则不能将亚临床灶完全控制,对于晚期不能给予手术治疗或者复发性的患者多半采用化疗方案[4],且目前临床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依据为发现肿瘤侵犯宫旁后即放弃手术治疗[5],因此,对宫颈癌患者进行MRI诊断并给予临床分期可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MRI诊断后,显示MRI表现为不规则型肿块或者类圆形肿块,进行TIWI增强扫描后显示肿瘤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情况。
综上可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MRI诊断可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与疾病分期提供较佳的客观依据,依据磁共振成像技术特点可清晰显示出肿瘤大小、部位等,利于后续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莫蕾,江新青,陈阿梅等.DWI对宫颈癌的诊断及与肿瘤细胞密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3):49-52.
[2]侯美星,孙洪赞,郭启勇等.MRI在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2):138-141.
[3]王继萍,童岚,张丽等.3.0T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12):1090-1091.
[4]梁海霞,陈必良.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宫颈癌分期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1):2362-2366.
[5]董道先,赵昌林,刘晋波等.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CT、MRI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6):82-84.
论文作者:马瑜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宫颈癌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疾病论文; 肿块论文; 信号论文; 磁共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