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风险投资的环境分析_风险投资基金论文

民营风险投资的环境分析_风险投资基金论文

民营风险投资的环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风险投资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在近两年内曾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特别是去年美国NASDAK指数高涨阶段,世界营造了一种高科技需要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必然创造高额利润的非理性投资热。而我国在对高科技日益重视的同时,也迅速形成了一波又一波风险投资研究热潮,同时也引起了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特别是在“科技兴国”方针的指导下,把科技创新与风险投资有机结合起来成了地方政府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许多地方相继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如上海创业投资公司,深圳创业投资公司,中关村创业投资公司。这些创业投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主要出资方为政府部门,或多或少带有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从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来讲,还不能算是完全市场化的风险投资,而真正市场化的风险投资主要以民营资本为主。如美国风险投资起步时期政府资金占总风险投资的1/3左右,随着市场的推进,目前美国政府风险投资占总投资已不到1%。由此说明我国民营风险投资的资本金来源还没有正式启动,我国风险投资的环境还不十分完善。但并不是说我国民营企业没有积极性参与风险投资,相反,它们有强烈参与风险投资的愿望。

一、民营企业有参与风险投资的强烈愿望

总的来讲,民营风险投资还是在摸索过程中,但是民营资本有强烈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愿望与必要性。一旦外部环境完善,民营风险投资必将成为我国风险投资的主力军。其主要理由在于下面几个方面:(一)民营企业大都起步于物资短缺时期(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那时资本的原始积累比较容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能获得比较可靠的回报和较高的利润。但是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物资短缺已有相当改善,大部分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企业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产品利润点越来越薄。因此,近几年民营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他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风险投资所带来的高科技、高技术项目不失为民营企业后续发展的新的机遇。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起步往往是依靠家庭或朋友资助,他们还部分带有家庭式管理模式。或者是创业者实行个人权威决策,这样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决策风险。特别是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后,从管理模式与决策程序上都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需要。如“巨龙”集团的衰落,“三株”口服液的沉沦及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的困境都是在战略决策上、管理模式上遇到了挑战。而风险投资所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能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能从战略高度指明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实行科学管理,所以风险投资能促进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促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

(三)民营企业发展大都起步于加工与贸易服务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也没有后续产品的跟进。往往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完成,企业的寿命也就到头了。据报道,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五年,往往产品寿命终结,民营企业寿命也终结。民营企业要么苦苦支撑,要么转行从事技术要求不高的服务业与低利润加工业,如餐饮、娱乐等。使企业在长期持续竞争力上没有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越来越快,其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的技术补充能力。而风险投资的项目往往技术含量比较高,能弥补民营企业技术力量没有深厚功底的不足,也为企业长期技术储备与开发创造条件。因此风险投资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总之,民营企业与风险投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走出无自主知识产权、无技术优势、无后续产品的苦境,又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我国民营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究竟存在什么技术障碍呢?从整体分析来看,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二、从民营企业内部来分析民营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民营企业家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行业,而对其他行业关注甚少,在其他行业的风险投资与收益之间,具有过于求稳心理。尤其是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家,年龄大多在中年以上,一方面由于知识能力的欠缺,尤其是对现代高科技的了解不是十分深刻,对风险项目缺乏全面专业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家庭式的管理模式不愿再承担第二次创业的压力,不求在创造性破坏中产生奇迹,但求平稳,因此缺乏必要的承担风险意识。

(二)民营企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参与一个项目的投资更愿意取得控股权,而缺乏合作投资的意愿。当然这与我国信用机制不完善,对职业经理人信用评估不科学有关。但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往往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如果投资失误,就可能对唯一投资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民营投资方带来灾难性后果,也不能达到有效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因此民营企业存在这种心理往往对风险投资退避三舍。而风险投资主要特征是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特别是对经过中间试验的项目,更需要更多投资方的合作。如美国“铱星”公司,其投资方有上百家,最大的股东摩托罗拉公司也只有18%的股份,这样就有效的回避了风险。因此民营企业间或民营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间注重合作,共同参与风险投资能够大力促进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

(三)民营企业更注重产品利润,而不注重资本增值。由于许多民营企业往往从做一个产品起步,更注重于产品创造的剩余利润,然后才考虑资本是否增值。但风险投资的前几个阶段更强调资本的增值,然后才分析达到资本增值所依赖的产品剩余利润。也就是说,民营企业更着重分析现期创造的产品利润,强调产品经营,而风险投资则强调未来利润,强调资本经营。如果能把这两方面有机统一起来,适当把各种投资目的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新。

三、从民营企业外部来分析民营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法律环境不成熟。按国外风险投资模式,风险投资更多的组合形式是采用有限合伙制,而我国《公司法》却没有这种形式,因而在法律上还存在着障碍。另外,风险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我国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冲突,对于民营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与乱集资还有着较宽的模糊地带。再者,民营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中,对公司回购股份与股份转让还有许多法律不清晰之处,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民营企业对科技项目接触渠道不畅通。由于民营企业起步晚,不具备较高的科技开发与研究能力,更没有大量的科技项目储备,更多的是依赖国有科研院所与大型国家科研机构。由于科研院所也正在转制过程中,许多科研院所转让给民营企业的项目还并不十分完善,特别是还需要经过中间试验,成功的案例也并不是很多。即便是好的项目,科研人员往往对市场风险与管理风险考虑比较少,在价格方面提出不太合理的要求,不愿意与民营企业把利润做大做强,有时更愿意自己小打小闹,没有把蛋糕做大的理想。

(三)民营风险投资成功案例比较少。在美国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成功,微软、YAHOO,INTEL的示范与榜样作用功不可没,从而带动了更多风险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业。在中国由于民营风险投资资本并不十分雄厚,另外即便是成功了也不意愿过多张扬,这样就不能形成民营风险投资的氛围,也不能成功吸引外部更多的民营资本。

(四)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完善。风险投资主要追求资本增值,民营资本一旦参与风险投资,首先就必须考虑退出渠道,特别是在退出的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如允许柜台交易、鼓励国外IPO、创立国内“二板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兼并收购国有高科技企业等。因此应加快制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相适应的相关政策、措施,从而促进民营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

四、对策和建议

针对民营风险投资遇到的内外部环境,为了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因此应采用下列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为民营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主要需要完善的法规有《投资基金法》、《公司法》、《税法》等重要法律,这样一方面解决公司对外投资的资金额度的限制,也给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合理融资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为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采用合适的公司结构,有利于公司风险的分担与公司的管理与今后利润的分配。

(二)鼓励不同所有制类型公司之间相互购并,特别是鼓励双方在自主自愿的条件下对拥有的股份进行私下交易或柜台交易,从而促进风险投资的再次融资与合理退出。

(三)建立更多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退出渠道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政府建立退出渠道平台,该平台起评价公司价值与促使双方交易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对退出过程中减少复杂的行政与变更登记程序,从税收、注册上方便股东的退出。

(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民营风险投资往往是高技术产品,应从保护知识产权、保障产品在被仿制、假冒过程中权益得到保护,从而使民营风险投资企业的利润得到有效保证,股东也能得到有效回报。带动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总之,民营风险投资在我国还处于探索过程中,但只要在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鼓励措施上适当地调整与完善,我国民营风险投资将会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  ;  ;  ;  ;  

民营风险投资的环境分析_风险投资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