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300222
摘要:本文从有关天津高校教育国际化成果转化的基础理论着手,深入分析天津高校教育国际化成果转化的现状与问题的所在,并通过对制约天津高校教育国际化成果转化主要原因的研究,尝试探索各种有利于教育国际化成果转化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天津高校教育国际化成果的转化,提对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贡献。
关键字:教育、国际化、成果转化
从近现代诞生的大学使高等教育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国际化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高等教育的普及孕育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并将其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促使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同时教育产业也在各国您的经济发展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纪中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始积极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洪流之中。其中普遍采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有高校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学位认证、学术会议、信息交流等。因而国与国之间和校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这些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使合作双方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科研、人才、信息的全面交流与合作。
国外学者如英国学者马克•贝磊的《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一书就集中论述了全球教育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发展趋向,对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和平教育等一系列教育运动进行了考察,并对20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向进行了集中探讨。国内直接从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入手研究高校出国成果转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九十年代以来所发布宣言与行动纲领的汇编,集中反映了该组织在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努力,也体现了教育全球化方面的国际共识。顾建新《跨国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通过世界范围内跨国教育形态的研究,探寻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思路与策略。杜林(2008)在《从提高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谈出国留学工作》一文中探讨了因此, 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努力做好高等院校的出国留学选派工作至关重要。这既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也是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陈旭(2011)提出实施国际化战略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战略选择。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在高校国际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一、天津教育国际化产出现状
天津市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是我国较早较实践教育国际化的城市,在全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天津高校虽有一定的数量,但是大多数院校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学术研究上和专业特色上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第二,校虽具有比较好的硬件基础,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各高校的教学楼、实验设备齐全,但天津缺的是能带领实施尖端科研项目的人才。第三,大多数都在走国际化道路,而且在这个进程中也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例如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出国境培训等。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由于项目数量的急速扩张导致国内教学质量监管不严、国外学习难以保证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出国境培训的统筹管理存在不足。大多数高校并未制定教师队伍国际化的长期战略,使得教师经过培训归国后没有直接将国外所学直接转化到日常的教学科研中来。总之,天津的高校国际化转化中硬件设施比较完备,但是软件实力表现不足,这就是天津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大的短板。
二、影响高校国际化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
站在高校角度看,直观上影响高校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投入和激励两个大的方面,而投入又包括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财力的投入,具体有以下四点:
1.高校国际交流成果转化人才缺乏,没有专业的国际交流成果转化队伍,高校对国际交流成果转化工作的人员投入是影响对高校转化工作总评价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大部分高校在国际交流成果转化方面的认识不够,转化队伍建设方面又没有一个长远规划,使得这一因素成为了影响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的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因为高校国际交流成果转化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环节较多、时间跨度大、参与单位有着不同背景、管理相当复杂。
其内容包括:法律方面的、市场调研方面的、政府和产业关系方面的、技术专业方面的、营销方面的等等,因此从事国际交流成果转化工作的人员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实际经验,即要掌握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敏锐的眼光,还要有良好的产业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能力,最后还应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付出辛勤的劳动。
2.政策导向有偏差
政府对高校国际交流实力的考核主要以国际交流成果数量为主,这使得高校“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转化” 国际交流体制难以改变,导致了高校国际交流成果转化驱动力不足,直接导致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率较低。
大部分国际交流成果在评价时只注重成果本身的价值,缺少对以下两方面的注意:一是缺乏对国际交流成果需求和效益的考量,二是缺乏对项目的后评价,也就是在成果转化后的一定时期,对国际交流成果的转化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看转化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益,避免过早评价可能出现的误差。
3.缺乏高校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的长效激励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国际交流人员的积极性决定了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荣誉和经济两方面并重的激励机制,能够大大激发这种积极性,加强国际交流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大部分高校原有考核制度对人员的考核不考虑国际交流成果转化所能带来的效益,甚至连国际交流成果转化都不进行考虑,直接影响到高校国际交流人员对成果转化的重视。其次,分配方案不合理,无法保证国际交流人员对成果转化后公平的收益分配,即个人在成果转化中获益太少,参与成果转化人员的劳动付出无法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进行补偿。最后,高校缺乏专门针对国际交流成果转化工作者的奖励制度,不能调动广大高校人员参与自身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缺少资金支持
资金不足也是影响高校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中试阶段。这一阶段具有环境影响大、风险高、涉及部门多,无经济效益等特点,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不愿意在这一阶段进行投资。另外,许多高校缺乏国际交流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无法对一些成熟度高、前景好、可靠性高的国际交流成果进行资助,使成果无法完成转化及推广工作。
三、提高天津市高校国际化成果转化对策
1.转变国际化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任何制度或机制的创新,都离不开观念的转变,只有观念更新了,才有可能在制度和机制上创新。高校要充分认识“教育一国际化一全球化才是21世纪高水平大学的体现”的深刻内涵,充分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做法,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有国际头脑的科学家,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牢固树立国际化观念。
2.完善国际化激励机制
高校应该着眼于有关鼓励国际化成果转化规定的配套和完善,从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为高校国际化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国际化教师资源的长期综合规划。
科学制定国际化教师资源的综合规划,建立国际化教师培养开发机制、评价发现机制、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流动配置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使得区域国际化教师资源获得长期良性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引导国际化活动人员在各专业、各层次的配比更合理、更优化。以打造一个立体国际化教育模式为目的,统筹安排各类教师出国培训及研修项目。实施归国后能切实将所学用于教学或科研。
配合高校本身的人才培养计划,把国际交流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鼓励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工作,利用项目使其得到充分锻炼,培养其国际视野。
4.确立和形成国际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面对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激烈竞争.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已不再坚守自己的单一标准,而是明确的选择了向世界靠拢,参与国际化认定,通过国际标准的竞争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总结了一整套比较客观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这一体系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高校可以通过国际化各类标准来促进国际化成果的转化。
四、结束语
高校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镇,正在整个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如何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高校的转化国际交流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出了影响天津高校国际交流转化的因素,并针对各个因素提出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敬华, et al.,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吴坚,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教师角色重塑.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2(4): p. 18-21.
[3]严晓鹏 and 郭保林, 议孔子学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 2011(6): p. 57-58.
[4]丁玲, 从联邦政府的行动透视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研究, 2011(4): p. 97-102.
[5]赵哲,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教育科学, 2011(13): p. 3-6.
[6]寇小萱 and 刘利军, 关于推进天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9): p. 237-239.
[7]李捷, 拓展天津市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空间的对策研究.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1): p. 29-32.
[8]杨占峰, 创新锐意进取 实现教育国际化.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9): p. 73-74.
[9]陈旭 and 刘志杰, 高校教师国际化问题研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论文作者:胡少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国际交流论文; 成果转化论文; 高校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天津论文; 成果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