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必须直面输入型金融危机——中国宏观经济现状的一种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直面论文,金融危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06)03—16—07
一、中国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的巨大背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2002年发表了《中国因素》一文,指出“今天的中国正为全世界疲软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高度不合比例的贡献。”他在接受《经济时报》采访时讲:“在目前总值32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中,中国只占约4%,然而中国缔造的增长相当于2002年全球GDP总增长的17.5%。”“与此同时,在中国制造业出口品占全球总值5%的同时,去年中国制造业取得的增长却占了全球增长的29%。”《经济时报》2003年2月20日文《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银行信用分析家,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认为1995至2002年主要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的贡献率是25%,已超过美国20%的贡献率。
其中,中国对外贸易成为国内经济增长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2002年,中国贸易依存度为49%,2003年骤升到60%,2004年又突破了70%,每年都要提高10个百分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从1990年至2004年,中国的累计进口额高达2.8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世界进口平均增速10多个百分点。在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了37%,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11.3%,居世界第1位。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也认为,中国与美国一起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之一。
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国经济的这种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增强的同时,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要从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开始。
表1(见下页)为我国2004年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明显特征是:初级产品的净进口国,工业制品的净出口国。在初级产品中,非食用原料、燃料是主要的进口产品,占进口总额的88%。据世界银行统计,03年与90年代相比,燃料类产品的比重占总进口商品额的比重从2%上升至7%,矿石、金属类产品比重从3%上涨至5%。
从具体的进口原材料商品来看(见下页表2),这几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原油、精铜、天胶等原材料增长幅度很大,大豆等农产品也大量进口,有色金属铜中,除精铜大幅增长外,废铜、铜精矿的进口也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比例仅为27.9%,而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中还绝大部分使用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中国出口的绝大多数制成品是劳动密集型、较低端的消费电子品等。
表1 2004年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商品构成(按STTC分类) 出口
进口
金额
增减 %金额 增减 %
总值5,933.735.4 5,614.2
36.0
一、初级产品405.5 16.5 1,173.0
61.2
0类 食品及活动物
188.7 7.6
91.6 53.6
1类 饲料及烟类 12.1
19.1 5.5
11.9
2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58.4
16.1 553.8 62.3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144.8 30.2 480.0 64.5
4类 动植物油、脂及蜡
1.528.5 42.1 40.5
二、工业制品5,528.237.0 4,441.2
30.6
5类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263.7 34.7 657.4 34.2
6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1,006.545.8 740.7 15.9
7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2,682.942.9 2,526.2
31.0
8类 杂项制品
1,563.924.0 501.6 51.9
9类 未分类的商品
11.1
16.4 15.3 19.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2 我国主要原材料进口量及增长率
原油大豆 精铜
天胶
进口量 增长率 进口量 增长率进口量
增长率进口量 增长率
2000
701370.00%
1045
141.90%67 64.94%85 98.30%
2001
6026
-14.09%
1376
31.67% 84 25.07%98 15.50%
2002
694115.19%
1131 -17.81% 122 46.67%96 -2.04%
2003
911231.28%
2074
83.38% 136 10.84%120 25.00%
2004
12272
34.68%
2023 -2.46% 120-11.59%128 6.7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从近几年进出口商品价格进出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来看,两者出现较为明显的背离。图1为2002—2005年CRB指数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也看到从2002年初的190点左右至2005年8月1日的320点,表明初级商品价格上涨约68%。
图1 2002—2005年CRB指数变化趋势图
从具体的进口商品来看,伴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原材料的大量进口,我国主要进口的大宗商品如,原油从2002年的26美元/桶上涨至2005年以来的71美元/桶,上涨幅度超过100%,连铁矿石的价格都上涨75%,橡胶、铝、大豆价格也出现大幅度上涨,铜价格更是从1400美元/吨上涨至4000美元/吨,上涨幅度超过180%。(见表3)
表3 主要商品近年价格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2004年2005年
价格 价格 增长(%)价格
增长(%)价格 增长(%)
价格 增长(%)
原油26260.0%
3119.2%
4235.5% 55
31.0%
钢铁769423.7% 115
22.3%
194
68.7% 187 -3.6%
铜 1577 1560 -1.1%
1777 13.9%
2876 61.8% 3459 20.3%
铝 1447 1351 -6.6%
1433 6.1%1725 20.4% 1841 6.7%
橡胶7277 8864 21.81% 13224 49.2%
14020 6.0% 142561.7%
大豆5.40 5.77 6.9%
7.00 21.3%
8.49 21.3% 6.87 -19.1%
数据来源:Bloomberg,EDC Economics,SHFE
出口商品方面,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较低端的消费电子品在过去五六年中,价格下跌了约7%。然而,电脑通讯设备等工厂硬件的价格已下降了35%,半导体价格则下跌了45%。国内有研究表明,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出口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14.2%。据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的估算,与1997年相比,2003年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大约下降了8%。“按美国的统计,2005年8月,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7.6%,除原油以外进口货物的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1.8%,后者与核心CPI2.1%的同比涨幅很接近,而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1.3%。这就是说,中国货的价格相对于石油以外的国际货物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下降了3.1%。将这样的数据和中国今年8月出口额同比增长31.9%放在一起看,分明就是降价促销。”宋国青,《原因在别处》,《财经》杂志2005年第20期。我国大量出口的纺织品服装方面(见图2),出现的是量增价跌的局面,还屡遭反倾销调查和配额的限制。
图2 中国服装出口量增价跌趋势图
从近年我国贸易条件和进出口指数来看(见图3),贸易条件指数在2005年以来有所降低。从2002年以来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来看,进口价格一直高于出口价格,这说明了现在我国进出口的“高进低出”格局,进出口价格出现很大的背离。
从我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见图4)也可以看出,我国需要大量进口或者紧缺的矿产品、煤油电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而大量出口的加工业产品价格一段时期来持续下跌。
图3 近年我国贸易条件和进出口指数
图4 我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国国内价格的背离
我国进出口长期维持“高进低出”的格局,那么,这种价格风险是否被转移到了国内市场了呢?也就是说,因为加工制成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制成品价格相应上涨,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在我国国内市场上,同样存在能源原材料高价、加工制成品低价的背离。根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从各种价格上涨幅度上看,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远高于下游产品,这也就是说进口成本的提高并未通过国内物价上涨的途径抵消价格风险。我国自2003年以来,代表PPI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代表CPI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了巨大背离,也就是说PPI大幅上涨而并没有导致CPI价格的上涨。
图5 PPI与CPI的巨大背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曾数次由石油价格暴涨而导致的经济“滞胀”。与我国现在面临状况不同的是,石油危机导致的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即石油价格上涨引发相应地其他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上涨,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的同方向日程度相当的变化(甚至在某些年份CPI上升幅度超过原油价格上升幅度), 这种变动可以使价格风险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转移(见图6)。
图6 1970—1979年美国原油价格与CPI变化对比图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统计局
那么,中国面临的这种价格背离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什么不能通过制造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将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来冲抵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从产品弹性特点来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可以知道,价格是由供求双方来决定的,当供求因素发生变化时,决定价格变动程度的是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弹性角度对这种价格的背离进行分析。
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需求弹性的大小反映了商品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的大小,导致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该产品的替代性的强弱。商品的替代性越强,对价格敏感度就越强,需求弹性就越大;替代性越弱,对价格敏感度就越弱,需求弹性就越小。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看到,由于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低端的消费品,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很难产生垄断力量,因而很难具有定价权。
在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投资的持续增加,造成制造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供给曲线存在向右移动的趋势,这在相当程度上也阻碍了制造品价格的上涨。
而对于国内的初级产品市场来说,由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强依赖性,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这种弹性特点会产生两方面影响:第一、当国内投资、生产能力的增加也相应增加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时,初级产品的价格将发生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因而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初级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大。第二、当由于国外因素变化导致初级产品市场供给减少时,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将会大幅度上涨。
综上所分析,价格背离的症结主要在于:第一、制造业产品结构单一且为低端产品,替代性强,在国际市场没有定价权;第二、资源依赖型经济,对资源性产品过度依赖,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影响;第三、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即国内投资的重复性增加同时强化了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重复性,具体是指新增投资从整体上并未改变国内制造业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善资源依赖型的局面,只是在原有状态上的数量的增加。很显然,这种重复性投资一方面增加了低端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供给压力,导致制造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增加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压力,导致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
三、企业利润下降,银行呆坏账增加
由于中国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的巨大背离,我国进出口呈现的是“高进低出”的现象,同时国内价格也是PPI与CPI的巨大背离,高价进的原材料等商品, 没法通过出口或者国内价格上涨传导出去,长期以来,其逻辑结果必然是挤压了企业的利润,也就是有专家所称的“悲惨式增长”。实际上,200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2004年第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是44.2%。2005年降到17.2%。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某些省份,利润总额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见下页图7)。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1月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6%。其中增速最快的都集中在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等能源性资源领域以及钢铁行业。而利润增速下降基本集中在下游行业,尤其是制造业,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8.6%;化纤行业利润下降35.8%。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持续扩大,也就是存货继续增加,产品最终销售必然受到影响(见下页图8)。 我国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企业亏损额急剧上升(见下页图9)
图7 2001年以来我国企业利润增长率
图8 我国企业成品资金占用及增长率
图9 我国企业亏损面及亏损额
我国目前投融资体制仍是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这使得银行不得不承担起全社会的投资与经营风险。从改革之初到2003年,银行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87,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引自《华尔街电讯》网站《国内银行坏账生成机制并未根本破除》(2005年11月8日)一文。 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支撑。因此,随着企业利润增长率的降低,产成品资金占用的上升,以及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的扩大,必然导致银行贷款坏帐增加。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到2005年6月底,全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37.3元,如果剔除工行政策性剥离6340 亿元不良贷款的因素,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至17977.3亿元,比年初增加794.8亿元,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至16474.7亿元,比年初增加723.8亿元。这一统计还没有包括通过各种方式隐瞒的不良贷款数据,可以估计,银行贷款坏账增加幅度要远远超过账面公开的数据。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经营风险向银行体系的转移与集中。
四、输入型金融危机——我国需直面的潜在危险
危机是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的表现。金融风险聚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金融危机是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其准确定义,在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
典型的如克鲁格曼对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产生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从而导致货币出现贬值危机。其中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主要包括:经常项目逆差扩大、贸易条件恶化、实际汇率升值过度或币值高估、企业及个人信用过度扩张、短期负债持续增加、外债占GDP比重、货币供给量M2占准备货币比例过高、失业人数增加、贫富差距扩大等。
但也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的表现并不一定表现为货币贬值危机,还可能表现为债务危机、证券市场危机和银行危机。其中证券市场危机是指证券资产价格大幅度贬值,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导致证券市场濒于崩溃。债务危机则主要指一国政府无力偿还债务或拖欠债务。银行危机则表现在银行出现大比例破产,银行挤兑,银行被迫推行冻结存款、延长银行休假以及政府提供存款担保等。从以往金融危机的历史表明,这几种危机的形式并不一定是独立发生的,它们通常以某种危机先出现,然后伴随其他危机形式,它们彼此影响,并加强效果,从而对整个国家经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不管对金融危机的具体定义如何,可以肯定地是:金融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失衡表现,是国内经济基本面恶化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突发性表现。它的出现根本在于人们整体地对银行、货币或一个国家的信任质疑,而表现出银行挤兑、外资抽逃等,使得资产大幅度缩水和债务链条断裂而引起的不稳定状态。
在金融危机的几种表现形式中,我国最可能面临的是银行危机。首先,货币危机可以排除。因为我国有巨额外汇储备,并且当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压力是人民币是否要升值的问题,而不是人民币信心的问题。第二、债务危机可以排除。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呈顺差,对外清偿能力不容置疑。第三、证券市场危机也可以排除。我国目前股票市场整体呈低迷状态,这与历史上证券市场的“泡沫”破灭所导致的金融危机还有相当距离。剩下的可能的危机形式就是银行危机,而这正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潜在风险。
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这种间接融资渠道还仍旧占主体。而我国银行业是以国有银行高度垄断、集中为特征的。从国有银行自身来看,虽然银行体制改革一直在推行,但整体运行效率仍比较低。而如前所分析的,国内外市场价格背离导致企业亏损严重,这一原因将直接导致银行的呆坏账增加。而我国银行业面临巨额呆坏账而不被清理出局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自负盈亏的银行,政府对银行起着重要的隐含担保作用:即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也就是说让人们相信任何一家银行所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最终都将由国家来承担。通过这种潜在的担保,使得银行体系能够持续吸收居民存款,以此来支撑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而这种国家信用担保的银行体系是非常脆弱的:第一,由于国家担保存在,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即既然最后都有国家来担风险,放贷银行和求贷企业会降低风险意识,导致呆坏账的进一步增加,这会进一步要求国家具备更高的担保能力。第二,国家的担保能力是否是可持续的,也就是说国家能否真正保证居民存款的安全?第三,国家担保是针对整个银行业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家银行的问题可能传染至其他银行,影响了居民对国家的信心,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在国家担保的银行体系中,国家担保能力是最关键的问题。国家担保能力来自于何处呢?显然,依靠货币供给的扩张无疑是“饮鸩止渴”,依靠发行货币来提高清偿能力,只会引发通货膨胀、居民信心的进一步丧失,甚至会陷入“经济危机”的漩涡。国家担保能力应来自于国家经济实力持续稳定的增长,一方面这会强化居民对国家担保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它会给国家担保提供现实的物质保障——财政收入。
这就会自然地引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国内企业整体利润下滑,银行呆坏账增加,这会引发对国家担保能力的潜在质疑。而由于国内企业利润下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放慢甚至是停滞无疑会削弱国家担保能力。这将从两方面削弱国家担保在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作用,使得国家担保缺乏可持续性。一旦这种质疑积聚到一定程度,由银行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就在所难免。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金融危机的新概念——输入型金融危机。之所以称为输入型,主要强调其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被欧美发达国家所控制的初级产品的价格控制权。具体来说,输入型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如下:
首先,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但是,由于我国增长受资源短缺的约束,只能靠大量进口能源、原材料来支撑着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世界贸易体系由欧美发达国家控制,即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定价权不在使用能源、原材料的制造业国家手中,在国际利益集团的作用下,我国需要的能源、原材料价格暴涨,而制成品价格下跌,出现“穷国补贴富国”的局面。
其次,不仅国际贸易中进出口价格走势出现了巨大的背离,而且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基础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加工制成品价格不涨反跌的问题,根源在于加工制造业的分散和过度竞争,使得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同时,作为一个世界性制造业大国,产业工人工资无法上涨(企业不能盈利),国内消费一直无法提振,内需不足。所以,对于厂家来讲,无竞争优势可言,只能是降价倾销,承担亏损。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我国加工制造业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而不断降低利润,直至亏损。从再生产的角度看,每一次经济再生产的结果都是亏损,一直到消耗本金。若这种经济增长格局不变的话,我国的加工制造业将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全行业亏损,倒闭破产成为行业主流的状况。每一个再生产的循环都是将我国制造业资本亏空、大量补贴富国的循环。
第三,我国企业融资是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大多数企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依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加工制造业尤其如此。我国的加工制造业依赖银行的资金,资产负债表中自有资金是严重不足的。若这种“补贴全世界”的经济再生产不断循环往复的话,就会出现企业亏完了再亏银行的局面,产生大量的呆坏账,被动地侵蚀银行资本,使银行的呆坏账有增无减。这一情形已在我国的银行经营中暴露无遗。也就是说,并不是银行经营不善,而是这种被动形成的呆坏账根源不在银行,而是由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的。
第四,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国家的隐含担保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虽然银行体系存在高比例的呆坏账,但仍能吸引大量的居民储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来保证居民储蓄的安全,以此来吸引居民存款,从而保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而由以上原因所导致的国内企业整体利润下滑,银行呆坏账增加,这会引发对国家担保能力的潜在质疑。而由于国内企业利润下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放慢甚至是停滞无疑会削弱国家担保能力。这将从两方面削弱国家担保在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作用,使得国家担保缺乏可持续性。一旦这种质疑积聚到一定程度,由银行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就在所难免。
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一些“混合型金融危机”,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场还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学课题。我们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输入型金融危机。之所以名曰输入型金融危机,是因为它是由定价不合理造成的,我国加工制造业的亏损是在生产的恶性循环中产生的,是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过高所导致的,这些因素均是国内经济部门不可控的。我们通过这个概念来强调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这种风险或许在目前还没有达到导致危机的程度,但是如果没有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话,这种风险或许会不断积聚,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收稿日期:2006—04—05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银行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